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字节工作的网友吐槽,在字节工作两年后,我更讨厌阿里人了!
在阿里工作的员工,往往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竞争环境,“卷”的程度可谓相当激烈。
阿里巴巴作为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业务繁多且发展迅速,员工们需要应对各种挑战。比如,项目紧急时,比如双十一,各种大促等,他们可能需要连续工作十几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此外,为了在众多员工中脱颖而出,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卷卷卷是必不可少的。
阿里出来的人,搞技术的都没啥好说的,搞管理的不用处多久就能看出来他是阿里人,
特点就是喜欢搞事情
。
5点半发日报,说你工作不饱和,非要7、8点发。
周报有个错别字,标点符号全是逗号,开会能喷半天,说这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按正常计划汇报进度,他说你这工作没变化,没起伏,不好向领导汇报。进度有变化了,他问你有什么卡点难点,没有卡点难点进度怎么不一样
你跟他说假没用完,有计划要休假,他会跟你说谁谁谁假也没用完也没休假,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做事就那三板斧:
一、降本增效(裁人)
二、盯工作时长
三、各种开会
喜欢拉帮结派,当你公司的管理里面出现一个阿里人,那么不久之后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没错,都是第一个带过来的。
向上汇报时,“阿里味”是左一个抓手,右一个赋能,将简单的含义复杂化,用各种高大上的词汇去粉饰自己的产出。每个字都认识,但是连在一起就完全不知所云,沟通成本也通过这些词汇被无限放大,企业效率也比较低。
复盘,赋能,沉淀,倒逼,落地,串联,协同,反哺,兼容;
包装,重组,履约,响应,量量化,发力,布局,联动,细分,
梳理,车输出,加速,共建,支撑,融合,聚合,解藕,,集成
对齐,对标,对焦,抓手,拆解,拉通,抽象,提炼摸索,:
打通,打透,[吃透迁移分发,分层,分装,穿穿梭,辐射
围绕,复用,渗透,扩展,开拓,漏斗,中台,闭环,打法,
拉通,纽带,矩阵,刺激,规模,场景,聚焦,维度,格局,
形态,生态,话术,体系,认知,玩法,体感,感知,调性,
心智,战役,合力,心力,赛道,因子,模型,载体,横向;
通道,补位,链路,试点;
颗粒度,感知度,方法论,组合拳,引爆点,点线面,精细化,差异化,平台化,结构化,影响力,耦合性,易用性,一致性,端到端,短平快。生命周期,价值转化,强化认知,资源倾斜,完善逻辑,抽离透传,复用打法,商业模式,快速响应,定性定量,关键路径,去中心化,结果导向,垂直领域,如何收口,归因分析,体验度量,信息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