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夏天的陈小舒
小舒是澳大利亚公共卫生博士,从事幼儿健康科研工作,也是一位新妈妈,在育儿的路上边走边学,希望和你分享和交流养育孩子的所学所思。这里有靠谱又实用的育儿科普,也有国际主流的育儿理念,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夏天的陈小舒

英语改版绝对是好事,但学习方法也要改!

夏天的陈小舒  · 公众号  ·  · 2024-09-18 09:51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开学以来,三年级英语教材改版让无数家长、孩子人仰马翻,网络上的声音普遍都是太难了、不理解,几乎可以说是骂声一片:


“对于没有英语基础的孩子简直就是天书,家长教到崩溃,孩子也读到崩溃。”


“看到三年级新教材,终于明白了'现在的教育只筛选、不培养',把没有条件英语启蒙的家庭先筛选掉。”



连一些老师都“投降”、“不会教”了:


“一周两节英语课,光认单词都需要两节课,哪来的时间学课文、练听力和单元测试。”



不瞒大家说,看到教材的那一刻,我也觉得对零基础的孩子刚开始学难度是有点大,特别是和那些从小就学的同学比起来,会有差距, 但也不是追不上来。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 学得不好或者学的方法不对 学得早也没用。


学得早的优 在于英语启蒙的内容和幼儿的认知、生活是相符合的,日常生活中听到、看到什么,都可以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认知,打招呼是“hello”,苹果是“apple”......



孩子刚学会说话(中文)也没几年, 在认知上没有差距,英语输入和输出是很自然的。 而且大人们和小孩子说话都会用尽量 简洁或者重复的话去说 ,这样“儿童友好”的语言环境下,孩子学英语也会更容易一些。


晚点学习 ,暂时会比学得早的孩子落后一点,但也不是没有好处, 大孩子 认知、学习能力 也更强了 ,像拼读规则、记忆单词,大孩子学起来是很快的,小孩子可能要学半年,大孩子学一个月就能学会了。真正需要长期积累的听说和阅读,大孩子一旦 高效输入 起来,要追上低幼段的很多 “无效积累” 是非常快的。


我看关于“英语教材改版”新闻里的高赞热评,网友说自己曾经是如何学英语的,以此来说新教材不好。不好意思,他们恰好是“学的不对”的反例——过去 从26个字母和音标学起 的方法实在不好!


那就不是正常的学语言的路径!试想,我们学中文的时候,是从拼音笔画开始学起,之后才能听懂,会说的吗?



在消化掉“改变”的冲击、稍微了解新教材改版的背景后,我发现新教材改版,可能还真不是一件坏事:这不就是从以前26个字母、音标开始学起的 “学得法” ,转变为 更符合母语学习的 “习得法” 了吗?





新教材改版参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在小学阶段强调的英语教育理念就是 全语言(whole language)教育


全语言主张 语言是整体的,由语义、语形、语用组成,不可分割 ;语言中的音、字、词、短语等,都只是语言的片段。


语言的学习并不是从片段开始的,而是 先整体感知,然后才认识整体中的部分之间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英语教学需要创造丰富的语境,在理解和表达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习得词汇和语法知识,避免脱离语境的机械记忆和操练。



因为我们习惯了学英语要先学26个字母、音标,重视发音,“不学音标孩子怎么会念”,就会觉得直接上句子的新教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但想想我们是怎么学习母语的,婴儿时期只能听,慢慢蹦出单个的字、词,用短句进行对话,到了小学课本上才正式出现a、o、e,你我他天地人。


英语环境的孩子,也是先有语言输入,听,慢慢说,大一点接触字母发音和单词, 有没有学26个字母、音标,其实并不影响孩子们日常交流



英语不是学会的,而是用会的。 我想这也是新教材改版的目的,以前背单词、记语法,为“考英语”而学英语,英语成绩上去了,却难开口,变成“哑巴英语”。


现在是为了“用英语”而学英语,围绕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真实场景展开学习, 理解句子整体的 意思,听得懂、说得出,再来理解句子中的单词、短语, 难度就降低了。 听多、说多了,语感逐渐形成,孩子甚至能够无师自通、自己归纳出语法。



回想我们以前学英语的时候,语法一直是个难点,哪怕我来澳洲十几年,有时候还会说错,想表达一些句子,也会先在头脑里“中译英”。


比如说时态的问题,is 还是 was,第三人称后面的动词要加s,是用 has 还是 have,do 还是 does


我女儿是在中英文环境里长大的,我发现她很小的时候,完全没有学过语法,也不识字(英文),她在说英语的时候却很少会犯那些语法的错误。


我分析总结了一下,我觉得是因为孩子成长在英语的环境中, 有很多英语的输入 ,这个句子对她来说就应该是这样的,包括她在讲一件过去的事的时候,她会很自然地用过去时。



另一方面,我也发现酒酒在刚说英语的时候经常 he, she说错 ,但是同样,也是随着听多、说多,自然而然就“对”了。


所以我觉得孩子一开始学习英语,最需要做的就是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通过“多读”去“多听”。


没有理解地磨耳朵,效率≈白噪音。有很多很多“输入”后,才会有“输出”,通过交流、练习,英语才越说越“顺口”。


以前的旧方法去套现在的新教材 ,零基础的孩子才刚起步,既要从老一套的26个字母、音标开始学起,还要掌握新教材的内容,听、说、读、写一下子全来,家长和孩子累死累活,不仅打击了孩子学英语的信心,还可能对英语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改教材后,改变我们对“学英语”的固化思维, 更新学习方法才是正事。




我刷到小朋友在家学新教材,“My name is Mike Black”念了3遍还念不顺,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还有的孩子急得打自己的嘴巴,真的很心酸,担心家长失去耐心,更怕孩子对自己失去耐心。


△ 图片来源:用户@童安安、@小迪



01

沉默期



刚接触一门新语言时,念不顺、打磕巴是很正常的事,就像小婴儿学习母语会有一段时间的“沉默期”,TA们能听懂大人的话,只是自己不会说,在能“说”之前,婴儿就会用表情、手势和大人交流 (婴儿的发声器官、语言神经仍在发育,所以沉默期比大孩子更长)



小朋友学英语初期,也会有类似的“沉默期”,能理解意思,但是说不出口、说得不顺, 每个孩子情况不同,“沉默期”的长短也各异,老师、家长,包括孩子自己都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多听、多看、慢慢念。


“My name is Mike Black”,念到Mike 就卡壳,那就拆成“My name is”和“Mike Black”,分开读,多接触到,慢慢就读顺了。


不想费爸妈,或者家长担心自己有口音,点读笔、跟读音频都可以作为辅助,我同事家的孩子用的是微信小程序里 “人教点读”(半年/25元) ,它和人教版英语教材配套,红色框是点可以点读的部分,还能设置语速。




02

开始说



经过一段时间的听、跟读,孩子就可以很流利地读出课本上的单词(name、ear)和短语(Nice to meet you!My name is...),在问答中能快速用短句回答, 重复得多了,就形成条件反射 ,不是说中国人都会在“how are you?”之后,下意识接上“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吗😂



03

呆板期和创造期


孩子们熟记了由单词组成的短语,开始尝试在短语中加入已经掌握词汇,表达自己想表达的话:


a dog,

a black dog,

I have a black dog. It's cute.


从呆板的电报模式(机械模仿),到逐渐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输入得越多、越频繁,孩子们逐渐能够创造完整的句子,表达的程度也越丰富。



在英语起步阶段,我觉得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我们一定要 适当降低要求 。一些发音、语法的错误不用太在意,信心不足的孩子, 严格纠错会让TA失去动力,更加没有自信。


听得多、看得多了,孩子自己就会注意到,自我纠正,不是 “I goed” 而是 “I went” ,不是 “zee bus” 而是 “the bus” 。不怕犯错,大胆开口,千万别被“口音羞耻”“语法完美”带偏。


孩子需要感觉到自己在进步,任何一点微小的成功都会激励到TA。 辅导孩子作业,985、211、是不是精通英语,都比不上 耐心和鼓励、关心孩子的心理更重要 ,让孩子知道TA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一起迎接挑战、共度难关。






网上一些帖子说新教材里有些单词都和KET口语难度相当了——



其实仔细一看,这不是每单元的目标吗,“在本单元,你将学会问候他人、展示友好;学会身体各部位的名称,描述如何做一个好朋友......”


单元目标是由老师在上课前带着学生领会一下就差不多了,里头的难词并不需要孩子“掌握”(会写)啊。


哪些词要求孩子 会背/会读/会认 我觉得是需要老师按照新教材的教学目标划分清楚, 一股脑塞给孩子、家长,是要吓死谁。虽说万事开头难,咱也不能有点困难,还要制造困难吧。


在没有熟悉内容前,孩子记单词靠死记硬背,下天大的苦功夫,英语词汇量也大不了。


读过很多遍之后,单词一遍一遍地在眼前出现,词形越来越眼熟 读就是“听”的过程,同时也是和单词“混眼熟”。 阅读量上去了,再抓拼写,就可以只练不熟不规则的了,效率会大大提高。此为“无痛背单词”,应该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上再逐步开展。



我还看到有将“Nice to meet you.”整句拆成单个词 nice-形容词 meet-动词 ,且不说三年级的孩子能不能理解,这样教真的能点燃孩子对学习英语的兴趣吗?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知识/语法如果不教,考试会考啊!


那我觉得 既然新教材改版了,教学方式以及考试的考察形式也应该一起跟着变化 ,考核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一致,课改要求重口语、轻语法,考试的重点也应该放在口语应用上。



退一万步说,如果考试内容不随着教材和教学方法调整,那么现阶段考了高分,也未必代表英语学得好;语言学习有一个天然的过程, 早期“不管不顾”(不被背诵所拖累),而大量积累的学生,英语学习迟早会“起飞”。



小学英语学习,我觉得 最大的挑战 ,其实是学校 一周只有两节课 ,光靠这两节课,孩子能接触到的英语输入是远远不够的,更不用说,新课标里还有对孩子 课外阅读量 的要求:


6年级 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 4000-5000词

9年级 课外阅读量累计达到 15万词以上


也就是说,孩子在课堂之外必须花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小学阶段 绘本、分级读物 都可以作为阅读材料。


绘本 中包含着丰富的语言信息,有图有真相,图画对于孩子来说简直太重要, 看到的会比听到的更容易让孩子理解和记忆。


澳洲小雪一二年级不允许布置作业,

所以全部“作业”就是阅读。


相比于绘本, 分级读物 的难度循序渐进,利用分级读物, 可以尝试让孩子独立地阅读那些和TA阅读理解水平相当的绘本 ,适合孩子的书能让孩子能更好地享受阅读的乐趣,充分地理解故事,让他们感到有一点点难度挑战,以便通过一次次地阅读,一点点进步。


提醒一下:


👉分级阅读绘本数量繁多,没有必要贪多,有一两套跟下去就能“保底”学会阅读。 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认读,慢慢读(亲子阅读尽管多,尽管复杂,但认读一定要从ta自己能读的难度慢慢读) 。在一次次的“重复”中,才能慢慢实现听懂、跟读、复述。



👉坚持“ 听力先行+可理解性输入”


  • 大人给孩子读(或借助点读笔),加上必要的讲解,保证孩子理解其内容;


  • 听&理解能力可以远远高于读写能力,因此尽管让孩子 听你或者视频读复杂的故事


  • 在理解的基础上, 多听故事,多朗读(同时听到自己读的了) ,多多积累。

我个人不是非常推荐那种“纯音频”输入,光是靠无脑泛听学不会说。一定要靠阅读和朗读,一定要把视听结合起来!看动画都比光听音频强,但阅读最有效。


不是广告!真心非常推荐 ABC Learning ,这个APP我用了几年了,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测试”(游戏),我们用到最主要的功能就是 听读和跟读 孩子可以跟读打分,因为有打分挑战,激发孩子的好胜心 ,特别愿意字正腔圆地读。它的绘本的分级科学,而且特别细,书非常非常多!是真正的线上图书馆,从简单的零基础自然拼读绘本,到经典小说,人物传记都有。有它再配合一两套分级阅读的纸质绘本,就足够了。


△这个APP用了几年了,之前主要是姐姐用的,最近几个月弟弟发现了“新大陆”,觉得它特别好玩,因为有打分,他总想读出高分来。不过机器打分并不精准,我会告诉他读到90分就很好(最后拿到3星就非常好了,不用100分)。


但值得一提的是,APP线上图书馆也只是好用的辅助。跟着它读和孩子自己看书阅读还是不同,阅读最费脑,对学语言和学知识都最有效。



👉 不要过早抓语法和背单词 ,不要把学英语的难度人为加大。学英语“习得”顺序是,先听懂,会说,再会读,逐步会写,并在读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学习语法,最后才是背单词。是的,先会写,再背单词,忽略掉刚会写时的拼写错误。拼读的学习过程就是学拼写的过程,读学会了,单词自然而然就学会拼写了,最后强化记忆不规则的单词。




最后,还是建议家长朋友们,把心放稳(不急着掏钱), 多给孩子一些适应的时间, 学英语就是厚积薄发,不怕起步晚,多花时间、多积累,坚持下去,总能学好。


拿到新教材也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说说孩子们适应情况如何哦~



相关阅读




折腾了三年英语,到头来娃还是0基础!


自己学的“哑巴英语”,如何给孩子英语启蒙?


儿子讨厌看书,原来是因为......


如果喜欢,请转发分享:)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

请在评论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关注“夏天的陈小舒”,

回复以下关键字,就可以看到对应的推送啦


回复【怀孕】备孕知识、孕期疼痛、孕期营养、孕期美容 等;

回复【哺乳】开奶、母乳不足怎么办、母乳成分、哺乳期用药 等;

回复【奶粉】配方奶知识及奶瓶喂养;

回复【乳腺炎】涨奶、母乳过多怎么办以及如何挤奶喂养;

回复【湿疹】了解婴儿湿疹;

回复【生病】关于感冒、打鼾、发烧、咳嗽、便秘等幼儿常见病;

回复【睡觉】婴儿睡眠知识综述、新生儿睡眠安全等;

回复【头型】如何塑造宝宝的漂亮头型;

回复【食谱】辅食食材与食谱目录;

回复【儿歌】儿歌精选与推荐;

回复【绘本】 绘本推荐、书单、亲子共读等;

回复【双语】 双语、英语学习;

回复【刷牙】 儿童牙刷的选择,刷牙方法,牙膏用量等;

回复【语言】 语言学习、语言发育迟缓;

回复【蒙特梭利】 蒙特梭利游戏;

回复【生长曲线】 正确解读生长曲线,判断孩子的发育状况;

回复【不吃饭】 孩子不吃饭怎么办;

回复【辅食】 了解关于孩子辅食添加的一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