皖北平原上的临涣古镇,1300年前的一场文人聚会,让著名田园诗人孟浩然即兴吟诗。
孟浩然生活在一个昌明鼎盛的年代。他的一生大多是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所以,他的诗多为山水田园之作。无论是表达幽居的寂寞、交游的真诚,抑或旅途的乡愁、仕进的失意,甚至是难以排遣的内心愁绪,无不以清新灵动的笔触,轻拂起清雅秀淡之风。
清澈透明的心境,与洁净清绝的大自然完美融合,形成了孟诗的清淡风格,开启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风气之先。《春晚绝句》“春眠不觉晓”一首,如一股清澈透明的山泉,让人们吟读千年,传诵古今。而其《过故人庄》一首,任意真率,更是将田园诗推向极致。
开元十三至十七年(725-729年),孟浩然年届不惑,他感叹岁月飞驰而过,一腔奔涌的情怀付诸东流。在这期间,他开始漫游吴越等地。
离开洛阳,孟浩然沿汴水往东南而行,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住过几日,改由涣水顺流而下,来到临涣。在临涣县令的宴席上,他得遇老朋友。
诗人应邀赴宴,乘船而往,傍晚时分,正是一天将尽、举家团聚的温馨时刻,也是游子最思念家乡的时候,柳林、泊船,旅居作客他乡的心情有喜悦,有思乡之愁。
写这首诗时,孟浩然科考与仕途都失意。因此,酒宴的欢乐氛围,故友的仕途得意,更衬托出诗人心灵深处的悲凉与落寞。觥筹交错间,看到朋友都已出仕,想到自己处处碰壁,不得不回归寂寞,顿时波澜起伏。
随后,诗人的情绪从深绵的幽怨中再次高扬,人各有志,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不同,重要的是各得其所,找到真实自我。你看,诗人在晨风中乘船远去,已经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看不见焦虑与急躁,有的是诗意的期盼和对隐居故山的怀想。
诗句纯粹出于率然天真,是心境深处的自然流露,真有豪华落尽见真淳的感觉。闻一多曾说,“这与其说是孟浩然的诗,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唐诗杂论·孟浩然》)。
沐浴着和平的阳光,在临涣古镇追寻孟浩然的遗迹,我们更能感受到那种“晨风理归棹,吴楚各依然”的自洽和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