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铅笔经济学
铅笔经济研究社,成立于2006年,是非盈利性的民间社团。我们的核心观念是市场经济、法治、有限政府、古典自由主义。我们致力于在中国社会宣扬和推广这些观念。同时,我们努力研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实,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前端早读课  ·  【第3451期】前端 TypeError ... ·  12 小时前  
中国电建  ·  电建人的“年味”朋友圈 ·  昨天  
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  宿迁司法行政人、江苏监狱戒毒民警,给您拜年啦! ·  2 天前  
江苏司法行政在线  ·  宿迁司法行政人、江苏监狱戒毒民警,给您拜年啦!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铅笔经济学

洞中观察:本以为是同性战友,但你在水里,他在岸上

铅笔经济学  · 公众号  ·  · 2024-08-14 12:30

正文

19645

全文1900字

我有个关系很远的老家妹妹,坐标四川德阳农村,结了三次婚,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女儿三个姓,三个女儿都跟着她生活。她第三次的结婚对象,还是头婚,当时她已经36岁了,男的比她还小几岁。

她的婚姻不稳定主因当然是她自己,但男方也有问题,男方不能在本地稳定地工作,得像长期外地打工,打工还是游牧式的,跟着工程逐水草而居,忽而新疆,忽而东部沿海。这是当前很多中国农村家庭都面临的问题,不稳定的工作,居住与工作的分离,成为主要的家庭不稳定因素。

我有好几个小学男同学40岁都打着光棍,这辈子大概率结婚无望。好几个小时候一起玩的伙伴,一样30好几,一直单身。

这是农村当前的婚姻行情,女性不愁嫁,二婚三婚也有人抢着要,这也是天价彩礼诞生的市场供需基础。

而成都市就是完全另一种行情,但凡是个靠谱的小伙子,大学毕业有正式工作,月薪八千一万就行,有钱买房(四川地级市普通家庭凑个成都首付也不是太难),有没贷款无所谓,都没有婚恋的烦恼。

我有好几个漂亮、优秀,但单身的女同事,房子都是自己买的,35±3岁一直单着。这种情况也很好理解,毕竟与她们条件差不多的男性,我想不到有谁单着,更别说比她更优秀的了。

别说上嫁了,平嫁都有难度。

而一线城市的女性就更难了,因为靠自己,靠自己的家庭,可能房子都买不起,她们的境遇会比在成都的难一个数量级。

这种男女之间的结构性错配,短期内看不到解决的办法。毕竟我上面那一段,自动把“虽在大城市、非大学毕业、无稳定工作、不能购房”的人踢出了婚恋市场。我只看到我圈子里的人男的不愁,却自动屏蔽了我圈子外的人。

每个人都以自己个人接触的有限信息来判断整个世界,他人即地狱,这是人间彼此不理解的原因。

男性是很多,但“合格”的结婚对象,却严重不足。所谓合格,个人心里有一把尺子,你也不能给别人做个手术,把心里这把尺子给矫正了。

当前社交平台上的男女相互攻伐,都吵错了对象。

比如把小红书的女性奇葩言论拿来群嘲,实际上发出群嘲的男性,都没有婚姻的困扰。他们有资格群嘲,他们在大城市上处于选择别人的位置,他们在婚恋中处于优势地位。

而叫着坚决不给彩礼的男性,婚姻也从未被彩礼束缚。他们无法理解人间还有这种龟男,有找不到女朋友,约不到炮的龟男,当然也理解不到小红书奇葩言论所透露出的蜜汁自信了。

炫耀消费一直是城市小资产阶级网上冲浪的主要动力,故意表现出不食人间烟火,何不食肉糜,也是他们装纯炫耀的主要方式。

比如在彩礼问题上,小资们说:几十万彩礼无所谓,我愿意支付,以展现自己的慷慨。或者说,几十万彩礼都付不起,还怎么好意思结婚呢?但他/她们就没有想过,他的几十万,和底层男性的几十万是一回事吗?他的几十万,只是他一年或半年的薪水,而底层男性的几十万,是一个家庭两辈人多年的积蓄。

而接受底层男性几十万彩礼的家庭,几十万一样是一大笔,如此大笔的金额对这样的家庭来说,那是巨大的诱惑,会促发大量的短期行为。

有的人是真的不了解,有的人是假装不了解。假装自己不了解他们已经脱离的“那个旧世界”,以此假装自己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新世界”。

当然,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就更扯淡了,“我和男朋友谈恋爱,他为我花十几万很正常啊,我身边朋友都这样”,这种炫耀的套路,类似于“北上年薪百万,每天上私教吃米其林入不敷出,活得像狗”,暗示自己生活在另一个世界,完全不知有人间疾苦,最大的人间疾苦就是知道消费确实很费钱。

网络平台上展现的男女对立,实际上阶级分化之后,不同阶级之间的悲喜互不相通。

男女之间的相互嘲笑,彼此攻伐,其实都是岸上的人,嘲笑在河里挣扎的人。他们看起来在相互嘲笑,实际上他们把嘲笑的对象不约而同指向了婚姻市场上狼狈不堪的弱者。

岸上的男的女的,嘲笑河里挣扎的男的和女的。当然,有些人自以为在岸上,实际上自己也在河里,这种被嘲笑得最惨。一些人不知不觉踏入河里却不自知,却展现出与自己处境完全不匹配的自信,成为网络狂欢的流量之源。

你以为你和他是一个性别,是一伙的,实际上,他在岸上,你在河里。比如煮肘,他当然有资格嘲笑所有苦呵呵攒彩礼的屌丝,他甚至一度成了男拳带盐人,但他真能感同身受底层男性的困境吗?

一个在岸上优哉游哉选择捞谁吃的人,你确定他能和你共情,你和他共的情,是一种情?

闹哄哄性别叙事,撕开表皮,就是血淋淋的阶级鸿沟,非常残忍。

不要试图提出什么解决办法,这种事,只能每个人自己拯救自己。客观评估且正视市场现实,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能怎么办?

但我还是忍不住提一嘴,唯一靠谱的解决办法,在中国当前这个阶段有用的,是让尽可能多的人,可以在居住地就近稳定工作,消除地区差异,消除城乡差异,让更多人的人,成为“合格”的结婚对象。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似乎是一个老保的没话找话,其实真有道理,西方世界有这些问题吗?性别战争本身就是紧箍咒啊,是内卷的极致表现。

要外卷,不要内卷。


:洞中观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