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五年周期再至,陆海需求共振
2025年是我国“碳中和、碳达峰”提出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收官之年,我们预计国内陆、海风装机有望分别达100GW、15GW。根据我们统计,2024年国内风机招标量达140GW以上,海风已招标待建项目达18GW。此外,平价时代四年后,机组大型化放缓、价格企稳、大宗成本改善,也给风电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风机价格企稳、大宗改善,产业链困境反转
2024年,在反内卷政策出台、机组大型化放缓的背景下,风机市场投标价格逐步企稳,基本结束了2021年以来的降价周期,伴随2025年交付量的大幅提高,市场空间有望重回上升通道。与此同时,黑色系大宗商品持续降价,零部件成本端改善显著,有望带动风机全产业链的利润扩张,从而走出持续四年“两头挤压”的艰难境地。
大兆瓦机型交付放量,关键零部件厂商受益
2025年,我们预计国内陆、海风大兆瓦机型交付有望同步放量,陆风8+MW机型交付占比有望超25%,台数超3400台,还有超1300台海上机型需求。这将导致零部件环节铸造主轴、圆锥滚子轴承、大长度叶片需求大幅提高。由于这些大兆瓦产品的产能门槛高于普通中小级别机型产品,龙头厂商有望从中受益。
海风重回发展快车道,海缆、基础产品升级
2025年1月2日,自然资源部海风用海政策发布,标志着三年政策调整期的结束。根据我们统计,截至2024年底,国内海风已招标待建项目达18GW,已核准待招标项目23GW,已竞配待核准项目25GW。此外,“深远海”趋势加速推进,2025年有望并网项目平均离岸距离达46.9km,同比增加57%,三芯500kV交流、±500kV直流送出方案大幅增加。同时,项目涉海深度也在增加,海风基础形式从单桩向导管架切换。2025年起,海风海缆、基础产品升级伴随总量提升,将成为核心的投资逻辑。
风机出海进程加快,打开中期市场成长空间
2024年,国内外风电产能差异进一步扩大,国内风机及零部件产能超全球60%,导致国内外风机价差来到3倍以上。依托于“一带一路”,国内主机厂以新兴市场为主要目标,加速海外布局,2024年风机海外中标量达34.3GW,同比增加345%。我们预计,2025年风机出口量有望达11GW,“十五五”期间有望达年均20GW,打开中长期市场空间。
展望“十五五”,风电市场依旧广阔
“十四五”期间,国内能源转型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果,但火电发电占比依旧在67%左右,“碳中和、碳达峰”任重道远。在陆风大基地、海上风电、以大代小、驭风行动、风电制氢氨醇等驱动因素下,我们预计“十五五”期间国内风电装机量有望达400GW,即年均80GW,较“十四五”更上一个台阶。
重点关注个股
1)海缆:东方电缆、中天科技、亨通光电、起帆电缆;2)海风基础:海力风电、天顺风能;3)风机:金风科技、三一重能、运达股份、明阳智能;4)零部件:日月股份、金雷股份、新强联、时代新材、中材科技、威力传动、广大特材。
风险提示
1)“十五五”规划不及预期;2)“黑色系”大宗商品价格波动;3)出口市场国际政治风险;4)宏观经济、用电量增速放缓风险;5)海上风电用海冲突缓解不及预期;6)统计和测算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