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数据派
THU数据派"基于清华,放眼世界",以扎实的理工功底闯荡“数据江湖”。发布全球大数据资讯,定期组织线下活动,分享前沿产业动态。了解清华大数据,敬请关注姐妹号“数据派THU”。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创伙伴  ·  坐在家里赚美金,又一万亿新商机崛起 ·  4 小时前  
我是腾腾爸  ·  这个瓜好大! ·  19 小时前  
南方财富网  ·  AI算力芯片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这篇文章帮你 ... ·  20 小时前  
南方财富网  ·  AI算力芯片最新8大核心龙头股,这篇文章帮你 ... ·  20 小时前  
厦门日报  ·  突发!史上最大盗窃案,108亿元不翼而飞 ·  昨天  
厦门日报  ·  正式实施!驾驶证申领政策有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AI数据派

报名 | 知识智能高峰论坛暨“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年度报告会邀请函

AI数据派  · 公众号  ·  · 2019-07-27 07:30

正文


会议内容


知识智能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其核心问题是如何从海量数据资源中挖掘知识产生规律,突破大规模知识表示、获取与融合,多源动态知识的推理和计算,知识指导的复杂情境理解,以及知识赋能的智能交互式知识适配与辅助决策等关键技术问题。


会议邀请多名领域知名专家分享他们的思考与最新研究成果,思维碰撞,探究学术奥秘。


会议日程


09:00-

主持人介绍出席嘉宾

09:00-09:05

校领导致辞

09:05-09:10

陈左宁院士致辞

09:10-09:20

吴建平院士致辞

09:20-10:00

Keynote1:张军院士

10:00-10:30

茶歇

10:30-11:10

Keynote2:戴琼海院士

11:10-11:50

Keynote3:周傲英教授

11:50-13:30

午餐

13:30-14:10

Keynote4:张钹院士

14:10-14:50

Keynote5:聂飞平教授

14:50-15:20

Talk 1:唐杰,认知图谱:基于认知的知识表示与推理

15:20-15:50

Talk 2: 李涓子,大规模知识图谱构建

15:50-16:10

茶歇

16:10-16:40

Talk 3: 刘奕群,群体智能支撑的互联网搜索技术

16:40-17:10

Talk 4: 周源,基于大数据的趋势分析

17:10-17:40

Talk 5: 刘知远,知识指导的自然语言处理

17:40

会议结束


报告人简介


张钹院士





张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科院院士。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同年留校任教至今。1980.2-1982.2美国伊利诺斯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汉堡大学授予自然科学荣誉博士,中国计算机学会授予2014年度CCF终身成就奖。


张钹院士长期从事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与科研,于1978年开始从事人工智能研究,是国内该领域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也是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者之一。张钹院士基础理论研究扎实,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4部。指导并参加建成了陆地自主车、图像与视频检索等实验研究平台。近年来,张钹院士带领的团队在深度学习和大规模概率建模及其在视觉信息处理的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表高质量论文数十篇。


张军院士



张军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1987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总体技术专家组专家、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电子与空管分会主任委员。


长期致力于空中交通运行监控技术、系统研究与人才培养,在民航航路网运行监控、星基航路运行监视、民航飞行校验等方面做了基础性和开拓性工作。主持研制了我国民航新一代空中交通服务平台、星基航路运行监视装备和民航机载飞行校验平台,研究成果获得广泛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2部。带领的团队先后成为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戴琼海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宽带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主任,北京联合大学机器人学院特聘教授。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1996年 分别获东北大学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学位。1999年至今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


1.智能视觉: 探索压缩感知与机器学习的机理和模型,并用于视觉感知、立体重建和图像(视频)检索与挖掘,用于智能机器检测,智能无人机,智能医疗,VR/AR,研制智能十亿像素动态光场成像,用于科学观测和城市监控。


2.智能成像: 将智能技术与光学成像技术结合,研究多维多尺度高分辨率智能计算成像技术,可为发现大脑感知和运行新现象、揭示神经网络计算机制,探索脑疾病病理和机理,提供观测工具和海量基础数据,建立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桥梁,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2016年 “新一代立体视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2年 “立体视频重建与显示技术及装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2008年 “基于融合网络的流媒体新技术”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


周傲英教授



周傲英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数据学院创院院长、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数据库专委会副主任、《计算机学报》副主编。曾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务院特殊津贴、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等奖励。主要研究兴趣包括:数据库、数据管理、数据驱动的应用等。


唐杰教授



唐杰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长聘教授、计算机系副主任,清华-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6年6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康纳 尔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南安普顿大学、鲁汶大学等进行学术访问。


发表论文200余篇,拥有专利20余项。主持研发了研究者社会网络挖掘系统AMiner,吸引了220个国家/地区1000多万独立IP访问。曾担任国际期刊ACM TKDD的执行主编和国际会议CIKM’16、WSDM’15的程序委员会主席、KDD’18大会副主席以及IEEE TKDE、ACM TIST、IEEE TBD等期刊编委。获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奖学金、CCF青年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学者、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KDD'18 杰出贡献奖。


研究兴趣包括:网络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知识图谱,提出基于话题的社会网络影响力度量模型,部分解决了影响力最大传播模型中的输入假设问题;针对大规模异构网络数据,提出基于最小风险的异构网络集成方法和基于采样的快速算法。


李涓子教授



李涓子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青岛数据科学研究院科技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语言与知识计算专委会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术语委员会执行委员。研究兴趣是语义 Web,新闻挖掘与跨语言知识图谱构建。


多篇论文在重要国际会议(WWW、IJCAI、SIGIR、SIGKDD)和学术期刊(TKDE、TKDD)上发表。主持多项国家级、部委级和国际合作项目研究,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欧盟第七合作框架、新华社项目等。获得 2013 年人工智能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


聂飞平教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