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永澄老师
永澄老师,全名易仁永澄。他是一个负责任到唠叨的老妈子,一个专注帮助他人实现目标的创业者。学习目标管理,就找易仁永澄,想要实现目标,就找易仁永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学习曾国藩  ·  表面老实,实则阴险的人,往往有这七个特征! ·  2 天前  
混沌学园  ·  为什么DeepSeek没有诞生在科技大厂? ·  昨天  
学习曾国藩  ·  内核强大的人,都有这5个特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永澄老师

永澄:用最简单的逻辑看懂《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永澄老师  · 公众号  · 学习  · 2017-08-03 23:15

正文



有幸在7月中旬就拿到了古典老师寄来的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一书的内部审阅版,在一天中,我如饥似渴地看了三遍。

第一遍看完之后,发现我的知识体系不足以完全理解透彻;第二遍看完之后,充分感受到古典老师的势能俯冲;第三遍做完脑图整理后,我发现 这本书绝对不是一本书那么简单,而是一个标志,它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到来

假如,我们是一群原始人,拿着木棍、吃着生肉,那么《跃迁》告诉我们的是畜牧的各种方法;假如,我们已经骑着马、拿着弓箭四处征战,那么《跃迁》将为我们送来火枪、蒸汽机;假如,我们已经可以使用互联网快速交换信息了,那么《跃迁》给你打开的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

更可怕的是,书中带来的认知组合,不仅可以用在个人提升、生涯发展上,更可以用在人际交往、问题思考、效能发展、创新创业等若干领域。

为什么我要用“可怕”一词?在竞争领域中有两大套路:升维后的降维打击、多领域后的跨界打击, 这本书给的不是让你如何优化改进,而是一次彻底的升维认知、战略、方法、修炼的全面组合

想想看,如果你身边的人突然都掌握了一套你听都没听过的高级套路,他们可能瞬间秒杀你。秒杀还好,真正的现实是: 你终身努力可能只能达到他们的起点,你一生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只是他们的脚底板!

《跃迁》一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 痛苦不可怕,可怕的是毫无意义的痛苦 。希望,这份痛苦不要落在我们身上。


毫不夸张地说,我能有今天,很大程度是拜古典老师和他的新精英所赐。

古典老师是个人成长领域的先行者,我们如今在研究的东西,他早就研究透彻并给出若干工具、模型,来帮助各种层次的人是先成长;古典老师也是中国职业生涯的的半边天,他用一己之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市场,让整个生涯在国内落地,给无数职场人带来了发展的全新可能。

古典老师的作品有很多,并且都是非常具有影响力的作品,除了大家在得到熟知的《超级个体》外,更厉害的是他的新精英生涯,培养了无数生涯规划、咨询、培训师,在利他助人的领域中不断活跃。他翻译了很多书,比如说教练技术中的经典《唤醒沉睡的天才》,真正地把教练技术带入到国内。

他自己也写了百万销量的《拆掉思维里的墙》、《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而这次他将五年积累形成的力作《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带着更大的势能倾泻而下!书中,古典老师自己都提出:“ 在这个时代,拆墙已经不够了,我们要一起来拆掉天花板,跃迁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去。

这必然是一部引发每个成长者投入必要精力,持续学习和实践的上佳作品。


正是因为高手大家、正是因为颠覆认知观念,这部《跃迁》不一定每个人都能看懂,甚至错过它的价值。所以,我想给出一个关键逻辑,来串联起整部书的暗线。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 系统、复杂系统、非线性、跃迁、赋能、连接

首先来看系统。所谓的系统,是一个可以实现某个功能的黑盒子,当有输入的时候,就会有输出。我们可以把任何复杂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只考虑它的输入和输出,就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它的功能。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拥有系统思维的人可以大幅度提高思考效率。

如果你把简单和复杂分别画在横坐标的左右两端,左侧是简单系统,右侧是复杂系统,那么,系统就可以被划分为各种复杂程度的类型。我们来看最简单的一种系统,那就是 线性系统,它的特点是输入和输出是正比例的

系统因为只需要考虑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那么我们就绘制了输入和输出对应的曲线。线性系统是一条直线,它的特点是:I1和I2分别对应着输入,如果I1和I2是某一个比例,那么所对应的O1和O2之间也是相同比例。比如说,I1=I2,那么O1=O2,如果I1=3倍I2,那么O1=3倍O2。

我们再来看某一种复杂系统,它的图形是这样的:

发现不同了吧,现在看图片上的I1和I2是相等的,而O1和O2并不像线性系统那样相同,而是差异巨大!

如果我们把成长看作是一个系统,它的输入是时间、精力,输出是成就的话,如果这个系统是线性系统,那我们的成就只跟我们的投入成比例,必然是多劳多得,少做少得。可是, 现实世界根本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有很多人好像根本不费力就可以获得巨额收益


假如,我们把上面的曲线图形换成层次模型:

就像上图一样的一层一层的样式,你看,这就体现了非连续性,上方(橙色、黄色、绿色)的模块都是间断的,我将它叫做投射端。你看投射端的小人L从橙色到绿色的位置L`,用一个非常形象的词就是—— 跃迁,一层层跨越非连续性,迁移到更高能量级别上

所以, 跃迁的本质是将你的系统换成非线性系统,这是跃迁的第一个关键

再来看看跃迁这个词的来源。它来自于物理学对原子的研究:组成物质的原子中,有不同数量的粒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级上,在低能级的粒子 吸收了足够的能量,会跳到(跃迁) 更高能级的轨道上。

我们把跃迁这个概念引用到社会科学里,你就会发现 跃迁的 第二个关键:必须积累足够的能量

但是,能量积累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系统!你可以自己努力,然后获得积累和收益,但是,通常来说这种投入和收益都是成正比的;你也可以想办法构建一个非线性的积累体系,这个体系可以让你的投入和积累收益呈现非线性:让你的小投入带来大收益。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实现呢? 关键在于选择,选择你在哪里、选择你和谁在一起 。所以,你必须要知道另外一个词: 赋能 。在一个更大的城市,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有的可能性会给你带来更大的能量;跟着一个更好的导师,更加头部的人,他们会将自己的积累投入在你的身上,瞬间为你赋能。 如果有人为你赋能,你就更容易获得能量而是先跃迁。

我昨天刚刚写过关于赋能的文章,可以移步《 你的回顾里,重要的是缺少了一个模式 》了解。


我们谈了跃迁的两个基本逻辑:非线性、能量积累(尤其是赋能),当你拥有了这两个基础之后(其实也就是一个本质:非线性),就会更加容易跃迁。

但是,考虑到当下时代特点——万物互联,那就必须谈另外一个关键词:连接。当一切都连接在一起之后,很多事情都要发生变化。

比如说《跃迁》一书中谈到的将自己的大脑外包,采用各种和他人协同的方式来进行知识快速增长的操作、获得各种机会等,都是充分地利用了这个时代的特点。罗胖说过, 这个时代是陌生人大规模协作的时代 ,你可以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跟一个陌生人协作呢

你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就给自己指明了一个方向:你喜欢和什么样的陌生人协作,那就变成那样的人,你讨厌和某些人接触,那就把自己身上这样的缺点改变。

不过,这还太粗糙了,人是模式识别的动物,在每个人的注意力都被充分占用的时代下,你要如何获得他人的信任,最重要的是给出一种模式,可供他人识别的模式。

古典老师不仅仅给了模式的思考,更重要的是给了他对于持续自我修炼的思考,他简单总结了三句话:

•  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  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  看人际,简单善良可激怒

但是,每句话后面都有关键点,抓紧买书看吧!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