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济研究
发布经济学研究会议信息、经济学研究前沿进展信息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阿里开发者  ·  微调碾压RAG?大模型意图识别工程化实践 ·  18 小时前  
阿里开发者  ·  漫谈DeepSeek及其背后的核心技术 ·  昨天  
深圳特区报  ·  最新通报:情况属实,已暂停涉事人员工作 ·  2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华为首次披露 ·  3 天前  
深圳大件事  ·  多人被处理!微信最新公告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济研究

肖雅慧、侯成琪:投入产出网络与通货膨胀传导

经济研究  · 公众号  ·  · 2024-06-27 18:26

正文



文章标题:

投入产出网络与通货膨胀传导

作者及单位:

肖雅慧,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侯成琪,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本文引用格式:

肖雅慧、侯成琪,2023:《投入产出网络与通货膨胀传导》,《经济研究》第11期。



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可下载本刊自创刊以来登载的所有论文


//
选题背景和意义


关于大缓和时期全球主要经济体能够保持稳定的低通胀以及2021年以来全球高通胀的成因,除了从好运气和好政策的角度进行解释,很多学者还从结构变化的角度进行解释,其中全球产业链因素的影响备受关注。然而,中国通货膨胀率与美欧等经济体存在较大差异,比如2021年以来美欧出现高通胀时中国CPI依然保持平稳,这表明全球产业链可能对中国宏观现象的解释力度有限。一些中国学者研究了国内产业链对通胀传导的影响,但是大多采用垂直的投入产出结构,与现实产业链中复杂的投入产出网络相去甚远。已有一些文献研究投入产出网络对通胀传导和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但是都没有考虑投入产出网络的非对称性所导致的不同类型冲击传导效果和传导机制的差异,而且也忽略了投入产出表是根据生产者价格统计得到以及生产者价格和消费者价格存在显著差异等现实特征。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中构建了更符合现实经济特征的投入产出网络,分析在通胀传导中投入产出网络对加总冲击和部门异质性冲击等不同类型冲击传导效果的影响,研究其中的传导机制以及投入产出网络特征在传导中的作用,并利用这些理论机制解释中国PPI和CPI之间的背离现象。
//
主要内容和结论


本文将产业链的投入产出网络结构引入包含批发部门和零售部门的DSGE模型中,研究在通胀传导中投入产出网络对加总冲击和部门异质性冲击等不同类型冲击传导效果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
(1)投入产出网络既会通过中间品需求渠道增强通胀传导,也会通过零售价格黏性、中间品投入比例和中间品构成等产业链因素阻滞通胀传导,因此加总冲击和部门异质性冲击等不同类型冲击的传导效果和传导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2)当面临加总冲击时,中间品需求渠道占主导,通胀传导表现为完全传导;当面临部门异质性冲击时,产业链因素的阻滞作用占主导,通胀传导表现为相对松散的不完全传导。
(3)根据通胀的普遍性和持续性原则以及不同类型冲击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需要根据冲击的类型和持续性选择通胀目标。当面临加总冲击或持续性较强的部门异质性冲击时,货币政策应同时盯住PPI和CPI;当面临持续性不强的部门异质性冲击时,货币政策只需盯住CPI。
(4)中国PPI和CPI走势背离的原因在于,当面临部门异质性冲击时,产业链因素的阻滞作用占主导,PPI和CPI之间的传导为不完全传导,进而当不同部门异质性冲击同时发生且方向相反时,PPI和CPI的走势由本部门的异质性冲击主导从而发生背离。
本文的边际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结合投入产出表的统计特征,构建包含批发部门和零售部门的DSGE模型,并引入投入产出网络刻画部门之间的关联,为分析投入产出网络如何影响通胀传导建立了一个更能反映产业链特征的分析框架。第二,分析了在通胀传导中投入产出网络对加总冲击和部门异质性冲击等不同类型冲击传导效果和传导机制的影响,以及投入产出网络的特征在传导中的作用。第三,基于投入产出网络对通胀传导的影响,研究了货币政策如何根据冲击的类型和持续性选择应该盯住的通胀目标。
//
政策启示和建议


一是做好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管理。经济学界通常将大缓和时期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稳定低通胀和平稳经济增长归因于好运气、好政策和结构变化等因素,但是哪个因素是关键成因目前尚无定论。虽然像两次石油危机、新冠疫情等属于“黑天鹅事件”,但是将好的结果寄希望于好运气是一种非常消极的态度。因此,应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做好需求侧管理,通过完善供应体系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负向冲击。
二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球产业链不断扩张,尤其是中国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深度参与全球产业链,是大缓和时期全球主要经济体保持稳定低通胀的关键原因。而2021年以来大国博弈、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导致的全球产业链收缩造成了高通胀。本文研究表明,国内产业链对于通胀传导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新发展阶段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也是保持稳定低通胀的关键。
三是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的监测。以货币政策冲击为代表的加总冲击和以大宗商品价格冲击为代表的部门异质性冲击等不同类型的冲击会通过非对称的投入产出网络传导,产生截然不同的传导效果并存在截然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在分析通货膨胀传导时要摈弃简单线性的思维模式,充分考虑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产业链的特征,充分考虑本国部门之间以及本国部门与国外部门之间的复杂投入产出关系,加强对中间品价格波动的监测,精准识别外生冲击的来源,深入研究不同机制对外生冲击传导的影响,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判断外生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