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凹凸镜DOC
从独立纪录片出发,打捞一切“非虚构”故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上海法治报  ·  被免职6天后,他被查 ·  16 小时前  
上海法治报  ·  被免职6天后,他被查 ·  16 小时前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18 小时前  
南城公安  ·  以借钱为由诈骗,涉案金额200万 ·  18 小时前  
新华社  ·  国防部回应! ·  21 小时前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缅甸遣返200名妙瓦底电诈园区中国籍人员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凹凸镜DOC

IM两年青年电影展预告|导演论坛、编剧论坛、返场谈

凹凸镜DOC  · 公众号  · 社会  · 2024-10-05 22:04

正文


本文转自:IM两岸青年影展


从时长到内容情节,从奖项到阵容,观众选择电影时总是进行多维度综合考量。而在观众有限的注意力被各种短视频、剧集、综艺攫取住的当下,电影该如何重新找回自己的一席之地?当带着“爆笑来袭”“悲情巨作”“热门IP改编”等标签的影片充斥市场,令人愈发审美疲劳,有野心的创作者还能给观众带来什么惊喜?


艺术片的类型化与类型片的艺术化,或许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可行路径。在尊重创作者感性表达的同时,从宏观视角理性看待市场需求,在类型融合的基础上,这一探索能够满足多元化的观众需求的同时,还将推动电影在叙事方式和视觉表现上的创新。


文学作品与电影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值得进一步讨论。前者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改编作品的商业潜力,也反映了观众对熟悉叙事结构的偏好。关键在于如何将平面的表述变得立体,转化为观众能够接受的视觉语言,带来新的表达,新的故事体验。


在短视频、短剧盛行的当下,影片的时长成为观众选择的重要因素,短片能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吗?避免将短片简化为长片的缩影,深入挖掘短片独有的表现手法,这是每一位短片创作者都要面对的挑战。而于长片创作者而言,精简表达也成为必然。


影片分类日益细化趋势下的创作空间、文学作品的电影化改编,以及长片与短片的关系,这三个主题,是观察行业发展趋势后,我们的思考。归根到底,我们最关心的仍然是:如何打造出兼具商业价值与艺术深度的作品。


第4届IM两岸青年影展将邀请多位资深电影人,在电影论坛与返场谈活动中,共同探讨这些问题,寻找电影创作的新方向。


(第4届IM两岸青年影展将于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在福建平潭举办, 观众 预约 通道已 正式开启 !影迷 朋友们可以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登陆影展「微官网」, 点击「证件申请」-「观众注册」 ,进入“日程及预约”, 选择感兴趣的展映、论坛、公开课、媒体见面会、颁奖礼等活动进行预约报名,参与今年的精彩影展。 报名须知详见👉 IM·2024|观众预约通道正式开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