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回顾:
他是好莱坞历史上最伟大的歌舞片大师(一)
说到歌舞片,一度是美国人最热爱的一种电影类型,它出现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渊源甚广,美国的杂耍表演(vaudeville)、英国的歌厅文化(music hall),乃至歌剧、芭蕾舞都对其成型起了重要作用。这种类型在40年代达到巅峰,延续到60年代,渐渐衰落,盛况不再。
1927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不仅有华纳兄弟公司出品的全世界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而且第一部区别于纯歌舞秀(revue)的歌舞正剧(musical play或book musical)《画舫璇宫》(Show Boat)也于该年在百老汇首演,从而掀开了历史新的一页。
《爵士歌手》(1927)
严格地来说,《爵士歌手》算不得什么真正的歌舞片,好莱坞也对这种类型的前景抱有疑虑。
不过,1929年米高梅公司《百老汇旋律》(Broadway Melody)的成功令所有大制片厂将疑虑抛到九霄云外,这部百分百对白与唱歌的影片打破了有声片的记录,还获得了当年度的奥斯卡奖。
这部影片用「后台」故事作为一条辅助的情节线,大获成功,开启了之后若干年后台类歌舞片的辉煌之旅。值得一提的是,《百老汇旋律》也是阿瑟·弗里德(Arthur Freed)在好莱坞的初次出手,他负责几支歌的词曲。
《百老汇旋律》(1929)
弗里德在米高梅呆了几十年,成为这家公司最重要的歌舞片制片人,后来拉起一支赫赫有名的「弗里德团队」(Freed Unit),文森特·米奈利便是其中的一员。
《百老汇旋律》是第一部真正重要的歌舞片,它的成功衍生出上百部仿效之作,其结果却是歌舞片在1931、32年的短暂衰退。好莱坞歌舞片真正走向成熟,标志是1933年的《第42街》(42nd Street)和《淘金女郎1933》(Gold Diggers of 1933)。
《淘金女郎1933》(1933)
华纳兄弟公司当时的负责人达利尔·F.扎努克(Darryl F. Zanuck)力劝心灰意冷的巴斯比·伯克利(Busby Berkeley)为华纳的新歌舞片执导歌舞场面,终于再铸辉煌。
伯克利设计歌舞场面和摄影机运动的能力即便在今天也令人叹为观止,他解放了按照惯例固定在舞台前方的摄影机,让它在盛大的歌舞场面之中穿梭不息,偶尔他还用一台挂在头顶的摄影机捕捉俯拍镜头。
流畅自如地运用摄影机可能是30年代好莱坞歌舞片在形式上唯一重要的贡献了吧,自此歌舞电影与百老汇的歌舞剧真正分道扬镳。
《淘金女郎1933》讲了一个粗砺、讽刺的后台故事,在大萧条时代使人耳目一新。
它对失业等社会问题的关注有别于大多数歌舞片逃避主义的情调。如果结合华纳兄弟公司同时期制作的《小恺撒》(Little Caesar)、《人民公敌》(The Public Enemy)、《我是逃犯》(I Am a Fugitive from a Chain Gang)等片来看,歌舞片中寓含写实的批判并不足为奇。
《小凯撒》(1931)
这一风气又启发了无数的「现实主义」追随者,连《淘金女郎》都一拍再拍,只是没有一部能达到原作的水准。
但随着《海斯法典》的实施,华纳很快放弃了这种路线,也加入派拉蒙、米高梅、雷电华所奉行的轻松、愉快的歌舞片大流。(待续)
往期精彩内容
现在总算可以吐槽《爱乐之城》的音乐水平了吧?
这个得过两次奥斯卡的大师导演,竟然是好莱坞最卑鄙无耻的告密者
片尾彩蛋,大概是好莱坞最糟糕的一个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