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物通
生物通 www.ebiotrade.com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生物通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诚聘2017年博士后、​菌(毒)种保藏工作人员等职位

生物通  · 公众号  ·  · 2017-06-05 16:12

正文

单业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是卫生行业中唯一专业从事病原生物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单位。建所至今,始终以“引领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为愿景,坚持“育人才、建体系、活机制、造环境、稳发展、求创新”的发展原则,采取“边建设、边发展、边积累”的实施策略,积极进取,锐意创新,各项工作逐步展开,研究所的发展日新月异。截至目前,有各类员工约14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万人计划”第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协和特聘教授8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35人、研究生导师32人。


病原所的定位: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突出卫生行业特色。通过建立全新的运行机制、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发展一流的学科水平、构建一流的技术平台,增强创新能力,解决关键问题,发展核心技术,引领产业发展,保障人民健康。


病原所的任务:开展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为相关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提供保障;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同时开展政策研究及教学工作;为相关领域培养高级人才。


病原所的研究领域:开展病原学、生物学、流行病学、免疫学、形态学、遗传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研究以及诊断、预防技术与产品的研发等。


病原所自成立以来,按照“定位明确、整体规划、不断创新、稳步推进”的建所思路,以实验空间、技术体系、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对外合作、机制体制和所院文化等为工作重点。目前,10,000平方米现代化、标准化装饰的空间,为新址建设过渡期间的实验和办公提供了场地;3,000多台件高精尖设备,搭建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形态学、结构生物学等多种前沿和传统技术的硬件平台;一批来自国内外的中青年优秀人才,逐步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富有活力和发展潜能的研究和管理团队;通过实体联合、资源基地、项目合作、战略联盟等形式,在国内外逐步形成多个活跃的学术合作网络和科研交流平台;“员工至上,科技为先,民主创新,和谐发展”的治所理念营造了一个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和发展的环境。2009年,成立仅3年的病原所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病原所以卫生部病原系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中心、中法联合实验室等骨干实验室为核心,不断强化学科建设,逐步拓展研究方向。研究所不仅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重大和重点科研任务,而且在多次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病原所与盖茨基金会、梅里埃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以及美国NIH等国际组织、机构的合作为研究所的国际交流提供了载体和平台。病原所相继在Lancet、Nature Commun、Cell Host& Microbe、Proc Natl Acad Sci U S A、Autophagy、Hepatology、Clin Infect Dis、Nucleic Acid Res、Mol Cell Proteomics、Emerg Infect Dis、J virol、J Biol Chem、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了一批论文,每年发表科研论文的平均单篇SCI影响因子超过5。


病原所是我国培养病原生物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研究所为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硕士培养单位和博士后流动站,有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医学工程四个专业招收研究生。同时,针对年轻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的需要,病原所探索性地设置了后备人才实验室,为优秀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留所继续发展提供了平台。



急聘职位


一、申请条件

1. 取得博士学位和学历、品学兼优、身心健康、35周岁以下;

2. 获得博士学位年限不超过两年;

3. 必须保证在站期间全时从事博士后研究;

4. 本校博士毕业生不能申请进入本校同一个一级学科流动站;

5. 委托培养、定向培养、在职工作,以及具有现役军人身份的人员,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须征得本人单位同意。


二、招收专业、导师及要求

1. 微生物学

导师:金奇研究员

研究方向:结核病等相关研究

招聘人数:1-2人

专业要求:

1)需满足国家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资格要求;

2)获得病原生物学、微生物学或分子生物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相关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

3)熟练掌握病原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4)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1篇或以上;

5)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熟练阅读英文文献。

2.医学病毒学

导师:王健伟研究员

研究方向:重要呼吸道病毒致宿主免疫失衡导致急性呼吸损的机制研究;宿主重要抗病毒天然免疫因子的发现及其功能和机制研究;特定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呼吸道微生物组组成、与宿主相互作用机制及其与疾病关系研究

招聘人数:2人

专业要求:

1)需满足国家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资格要求;

2)获得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系统生物学或生物信息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欢迎有信息学、数学、物理学或化学背景且对生物学和医学感兴趣的博士毕业生从事前沿交叉科学研究;

4)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5)身体健康,富有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6)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1篇或以上;

7)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熟练阅读英文文献。


3. 病原生物学

导师:郭斐研究员

研究方向: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

招聘人数:1人

专业要求:

1)需满足国家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资格要求;

2)获得分子病毒学、微生物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熟练掌握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和常用研究技术;

4)从事过逆转录病毒学、免疫学、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领域的研究者优先考虑;

5)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1篇或以上;

6)具有较好的英文基础,熟练阅读英文文献。


4. 微生物学

导师:杨威研究员

研究方向:病毒感染与致病分子机制及疾病防治相关转化研究

招聘人数:1人

专业要求:

1)需满足国家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资格要求;

2)获得病毒学、免疫学或分子细胞生物学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3)具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研究背景,熟练掌握病毒学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分子细胞影像学技术等;

4)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和英文写作与交流的能力;

5)工作认真踏实,有高度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主动性;

6)富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强;

7)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1篇或以上;

8)具有较好的英文基础,熟练阅读英文文献。


5. 免疫学

导师:金奇研究员/刘海鹰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结核病感染免疫学研究

招聘人数:1人

专业要求:

1)需满足国家有关博士后管理的资格要求;

2)获得免疫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相关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技术;

3)熟练掌握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4)从事过感染免疫学、病原微生物学,特别是结核病领域的研究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