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更加高级的硬件、算力、算法及数据收集速度外,人工智能还具备两项特别重要的非人类能力——
“连接性”与“可更新性”
。
在《人类简史》中,尤瓦尔对人类通过“
想象的共同体
”而引发的
大规模协作
赞叹不已,认为这是人类之所以能够从地球生物界脱颖而出的关键。
但是,由于有各种各样的利益考量和算计,人类很难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
整体而言,人类依旧是一台独立的终端,顶多能形成一定范围内的局域网连接。
而人工智能则较容易形成一个比人类更具有协调性和统一性的网络系统,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竞赛,不是个体对个体,也并非群体对群体,而是系统对系统。
在系统性对抗方面,人工智能的“连接性”与“可更新性”优势明显,尤瓦尔在书中以驾驶和医疗为例做了说明。
在驾驶方面,面对
交通规则的调整
,很多人类司机要不就是无法及时获悉信息,获悉后也不能保证迅速理解,理解新交规后,也不能保证马上更改原有的操作习惯,很容易因交通违规引发交通事故。
此外,如果几辆车在十字路口遭遇,由于司机们
无法洞悉彼此接下来的意图
,很容易因误判对方企图而导致事故发生。
如果智能驾驶全面普及,交通规则的调整可以通过升级智能驾驶系统让每辆车都在瞬间收到最新交规指示,因违规导致的交通事故概率几乎可以降至零。
同时,由于整个智能驾驶系统是互联互通的,在诸如十字路口这样的复杂交通状况下,每一辆车都会按照算法的统一调配行驶,因信息共享不充分而导致的交通事故也会大幅度降低。
据相关统计显示,当下,每年有近12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90%都是诸如醉驾、疲劳驾驶、一心二用等人为原因造成的。仅就目前的技术而言,
如果能够实现智能驾驶的大规模普及,道路伤亡数量将减少90%,每年能够拯救100万人的性命
。
在医疗领域,医生也是通过不断地积累病例来丰富自己的数据库,从而寻求和匹配有效的医疗手段。但是,人类医生的数据积累大多都是彼此独立的,很难及时共享最新病例。而智能医疗则随时能将新的医疗病例共享到系统,即使是相隔千里,也能瞬间获悉最新的病例数据。
不论我们对人工智能持何种态度,对于以保护生命和健康为目标的良性技术肯定无法拒绝,而驾驶与医疗不过是两个典型的行业的代表而已,一旦技术成熟,类似这样的大范围替代将是难以避免的,这将是我们难以回避的宿命!
19世纪,因为汽车的诞生,让马车成为了历史,好在那些马车夫还可以转行当出租车司机。而当下,
面对人工智能,我们可能不再是昔日的马车夫了,而是那些被淘汰的马
。
我们反抗的对象不再是独裁的君主,也不再是贪婪的资本家,而是自己的无足轻重,因为我们连被剥削的价值都没有了。
未来,我们也许会真正步入一个不用干活就有钱拿、有福利享的社会,唯一的代价是我们将一无是处。
有一个小故事讲到,一个人无意中走到了一个地方,环境好,住处舒适,吃喝穿用,应有尽有,还有人专门服侍。这人感觉自己像进了天堂一般,享受着一切。一段时间后,他感觉很无聊,于是问那些服侍他的人,你们能给我一些工作干吗?仆人回答道,您可以在这里尽情地享受,但是这里没有工作。他听完后抱怨道:“连工作都没有,这里简直就是地狱。”而服侍他的人则反问道:“你以为这是哪呢?”
那个正在朝我们飞奔而来的世界,会是天堂还是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