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澎湃新闻
有内涵的时政新媒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昨天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  女子英歌队:“她们是花木兰、是穆桂英,是属于 ... ·  昨天  
都市报道  ·  急冒烟了!豫A78666车主,全网等你现身! ... ·  3 天前  
都市报道  ·  急冒烟了!豫A78666车主,全网等你现身! ... ·  3 天前  
丽水在线  ·  京东、美团,都宣布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澎湃新闻

这个夏天,梦寐以求的南方集中供暖终于实现!江浙沪成了“灴烲炉”

澎湃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7-25 22:34

正文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 实习生 蔡欢 李钊


今年夏天,南方 终于实现了传说中的集体供暖,


由于供暖太厉害,江浙沪直接脱水成“工折户”。


眼看近日 被烘成“灴烲炉”……



截至7月25日上午10点,中央气象台发布城市高温榜,工折户豪占前三甲,气温直冲39℃。


11时51分 申城发布今夏第3个高温红色预警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预计今天中心城区、闵行、青浦等地的最高气温将超过40℃,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更新为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除江浙沪被烘成“ 灴烲炉 ”, 试问举国上下谁与争疯?


陕西:不服,来战!

7月25日数据,陕西四地闯入 城市高温榜 前十 图源:@中央气象台


北方的狼“陕西”能撼动江浙沪氵工氵胡 地位,并非没有道理。


作为陕西省会,西安的确带了好头。


众所周知,新疆火焰山是吐鲁番最著名景点,但这样一看,是不是西安更像“火焰山”……


微博网友评论:


@CC最重要的小事:西安的热,是大秦帝国黑色裂变之后穿越秦汉唐之后的厚重,这种热,不屑与吐鲁番比肩,也不屑与四大火炉为伍。这种热,摒弃了重庆的闷骚之热,也非南京的绵软之热,更非武汉的江口湿热,南昌的异痒之热。西安的热,是站在村口骂街的泼妇,是拿着镰刀太阳底下浑汗如雨的麦客汉子。



24日17时,西安最高气温41.8℃,怒刷7月极值。


截至7月24日,西安今年以来高温天数已达29天,在省会级城市中位列第一。



就这一轮高温天气,澎湃新闻采访了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


他说,今年的高温天气来的比较早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7月7号以来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发布了18条高温预警。


这一轮高温天气影响范围比较广,包括黄淮、江汉、江淮、江南、四川盆地和陕西关中这些地方都是持续大范围的高温天气;高温强度也比较高,从7月7号以来包括 苏皖的南部、浙江、上海、陕西关中等地现在统计是有97个县市已经达到过40-42℃的高温,18个县市是破了历史极值 ,所以整个高温天气极端性比较明显。


澎湃新闻 :什么样的天气是高温天气、极端高温?


方翀 :35℃以上称之为高温。极端高温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总体而言就是高温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以及强度显著超过常年,根据这些来判断是不是高温极端天气,比如说今年的高温天气来的比较早且持续时间特别长、影响范围也比较广、高温强度比较高,所以极端性还是比较明显的。


澎湃新闻 :今年的高温天气和往年相比更严重吗?


方翀 :今年高温结束后会作一个统计,看比常年平均多多少天,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跟前几年进行一个对比,目前来说没有明确的高温极端天气的指标。


澎湃新闻 :这一轮高温天气中,哪些地方比较极端?


方翀 :目前主要影响区域是黄淮、江汉、江淮、江南、陕西关中,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上海、陕西、四川最近这几天高温明显。


相对而言,比较强的高温是在江苏的南部、上海、安徽的南部、浙江以及陕西关中这些地方,部分地方最高温度已突破了40℃。


澎湃新闻 :这一轮高温还将持续多久?


方翀 :高温情况预计还会持续5-7天,到30日前后;30日前后,考虑到副热带高压减弱东退,高温天气会有所缓解,强度会有所减弱,范围也会有所减小。


澎湃新闻 :上海前几天高温突破历史极值,什么原因造成的?未来几天会突破这一纪录吗?


方翀 :副热带高压持续控制了黄淮到江南的大范围地区,而上海、苏南、浙北这些地区刚好处于副热带高压的中心附近,下沉气流比较明显。同时,由于这些地区在副热带高压的中心附近,北方的冷空气难以渗透到这些地区,所以一方面造成天气持续晴朗,基本上没有降水,造成热量持续累积;另外一方面,下沉气流一般是有增温的,这也提升了高温的强度。


目前来看,主要是在后面的3-5天,副热带高压比较稳定维持在上海及周边地区,但总体来说副热带高压的控制范围比之前略微缩小,所以跟前期相比,高温情况预计在未来的3-5天是一个稳定的情况,不会继续明显加强,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个别站点还会突破历史极值这种可能。


澎湃新闻 :在持续的高温天气下,公众应如何防护?


方翀 :尽量减少外出,特别是一些特殊的人群,比如说孕妇、老人和孩子,还有一些慢性病的患者;如果需要外出的话,尽量避开午后这个时间段,主要是12点到16点之间,这是一天最热的时间段。


出门的话,最好能够打伞,穿宽松的、棉质的浅颜色衣服,还可以涂一些防晒霜;如果在室内的话,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措施,比如洒点水、开电风扇、开空调,但是开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另外,夏天一定要多补水,多喝白开水。
一些在户外待的时间长的人,比如环卫工人、司机、交警,这种适当补一些淡盐水;同时,在家里的话要常备一些防暑降温的药,比如说藿香正气水这些之类的。


老人孩子,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患者都是高温中暑可能性比较大的人群,同时在室外工作的人员也相对来说容易中暑。


澎湃新闻 :民众在发现自己中暑之后,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方翀 :中暑一般分为重度中暑和轻度中暑,如果仅仅是恶心、胸闷的话,就先把人送到凉快通风的地方,然后喝一些盐水,症状可能就会有所减弱;但如果是重度中暑的话,可能需要去医院,比如说像大量出汗引起缺水、体温特别高、昏迷这些情况。


高温防御指引: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


2.停止户外露天作业(除特殊行业外)。


3. 老、弱、病、幼人群应采取保护措施,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外出注意防护,预防中暑;保持食品新鲜,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4. 有关部门和单位特别要注意防火。


最后,炎炎夏日,这些才是必需品!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网络



本期编辑 彭炜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