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电视剧里的CP再甜,剧外演员也鲜少互动,更谈不上有什么售后了。这是因为CP售后并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知道”(nz_zhidao)跟你谈谈,明星CP这回事。
▼
(《陈情令》CP王一博和肖战。
IC photo / 图
)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山河令》《司藤》相继完结,但剧集的热度并未降下来,因为两部剧的CP售后服务很“良心”,主演张哲瀚与龚俊,景甜与张彬彬,各种大方合体和撒糖,让CP粉嗑得欲罢不能,直言“上山容易,下山难”。
有人如赞誉这两部剧的售后:以后
BL剧(指男男耽美剧)
售后请参照《山河令》,
BG剧(指男女向言情剧)
售后请参照《司藤》,演员们体体面面坦坦荡荡,粉丝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曾几何时,剧集CP售后都会努力地切割真人,有的甚至剧集结束就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总会有这种的售后切割?而这一次《山河令》《司藤》被赞誉“良心售后”,最终是否也会走向以前“互撕”的老路?
何为“售后”?剧不是播了就播了,而是
会在意观众的“用户体验”,及时听取观众意见,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
就像我们买一个产品,好的售后会提供保修服务等。市场交易中,售后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和商品的美誉度,扩大商品的市场占有率。影视剧注重售后服务,同样是出于经济利益:服务好观众,让观众开心了,才能得到更多观众支持,赚更多的钱。
就目前而言,国内影视剧的售后,大抵就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就是“补缺补漏”。
影视剧没做好,有明显瑕疵,赶紧根据观众意见调整。譬如《山河令》播出时,观众不满意剪辑——那就重剪;个别配音有些让人出戏——那就重配……善于听取意见,于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台的态度还能博得一点好感。这种“查缺补漏”,有必要常态化。
第二种类型是,
“入戏深”,让剧里的角色
由虚拟走向现实
,仿佛他是真的存在。剧粉爬墙的速度很快,让虚拟的角色继续营业,可以延长观众对剧集与角色的情感。这种“入戏深”的售后,一般是为续集做准备。比如《亲爱的,热爱的》里韩商言、佟年都有微博账号,粉丝破百万。在“续集”《我的时代,你的时代》播出时,韩商言的账号就对这部剧进行宣传。
第三种是主动出击
,以产品经理的思维搞营销,充分发扬“电视剧是从大结局开始挣钱的”的真谛。《陈情令》就是相当成功的案例,又是海外粉丝见面会,又是国风演唱会,既有OST,也有周边衍生品开发……在满足粉丝嗑糖需求的同时,赚得盆满钵满。
不难发现,这些售后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切割真人”。哪怕真人之间有互动,也仅局限于剧集播出时到播出后的那个密集营业期。一旦营业期到期,真人演员的互动就点到为止,一些双男主更是直接零互动,粉丝们对互动也高度警觉和避讳,甚至双方粉丝还会撕起来。
这一次,《山河令》《司藤》也算是“领风气之先”。张哲瀚和龚俊在访谈中都是大方cue对方,在综艺里没有避讳地互动,一并接了好几个连体商务。《司藤》大结局时,景甜与张彬彬合体到几个地方扫楼,也一起做了直播,超甜互动从剧里延伸到剧外。
CP粉快被甜晕了,演员也获得流量和好评。《山河令》《司藤》的大方营业,会带动内娱CP售后服务的改变吗?
(
《亲爱的,热爱的》CP李现和杨紫。
IC photo / 图
)
以往电视剧里的CP再甜,剧外演员也鲜少互动,更谈不上有什么售后了。这是因为
CP售后并不是一本万利的生意,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
其一,BG向(指男女言情剧)CP的热度值,往往不及BL向(指男男耽美剧)CP。毕竟市面上的BG向CP太多,每一部甜宠剧就能诞生出一组CP。即使剧集播出时,会有不少CP粉嗑生嗑死,当剧集一结束,市面上有其他CP出现,原来的CP粉就会爬墙。而演员如果将太多精力投注到BG向CP上,反倒会影响演员在下一部戏中组CP,也会影响观众对新CP的接受度。如果一个演员一辈子被捆绑在一个CP里,对演员的事业发展会造成阻碍。
所以有些BG向CP,在剧集播出后,恨不得马上拆CP——最典型的反面案例是《琉璃》。剧集播出后,优酷搞了一个云歌会。入场券价格不低,可全场歌会,成毅与袁冰妍几乎没有互动,成毅表现出很明显的“避嫌”痕迹。这种用力过猛拆CP的方式,成为圈内笑话。
其二,内娱粉圈太爱撕。CP粉和唯粉,几乎是必有一战。唯粉信奉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弱肉强食、以邻为壑,不相信演员之间有真的友情,天天叫着嚷着要“独自美丽”,双方有互动就怪对家“蹭热度”。有的不仅是唯粉,还是“毒唯”,一个劲在那边挑拨离间、恶意中伤对家。CP的售后越多,唯粉的反对意见越大,毒唯对另一个演员的攻击就更恶毒。
这导致了很多CP营业时挺亲密,互动不少;营业期一过,就老死不相往来。比如黄景瑜和许魏洲这几年就没互动过,王一博与肖战同台零互动,曾经多“甜蜜”,之后就多感伤。
与之相对的是,
有些CP粉又入戏太深,嗑剧也就算了,还要上升到真人。
要么互动得太过,演员为了避嫌连朋友都不敢做。要么一厢情愿替演员搞捆绑,演员在其他剧里跟其他人组CP,就怒气冲冲怪演员“拆CP”“欺骗”。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有些演员在剧集营业期结束后就迅速“提纯”。
《山河令》《司藤》的CP售后受好评,主要得益于演员本人坦荡,不刻意制造“工业糖精”,也没有被唯粉或CP粉绑架,而是把很多售后当做工作用心做好,互动起来也真诚有趣。但愿粉圈少一些撕,少一些对演员的绑架,让演员之间的友好互动能够持续下去,哪怕随着时间推移,关系会慢慢淡化,也能保持“君子之交”——不刻意亲密,也不刻意避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