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工智能学家
致力成为权威的人工智能科技媒体和前沿科技研究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智元  ·  GPT-4o多模态核心大佬离职OpenAI! ... ·  昨天  
宝玉xp  ·  好事-20250207065622 ·  昨天  
黄建同学  ·  2025 AI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工智能学家

苹果发文质疑:大语言模型根本无法进行逻辑推理

人工智能学家  · 公众号  · AI  · 2024-10-13 17:03

正文


大语言模型(LLM)是真的会数学推理?还是只是在“套路”解题?

近年来,大语言模型在各种任务中的表现引起广泛关注。一个核心问题逐渐浮现: 这些模型是否真正具备逻辑推理能力,还是仅仅通过复杂的模式匹配来应对看似推理的问题? 尤其是在数学推理任务中,模型的表现究竟是在模拟人类思维,还是仅仅通过数据模式匹配得出答案?

日前,来自苹果公司的 Iman Mirzadeh 及其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名为 GSM-Symbolic 的新基准,针对多个开源模型(如 Llama、Phi、Gemma、Mistral)和闭源模型(如 GPT-4o、o1 系列)进行了大规模评估。

结果显示, 当问题中的数值或名字变化时,模型的会表现出显著的波动 。此外,随着问题难度的提升(如增加更多子句),模型的表现迅速下降,这表明这些模型在推理复杂问题时非常脆弱。

研究团队认为,这种表现下降并非偶然,而是因为 当前的大语言模型缺乏真正的逻辑推理能力 ,更多是在基于训练数据中的模式进行匹配,而非像人类一样进行符号和逻辑推导。

即使是简单的变化,如调整问题中的数值,也能导致模型准确率 下降 10% 。而当问题增加一个额外但无关的子句时,性能下降幅度甚至 高达 65%

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2410.05229


大模型不具备形式推理能力?5 大证据来了


三年前,OpenAI 发布了 GSM8K 数据集(目前常用的一种小学数学推理基准数据集),测试 GPT-3(175B参数)在数学题上的表现,那时 GPT-3 的得分仅为 35%。如今,拥有约 30 亿参数的模型已能够在 GSM8K 测试中取得超过 85% 的得分,参数更大的模型甚至超过 95%。


然而,随着准确率的提升,疑问也随之而来:这些模型的推理能力是否真的进步了?它们的表现是否真的体现了逻辑或符号推理能力,抑或是简单的模式识别,数据污染,甚至过拟合的结果?

为进一步探索这一问题,研究团队此发了 GSM-Symbolic,用于测试大语言模型在数学推理中的极限。GSM-Symbolic 基于 GSM8K 数据集,通过符号模板生成多样化的问题实例,允许更可控的实验设计。

为了更清晰地观察模型在面对这些变体问题时的表现,他们生成了 50 个独特的 GSM-Symbolic 集合,这些问题与 GSM8K 问题类似,但更改了其中的数值和名称。

基于 GSM-Symbolic, 他们从 5 个方面说明了为何他们认为大语言模型不具备形式推理能力:

1. GSM8K 的当前准确率并不可靠

通过对多个开源模型(如 Llama 8B、Phi-3)和闭源模型(如 GPT-4o 和 o1 系列)的大规模评估,他们发现模型在 GSM8K 上的表现存在显著波动。例如,Llama 8B 的准确率在 70%-80% 之间波动,而 Phi-3 的表现则在 75%-90% 之间浮动。

这也表明,模型在处理相似问题时表现并不稳定,GSM8K 上的高分并不能证明它们具备真正的推理能力。

图|由 GSM-Symbolic 模板生成的 50 套 8-shot 思想链(CoT)性能分布,显示了所有 SOTA 模型之间准确性的显著差异性。

对于大多数模型来说,GSM-Symbolic 的平均性能低于 GSM8K(图中由虚线表示)。有趣的是,GSM8K 的性能落在分布的右侧,从统计学上讲,这仅有非常低的可能性,因为 GSM8K 基本上只是 GSM-Symbolic 的一次单一抽样。

2. 对名称和数字变动的敏感性

研究还发现,当前的大语言模型对问题中的专有名称(如人名、食物、物品)的变化仍然很敏感,当数字发生变化时,大语言模型就会更加敏感。

例如,仅仅改变问题中的名字,就可能导致模型的准确率变化高达 10%。如果将这种情况类比到小学数学测试中,仅仅因为改变了人名而导致分数下降 10% ,是非常不可思议的。

图|当只更改名称、专有编号或同时更改名称和编号时,大语言模型的敏感性如何?总体而言,即使只更改名称,模型也有明显的性能变化,但当更改编号或合并这些变化时,性能差异更大。

3. 问题难度的增加导致表现急剧下降

研究团队通过引入三种新的 GSM-Symbolic 变体(GSM-M1、GSM-P1、GSM-P2),通过删除一个分句(GSM-M1)、增加一个分句(GSM-P1)或增加两个分句(GSM-P2),来调整问题难度。

图|通过修改条款数量来修改 GSM-Symbolic 的难度级别

图|增加条款数量对性能的影响:随着GSM-M1→GSM-Symb→GSM-P1→GSM-P2的难度增加,性能分布向左移动(即准确性下降),方差增加。

结果发现,随着问题难度的增加(GSM-M1 → GSM- Symb → GSM- P1 → GSM- P2),模型的表现不仅下降显著,且表现波动也变得更加剧烈。面对更复杂的问题时,模型的推理能力变得更加不可靠。

4. 添加无关子句对性能的巨大影响

为进一步测试模型的推理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 GSM_NoOp 实验,在原有问题中添加一个似乎相关但实际无关的子句 (hence "no-op")。

结果显示, 所有模型的表现都显著下降,包括性能较好的 o1 模型在内 。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模型并没有真正理解数学概念,而是通过模式匹配来得出答案。

图|在 GSM-NoOp 上,模型的性能明显下降,较新的模型比旧的模型下降更大。

5. 扩展规模和计算能力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此外,他们还探讨了通过扩大数据、模型规模或计算能力是否能够解决推理能力不足的问题。

Mehrdad Farajtabar 表示,尽管 OpenAI 的 o1 系列在性能上有一定改善,但它们也会出现这样的愚蠢错误,要么是它不明白“现在”是什么意思,要么是它不明白“去年”是什么意思,还有一种更可能的解释是,更大的训练数据具有这种模式,所以它又沿用了这种模式。

图|o1-mini 和 o1-preview 的结果:这两个模型大多遵循我们在正文中介绍的相同趋势。然而,o1-preview 在所有难度级别上都显示出非常强大的结果,因为所有分布都彼此接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