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保坂浩纪
《UXデザインのやさしい教本》主编
翻译:@十早Hanc
(“可能性与大设计”接下来会翻译国外的一些设计文章,同时也欢迎各位同学投稿)
在开始文章之前,先了解一下本文的大体内容:
本文思维导图(译者编)
从以前就很在意,有时在注册某些产品后,会收到发件人为“noreply@xxx”的确认邮件。“noreply”用日语来讲就是“不必回复”,难道这个词不会立马给人一种很傲慢的感觉吗?于是,我在Tweet上发布了一条推文,竟有几位朋友为我点赞。看来这么想的仅仅是我一个人。
(封面图与此图来自原作博客)
接着,我尝试用日语搜索是否有人写过相关的内容,但并没有找到。用英语搜索“不要使用noreply@的X个理由”,不出所料找到了很多。今天就与大家分享一下。
使用“noreply”会给人一种傲慢的印象
注册某产品后,如果用户想进一步咨询和了解产品,大部分是因为在产品使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如果单方面的给并不打算进一步咨询和了解的用户发送“no-reply(不必回复)”的确认邮件,难道这不是一种傲慢的态度吗?
可能因此失去用户宝贵的反馈
假设用户想要咨询一些问题或提建,但回复发自“noreply”的邮件也没什么意义,就会放弃咨询或提建议,进而不想再使用这个产品。这样自然就会失去用户重要的反馈。
在某些国家是法律层面上的问题
在欧洲某些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群发邮件时,必须追踪其回复邮件。尽管关于这类事情可以委托给法律相关专家,但在海外推广产品时最好多多留心。
使用表示“欢迎回复”的邮件地址
例如,发件人使用hello@、contact@或者reply@开头的邮箱地址,有了欢迎回复的意思,就可以收到回复,那不是很好嘛。另外,如果使用负责人的名字作为邮件地址发送邮件,会增加一些人情味。当然对于用户的咨询还是要认真的追踪的。
在正文中标明咨询的正确途径
由于系统的制约等原因,需要区分发件邮箱与受理咨询的邮箱时,要明确的将详细的咨询途径标记在正文中。在这种情况下,发件人邮箱使用info@xxx也是无可非议的。
关于互联网产品设计的方方面面。
设计就是寻找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加以运用,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战略、市场、用户、需求、功能、交互、视觉、内容、数据、运营、推广、传播、变现,设计贯穿于所有环节,我们一起聊聊大设计。
微信ID:mali-design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保坂浩纪先生所著本文的原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