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传递最新资讯,共享财富人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德州晚报  ·  李怀友,主动投案! ·  7 小时前  
鲁中晨报  ·  确认了!大反转!淄博从今天开始…… ·  昨天  
鲁中晨报  ·  昨天上午,这名县委书记主动投案 ·  2 天前  
鲁中晨报  ·  大规模!特斯拉宣布召回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中粮视点】病毒突变VS财政刺激通过,孰轻孰重?

中粮期货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20-12-23 09:00

正文

摘要

上周周末12.20号英国突然传出的发现病毒突变导致传播速度激增70%的消息爆出,紧接着伦敦封城、法德等国疫情加重,再度大爆发的恐慌和疫苗是否有效的怀疑已起。同时美国国会终于达成了9000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措施。两者几乎同时发生,资产价格恐慌大跌后又拉回、似乎又是一个mini版的V型走势。两者孰轻孰重?现在是应贪婪还是恐惧的时刻呢?


1

当前的事实与预期是什么?

病毒变异的利空与美国财政刺激法案通过的利多两者几乎同时出现,恰逢风险资产价格一路高涨到高位,现在是继续跟随财政刺激做多刺激复苏逻辑?还是以变异为契机做空风险资产走复苏结束逻辑?这是确定后续策略的焦点问题,首先要了解现在的事实和预期到时是什么。


英国近日爆发的病毒突变是导致传播速度激增70%, 但是病毒杀伤力与其他病毒类似。 同时传言南非等地也出现其他变种。 市场恐慌的关键是疫苗是否已经不管用了? 对辉瑞公司新冠疫苗审查的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疫情工作组主席表示: 即使我们还没完全确认,但该疫苗还是很有可能对新变种具有预防作用。 钟南山表示:英国病毒变异对疫苗影响尚无证据。


如果仔细了解疫苗的机制我们可以发现:辉瑞的疫苗本质和Moderna公司的疫苗一样同属mRNA类疫苗,其机理是通过基因测序找到病毒的一段特征片段、注射并诱发人体免疫反应,类似于给免疫系统一张病毒特征照片、使得免疫系统能够发现类似特征的病毒就查杀。优点是一旦获得病毒测序、方便快速大量生产,但是缺点是不像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类型经过人类长期使用, 这是第一次使用,而且一旦“照片”发生改变偏差到了无法识别的程度,疫苗的确可能会产生问题。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看下图原理和相关链接查看分析文章。


图1 mRNA类疫苗免疫原理

数据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41-020-0159-8/figures/1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现在的变异既不能证明疫苗无效、也无法证明有效,只有接种后效果才是真实的,这种情况下价格走势完全看市场的预期。从外盘周一的表现来看,市场走出了mini的V型走势,恐慌下跌后又迅速拉回。尤其体现在美股、原油上极为明显,同时避险资产也是走出了先跌再涨的走势,说明市场相对认为此次风险可控,然而从周二欧洲开盘的情况来看,威胁带来恐慌还在持续发酵中,风险资产的价格还在脆弱的支撑当中。


在这个时候,市场期盼已久的所谓强力支撑出台:美国9000亿美元财政刺激计划终于获得国会通过。这项救济计划包括直接向大多数成年人支付600美元,向每个孩子支付600美元。民主党人表示,它将向“薪资保护计划”的小企业贷款投入2840亿美元,其中包括来自小型和少数族裔贷方的贷款资金。另外将向小型企业赠款提供200亿美元,为线下活动场所提供150亿美元。该法案还将增加300美元的联邦失业补助,并暂时保留疫情时期扩大失业保险资格的计划。


然而,事实上这种刺激比之前市场预期的至少1万亿美元以上是不够的,仅能够维持美国政府继续运行、并一定程度上减缓中小企业危机和民众失业等问题。许多美国国会议员表示:这项议案远远不足以解决卫生和经济危机的范围。而跟多的救助措施仍然需要艰难谈判。


因此综合来看,市场预期对事实两者是谨慎偏利空的。


2

如何评估利多利空两者孰轻孰重?

从逻辑上看,病毒变异后疫苗是否有效需要一个时间来验证,之前都是偏恐慌的预期。而另一方面财政刺激力度恐怕不够,财政刺激向经济复苏的传导要有时间延迟,且美联储越是在财政刺激后、越不会轻易大幅扩表。 同时,由于财政刺激不及预期、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带来的结果是对大通胀的预期再次降温,从而抑制通胀逻辑下风险资产的上涨。整体来看病毒的利空与财政刺激的博弈中是偏利空的。


图2 在财政刺激后、美联储更可能偏温和的扩表、降低通胀逻辑下的风险资产上涨动力


图3 TIPS债券所反映的市场通胀预期(黄色)可能将再次回归利率所反映的通胀预期(紫色)

数据来源:Refinitive Ekion


因此,对于风险资产来说,下行压力在增大、随时可能进入上涨的末端或回调阶段。对于避险资产黄金、美债都是阶段性利多,对于避险资产美股、原油、铜等都是偏利空。


在不同资产上:风险资产中农产品主流仍按内在供需逻辑运行,除非发生实质性需求大规模萎缩(尤其是棉花等与经济复苏周期更紧密的品种);


在不同时段上:在12-2月这个冬季疫情高峰期压力大概率是递增态势,从而带来更强的冲击,市场预期从风险资产看多的转变中资产价格波动也会尤其大,反而越到冬季后期可能高度PriceIn了病毒变量,波动率反而可能逐渐降低。


3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