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的一档品牌栏目,创办于2002年。节目最初的定位是“人文地理”栏目,后来随着栏目气质、节目形态、选题方向的不断优化创新,2015年,《走遍中国》栏目定位调整为以人文视角“聚焦中国新变化”,全面展现立体、多彩、活力的当代中国。2016年,栏目进一步优化,强调讲述“国家故事”和“城市故事”,展现今日中国的新现象、新标志、新纪录,真实反映中国人当前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深入、客观地展现富于创新、充满活力、具有国际视野的当代中国。
《走遍中国》栏目创办已近15年,如今更多关注中国的新变化,与当前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紧密相关。
近几年,国家实力提升有目共睹,特别是科技领域,“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成为现实,C919大型客机首飞、量子计算机问世、可燃冰试采成功······中国科技成果“井喷”,令世界瞩目。
展现中国的进步与发展,增强中国对外传播的力度与广度,《走遍中国》作为一档外宣重要栏目,必须做到“与时代同步,为中国喝彩”。
《走遍中国》的栏目宗旨是反映当代中国的新变化,传播今日中国的新形象,阐释中国魅力,传递中国声音,凝聚广大海外华人华侨。
>>>聚焦中国发展战略,擦亮“国家名片”
作为外宣为主旨的栏目,要树立今日中国的形象,视野要宽、眼界要高,应在大格局中展现中国形象。这就要求栏目必须选取能够展现大国风范、具备国家高度、体现国家实力、彰显民族自信的选题。
比如聚焦堪称“国家名片”的重点项目的选题。
每年,各部委、各省区市政府都会着力推动一些国家级、区域性重点项目,这些都是栏目选题的关注重点。
比如我们做过的高铁选题。短短十年间,中国高铁已由当年的追跑者跃升为领跑者,运营里程全世界最长,并遥遥领先。展现这一成就的5集系列片《了不起的高铁》一经播出,反响热烈。为了用电视语言讲述腾飞的中国高铁,栏目组下了很大功夫,拍摄过程一波三折。
做高铁系列的编导是一帮年轻人,均为文科出身。动手拍摄前,每人至少通读了两本厚厚的专业书籍,前后三次前往北京交通大学向专家请教,大家共同的目标是“做媒体圈里最懂高铁的媒体人”。正是栏目组的敬业态度打动了顶级专家,令中国高铁的总设计师梁建英专门抽出两天时间配合拍摄。
第一张“国家名片”选题收获亮丽成绩,让栏目组有了信心,有了底气。
除此之外,核电、特高压、中国航天、超级计算机、中国桥梁等都已处拍摄中或已纳入制作计划,讲述上海振华重工成长史的系列片《钢铁巨擘》下周播出……
《走遍中国》要尽已所能擦亮这一张张“国家名片”,使其更显耀,更具国际知名度与竞争力。
还有一类重点选题,聚焦新时代的新标志、新纪录。
每个时代都有代表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标志性人物、标志性工程、标志性技术等。记录、展现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中的“标志性”人物、事件,也就是记录今日中国发展中的一个个坐标,意义深、影响大。
而新时代的“新纪录”涵盖面较广,既包括世界纪录、中国纪录,也包涵区域性、行业性的纪录。由于这样的纪录具备人无我有的首创性、引领性、独特性,从而展现了中国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当今中国的新标志、新纪录在各领域层出不穷。比如“一带一路”建设是对外开放新形势、新格局下的标志性事件,去年年底我们选取“中欧班列”这个“标志性”项目开始制作5集系列片《大通道》,全景展现了中欧班列的历史、现在与未来,深刻阐述了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
>>>聚焦区域发展新现象,展示城市新活力
这一选题方向重在展示一方新政,主要体现区域进步的新举措、“人无我有”的新思路、“人有我特”的新策略。
近几年,各地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栏目组也在思考如何跟进。
在浙江丽水作选题规划时,采访组了解到,浙江省委、省政府为“养好一方山水”对丽水不考核GDP,河长制在丽水已全面推行,当地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由此栏目推出了以“治水”为主题的系列片《丽水治水记》。
再比如四川省攀枝花市由污染严重的“钢铁重工之城”成功转型为空气全年优良的“阳光康养胜地”,栏目制作播出了系列片《盛开的攀枝花》,对其发展转型进行了充分展示。
>>>聚焦创新创业,提振国人精气神
国家名片、区域新现象,大都体现国家行为,虽然内容的展示依托人物去实现,但与体现出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的“普通人”,其关系并不直接。
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李克强总理第一次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今天,创新、创造成为引领中国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创客群”“草根创业热”在各地形成燎原之势,“人人创新”成为新势态。
关注这一领域,展现这一群体,既是响应号召,又可通过众人敢闯敢拼等举动展现中国人不屈不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为此,栏目在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后推出了7集系列片《青年先锋》,去年则推出了《创新改变生活》《创意改变环境》《新360行》等系列片。今年在策划讲述“精准扶贫”的10集系列片《小康路上》时,也特意突出“创新创业”这一主题,希望通过展现充满希望的人和事彰显中国人活力无限的精气神。
《走遍中国》着力关注发生在普通中国人身边的新鲜事,并通过“小事件透视大时代,小人物见证大变化”的表述方式实现立意,同时特别强调节目制作要注重故事化表达,避免空洞化说教。
>>>强调处理好“一大一小”两者关系
《走遍中国》当前着力关注两大故事:一为“国家故事”,二为“城市故事”。如何讲好两大故事?
策划之初,栏目主创就强调处理好“一大一小”的关系。“小”指小事、人物个体,“大”指时代、国家。要生动展现一个国家的发展变化,需通过一个个人物命运的转变去实现,也就是要讲好普通百姓的变化。
节目的关注重点之一,是“真实反映中国人当前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因此节目需要做到有人、有事、有行为过程,而非生硬、冰冷的数据或图表展示,亦非刻板僵化的大话、套话或口号。写作上则力避传统的说教式,推崇渗透式与感召式,力求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
制作系列片《大通道》时,编导在挖掘人物故事时就煞费苦心。
“中欧班列”题材宏大、表现难度高,要打动观众,就得有意料之外的人与事。在重庆前期采访中,云南咖啡也借“中欧班列”之道出行就让编导有了意外之喜。同样,法国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玻璃器皿公司的董事长,特意在“双11”这天赶到北京感受中国网购实况,编导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跟拍。相关段落因纪实性、生动性、感染性而收获好评,成为讲述中欧班列与跨境电商相互促进的典型案例。
在制作《了不起的高铁》节目时,讲述“小学生也能看得懂的高铁技术”成为摄制组人员奋斗目标。编导们首先是当好“翻译官”,在弄懂相关专业技术后,与采访对象沟通时用相对专业的语言,制作节目时则转化成老百姓听得懂的解说词、看得懂的画面。为让节目深入浅出,摄制组拍摄前均写了三版上万字的推演方案,精心设计了多种实验。
正是有了这些努力,5期节目创下了CCTV4 22:00档的收视新纪录,平均收视0.52,最高单期收视0.64,极大地提高了栏目影响力,并在纸媒、新媒体上掀起了一股“中国高铁了不起”的讨论热潮。
对于人物故事,不仅有料,更要有温度、情感,同时在人物选择与事件叙述中强化纵向与横向整合,以使内容有厚度、有力度,但同时应避免过多聚焦个人故事本身,应把个人故事与大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影响相结合,否则节目的立意和格局就会大打折扣。
>>>内容强化点面结合,今昔对比
讲好故事,“点面结合,今昔对比,中外互连”同样被特别强调。
“点面结合”中“点”指小事件、小细节、小情节,它可以让节目鲜活、灵动,有可看性,有吸引力;“面”体现广度、高度,可使节目力避就事论事,就人说人,使节目显得宏观、大气。
从历史纵向联系,是表现中国新变化的好办法。不管是生活状态、生活观念,纵向的“今昔对比”使所述内容有历史纵深感,可使受众对变化的理解更为感性、感动、深刻。
“中外互连”重在体现横向比较,横向即国际化视野,即通过中外对比、国际视角看进步与发展,这可使中国的变化与成就显得更有高度与非凡。
比如讲到“脱贫”,中国政府郑重承诺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所有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反观联合国大会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世界所有人口中消除极端贫困”。与相关国家联系看,1980年,中国比孟加拉国和乍得还要穷,然而只用了不到一代人的时间,中国已使超过7亿人摆脱了贫困,占世界脱贫人数的70%。 这样的内容在10集系列片《小康路上》得到了详尽展现。
《走遍中国》栏目“聚焦中国新变化”以来,已播出了300多期,涉及城市管理、创新创业、生态环保、文明新风、科技进步、农村新貌、健康生活、医疗改革等众多领域,从广度与深度上聚焦当代中国发展的新热点、新亮点。美国观众胡昌铭致信说,“归纳一个字,就是‘新’,中国各地的新变化如此层出不穷,很受鼓舞,对中国未来很有信心”。
如何正面讲好中国故事,正面提升中国国家形象,《走遍中国》栏目仍在不断摸索,并在砥砺前行中积极创新思路和手段,倾力以强烈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传播好中国声音。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从两页策划到一个爆款,董卿讲述《朗读者》幕后故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见字如面》简约之美,力透纸背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航拍中国》:开启空中视角 看前所未见中国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七亿观众,八年砥砺的现象级节目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新闻TED 弘扬正能量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听见:扶贫正攻坚》讲述带着泥土芬芳的鲜活故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大情怀、正能量的《马克思靠谱》究竟“靠谱”在哪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中国好家庭》细处展“家风”,匠心品“家国”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耳畔中国》为音乐节目开辟了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