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北大的书记、校长、老师们都在思考什么?老师们,你们想知道这个问题吗?今天,也许你可以从这篇文章中找到一些答案哦!
5月4日这一天,燕园草木丰茂,可以容纳上千人的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座无虚席,原来北京大学119周年校庆“双一流”建设交流会在这里举行。
这次交流会可以说是创造了北京大学校史上的“首次”——首次采用现场讲述和视频呈现相结合的方式,通过60余位北大知名学者和学生代表的讲述,从多方面展现北京大学近年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校园建设等方面的精神气象,对未来的展望和思考,同时也直面了当前学校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次交流会上,北大的书记、校长和知名学者们有哪些精彩的讲述呢?他们对北大学霸们都说了啥?他们有哪些教育思考?快和小编一起来听听,从这些讲述中获取些力量吧!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
要把最主要的资源用在老师和学生身上
119年前,京师大学堂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当时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吁,“学校一日不能大兴,中国永远不能富强”!
100年前的1917年,蔡元培先生就任北大校长,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北大高高举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共产党创始人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三大事件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命运。
此时此刻,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里,我感到,一百多年来的北大先贤们并没有远去,他们的精神还活在这所校园里。北大的历史就是一代又一代北大人接力奋斗的历史,现在,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中,任重道远,我们要承担其这个重任。
下一步我们要怎样努力?我把它归纳成三个词:
一是“同舟共济”老副校长何芳川生前主管文科,他曾提出北大发展要“开大船”。北大做事情,格局要大,眼界要远和宽,要瞄准大的战略目标,创造出能够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学问和思想。
要想乘风破浪“开大船”,就必须“同舟共济”。北大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同一条船上前行,应该携手并肩、团结奋斗。
有同舟共济的精神,才能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相互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欣赏,才能“弹好钢琴”,协调好校内各个群体的关系,才能使师生的个性与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保证学校有好的氛围、好的生态。
二是“脚踏实地”。几代北大人有着同一个梦想,就是要让北大屹立于世界一流大学之林,成为全世界学者和青年人所向往的学术殿堂。
要实现远大志向,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品质。梦想,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埋头苦干干出来的,这是北大前辈留下来的一种特质。办大学和做学问一样,不能有半点的虚骄、浮躁。要排除浊气、弘扬正气,让学校正气充盈、风清气正。
我们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同向同行,真正理解中国社会,服务于我们的人民。
三是“奋发有为”。我们今天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北大应该大有作为。
北大经历过很多艰难岁月,但却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教育奇迹。抗战时期,处于艰难困苦中的西南联大,培养出了一批世界一流的人才。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参与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七八十年代屠呦呦老师发现青蒿素、王选老师发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这些成就都是划时代的。其成功靠的就是一种刚毅坚卓、奋发有为的精神,而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我们赶上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必须珍惜和把握好机遇。好钢要用在刀刃上。我们一定要把最主要的资源用在老师和学生身上,让我们的老师组织上有依靠、生活上有尊严感和幸福感,工作上更专注、更安心。
我们还要下更大的力气来提升校园品质,既要保护和传承百年文脉,又要与时俱进,体现新的发展理念,让古与今、旧与新在这里交相辉映。校园不搞豪华攀比,但应该更自然、更温馨、更宁静,给大家一个治心养性的空间。
一座学校的发展,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还要秉承前人留下的精神品质,同舟共济、脚踏实地、奋发有为,这不仅是北大努力的方向,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该坚守的方向。
第一个观点:校园也是教育
校园是有生命的,好的校园可以塑造人、教育人,给人以感悟和启迪。置身于一个古老的校园,你可以感受历史,感受到先贤精神的浸润;置身一个时尚现代的校园,你可以感受青春、对话未来。温暖舒适的环境会使你心情愉悦,想倾述、想倾听;安静淡雅的环境会使你平和淡定,去梦想、去静思。冰冷单调的环境会让人孤独和恐惧;拥挤肮脏的环境会让人烦躁和无助。
我们的校园很美,最近还被评为最美校园。但它实在太拥挤了。
我很高兴,后勤部门的观念已经开始转变了,开始把老师和学生的体验放在首位。让我们共同建设一个更美好的Peking University。
第二个观点:学者就是大学
有一个同行,曾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校长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我说两件事情最重要:一是聘任最具潜力的学者,营造环境,使他们成长为最好的学者,成为学高身正的老师;二是吸引最具潜力的学生,营造环境,使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这话说起来很轻松,但真正做到却是非常难的。办大学要靠学者。学者的水准就是大学的水准;学者的精神就是大学的精神,学者的人格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品行素养。选对人是很重要的,这要用心、用脑、用情。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近者悦,才能远者来。
我们有责任提供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使大家无后顾之忧;有责任营造宽松自由、团结和谐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大家潜心学问、专心教学;有责任关心、爱护和指导青年学者,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成长;有责任建设好的跨学科生态,激励大家超越局限、超越自己,开辟新领域、挑战新前沿。还有责任建章立制、严格管理,营造风清气正的校风学风。
第三个观点:学术成就未来
学科布局定义了大学。一所卓越的大学一定要使自己的学术研究始终处于学术发展的最前沿。“择优扶重”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如果过度沉湎于已有的基础,不思进取,可能有一天,会突然发现,过去的基础,已远离学科前沿,过去的投入,已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以交叉学科为重点是北大一直坚持的学科建设方针,目的就是鼓励大家着眼前瞻布局,开展最前沿的学术研究。事实上,在科学与技术快速转化和融合的今天,只有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竞争力,中国才能真正立足于世界,北大才能真正引领未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应当时刻牢记,人才培养是我们的核心使命。北大的教育一定要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进步的人才需求。我们不应当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应当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勇敢地拥抱新技术、新世界的挑战。
过去几十年,北大的发展很快、成绩很大,我们都应当为以往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问题和不足,看到存在矛盾和困难。
有问题、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面对!如果我们用乐观和发展的观点看待这些矛盾,矛盾就是变革的愿望和要求,若革故鼎新,解决了矛盾,学校就前进了一步。如果用悲观和静止的观点看待矛盾,矛盾就是对变化的恐惧和回避,若因循守旧,矛盾反而会积累、激化,学校就会停滞甚至倒退。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存在多大的矛盾,都只不过是前进路上的阵痛而已,北大总会往前走。北大永远要做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先行者!北大人永远要做伟大学校的创造者、守护者!我想,这就是北大,这就是北大人。
有问题、有矛盾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面对!小编想说,林校长的讲述,是不是对很多发展中的学校,或者成长中的老师都有启发——让矛盾成为变革的愿望和要求,解决了矛盾,就前进了一步。
除了书记、校长的现场讲述,其他人又讲述了些什么?中教君选取了其中部分讲述人的发言,看看是否可以为您带来一点启发。
未来是什么样子?阿尔法狗(AlphaGo)如果可以自我学习,现在的一些工作和行业是否会消失?我们的下一代做什么?未来有很多不确定性,碰到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些复杂的、综合的、全球性和经常变化的,常常不是某个单一学科专业或者一个人能够解决的。未来带给我们机遇也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互联网浸泡中成长的新一代,学习、生活行为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教育的目标与本质是否存在一些基本与不变之处,大学教育如何面向未来改革创新?“守正创新,引领未来”,这是北大的坚定选择。
讲到传承,100年前,蔡元培先生来到北大做校长,他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普通教育”的宗旨“养成健全的人格”。他提出“文、理两科,是农、工、医、法、商等应用科学的基础”;他引入德国洪堡大学教育与研究合一的思想,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大学是因有此代大学问家之教授与将成为下一代大学问家之学生而成其大的”,提倡师生共同追求学术。
50-60年代,北大建立了完整的专业教育体系,特点是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传授,为适应国家工业化体系构建及时培养了专门人才。
80-90年代,北大实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方针,以适应和满足国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对优秀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我们的教育传统,既包含了“养成健全的人格”这样博雅教育的理念,也形成了牢固的专业教育基础。
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我们的大学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一生奠定基础: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己,学会独立思考、分析判断、清晰表达、合作沟通、实践创新,学会担当负责,学会在未来生活中想要学习掌握任何事物的能力。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的成长为中心”,通过“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北大教育发展之路,培养“引领未来的人”。
今天的学校、老师,是在为未来培养人才吗?亲爱的老师们,未来是什么样子,以后呀,这可能是伴随所有教育者的思考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吴虹——
一个学院的根基是老师和学生
一个学院的根基是她的老师和学生,而一个学科的发展则是靠一代代人的努力,坚持和传承。我要讲述的是:
宁静致远 ——北大生科那些令我感动的人和事。
肖凌云是我认识的第一个保护生物学的博士生。她和她的伙伴们住在海拔4700米的地方工作,那里没有自来水,也没电和internet,去洗澡堂还要开九个多小时。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背着干粮和望远镜上路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在从事雪豹的研究。
曾周我从未见过,因为他在32年前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对于曾周的父亲,一位就读过北大哲学系,一生坎坷的老先生,曾周是他唯一的亲人。父知子心,老先生从老家赶来,与曾周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独子的骨灰埋葬在他生前最喜欢躺下看书的大石头下。此后每年清明,他都要来此陪陪儿子,直到他再也走不动的那天…三十多年了,生科院的师生和佛坪的百姓们也从未忘记过他。94年曾周的坟被重修过,简朴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想到你,我们更热爱这片绿土。
胡适宜先生只比我们生科的年龄小一岁。自55年来北大到退休,胡先生教过的学生无数。但最感染我的是胡先生的笑:那灿烂的、干干净净的、充满活力和人格的笑。去年胡先生90岁生日也正值她的新著发表,学院植物专业的老师们为她开了个新书发布会,因为胡先生不让我们为她祝寿。像胡先生这样的令我肃然起敬的老先生还有很多很多。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北大的传承。
邓宏魁团队在干细胞领域已经耕耘了十几年。他与汤超实验室合作对细胞命运的决定机制作了最为简单而深刻的诠释。走别人没走过的路。邓宏魁实验室自13年率先发明了化学小分子诱导的小鼠干细胞重编程后,最近又完成了全潜能人体干细胞诱导重编程的工作,大大加速了干细胞治疗的步伐。
汤富酬是生科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他所领导的青年团队与三院乔杰大夫的临床团队正在向我们展示人类早期发育的奥秘。每30秒,我国就有一个遗传缺陷的婴儿降生。而谢晓亮、乔杰和汤富酬团队合作的结晶—一种全新的精准产前检查技术正在托起新生命的希望。
宁静致远。像汤富酬一样的潜心治学的年轻人在生科院在北大还有许多许多——他们是我们的希望,他们将决定北大的未来。
这些学生、老师将自己的情感极致地用到了自己喜欢的事物上,于是,便成为了一份坚持。老师们,让我们带着对人的敬畏,发现教育的美好吧!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
学术事业需要接地气、养元气
热闹喧嚣不是学术的本意。
热闹喧嚣不是学术的本意。学术事业需要接“地气”,需要养“元气”,需要坚持不懈的积累化育。北大的资深教授、大学堂和文研院的邀访学者,组织了一系列不同内容的读书会。李零老师主持的读书课,吸引了来自国内外不同学科的老师同学参加;德国海德堡大学施鲁赫特教授,是世界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韦伯全集》的主编,他在文研院亲自主持了三次Max Weber经典文献读书会,有20多位老师和同学参加。
北大有深厚的基础,有内在的活力。变革的动力是基于院系深层,发自学者内心的。我们的责任是找到合适的“引信”,点燃潜在的“活力”;构建一个平台,引导活力充分释放迸发。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教授主持的“最中国”对话,邀请了陶寺、二里头遗址的两位考古发掘队长,就“何谓中国”现场阐说辩争,听众感觉“过瘾”;而对话者之一,社科院考古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许宏,随即申请到文研院做了邀访学者。我们的文研论坛,几乎场场爆满,学生们会提前一小时到二院占座,按时来的往往没有座位,我们也很抱歉经常让学生一站几个小时。
学校对于文研院的嘱托,是“让学者做学者该做的事”。我们的工作,就是服务学术,服务学科,服务学者。文研院针对东西方学术传统的讨论,吸引了许多学生,也吸引了文化传媒的注意。
我们也与图书馆、校史馆、赛克勒博物馆共同策划主办了“老校长与北大”的系列展,希望能够弘扬蔡元培先生提出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继承前贤的努力,“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
在静园二院,我们最常听到,也最受鼓舞的一句话,就是来参与活动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你们这儿真好!”院落中经常挤满了学生,门口日常的一道风景,就是路旁停满了小黄车。
邓院长的一番讲述,其中“热闹喧嚣不是学术的本意”这句最打动小编。其实,教书育人需要坐得了冷板凳、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清静为人,小编以为这样才是更好的“接地气”,更好的“养元气”。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本文整理自“守正创新,引领未来:讲述——北京大学建校119周年‘双一流’建设推进会”发言稿,题目为小编自拟,内容有删减,未经原作者审订。
图片来自网络
实习编辑 | 王蕊
编辑 | 杜润楠
责任编辑 | 杜润楠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