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锣鼓巷
古时官员,荣迁夸市,一金两鼓;获罪游街,两鼓一锣。锣鼓之间,荣辱系之,大道存焉。财新时政公号“锣鼓巷”,记录缙绅升降,直书政之得失,敬请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它从尿里被发现,却从小吓唬你到长大…… ·  昨天  
环球物理  ·  【物理动图】八年级下册物理动图合集 ·  2 天前  
环球物理  ·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太难学?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锣鼓巷

反腐再加码 山西原高官病亡三年被追赃

锣鼓巷  · 公众号  ·  · 2017-06-22 14:03

正文

病亡近三年后,山西原副省长任润厚被检方申请没收违法所得 1400 万余元;“两高”已有司法解释规范追赃程序

三年前, 57 岁的山西省原副省长任润厚在被宣布调查一个月后,死于癌症。 根据中国法律,死亡使得这位副省级高官不被追究刑事责任,但其涉嫌犯罪的违法所得仍将被没收。

2017 6 21 日,江苏省扬州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任润厚涉嫌受贿、贪污、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法所得没收申请一案,检方申请法院没收其违法所得 1400 万余元。任润厚已于 2014 9 30 日因病死亡。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消息,扬州市检察院在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书中写道: 2001 年至 2011 年,任润厚担任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山西省政府副省长期间,涉嫌受贿人民币 198.505549 万元;涉嫌贪污人民币 69.16738 万元;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共计折合人民币 1209.900337 万元及部分外币、物品。庭审中,检察机关和利害关系人分别出示了相关证据,并相互进行质证,诉讼双方充分发表了各自意见。法庭将择期宣判。

任润厚是中共十八大以来,公开报道中死亡后仍被追赃的首位省部级高官。除任润厚外,另一死亡“大老虎”当属副国级的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但徐才厚死亡时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任润厚死亡时尚未移送司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5 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2014 10 27 日,军事检察院对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案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经依法审查查明,徐才厚涉嫌受贿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 2015 3 15 日,徐才厚因膀胱癌终末期,全身多发转移,多器官功能衰竭,医治无效在医院死亡。军事检察院对徐才厚作出不起诉决定,其涉嫌受贿犯罪所得依法处理。

犯罪嫌疑人因死亡而未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不意味者其犯罪所得相安无事。 2012 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时首次规定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一些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或死亡,不能参加到正常的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可向法院申请没收其违法所得。

《刑事诉讼法》第 280 条规定:对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公安机关认为有这一情形的,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移送检察院;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提供与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申请没收的财产。

但在司法实践中,违法所得没收程序适用范围狭窄。 最高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裴显鼎曾披露,截止 2016 年底,全国法院共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申请案件 38 件,其中大多数案件处在公告、延长审理期限状态,难以向前推进,严重影响反腐败战略的实施和成效。

为此, 2017 1 5 日,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发布《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下称《规定》),对违法所得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认定犯罪事实、申请没收的财产与犯罪事实关联性的证明标准,还对没收程序、法律文书格式及送达方式作出规定。《规定》共 25 条,自 2017 1 5 日起施行。

何为“违法所得”?《规定》明确三种情形:通过实施犯罪直接或者间接产生、获得的任何财产,应当认定为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已经部分或者全部转变、转化为其他财产的,转变、转化后的财产应当视为违法所得;来自违法所得转变、转化后的财产收益,或者来自与违法所得相混合财产中违法所得相应部分的收益,应当视为违法所得。据此,外逃贪官用赃款投资的房产、股票以及产生的收益,属于“违法所得”。

《刑事诉讼法》设立的特别没收程序需要证明有关人员涉嫌相关重大犯罪,并且有关财产与上述犯罪具有联系。采用何种标准进行此项审查?《规定》将关于犯罪事实的审查与关于特定财产性质的审查相互分离,把存在犯罪事实作为启动特别没收程序的条件之一。根据《规定》第八条第二款三项的要求,在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时,检察院应当提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事实及相关证据材料,法院在审查该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时应对上述事实及证据进行审查。在决定受理该申请之后,法院则重点审查关于财物的问题,即申请没收的财物是否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利害关系人也应围绕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并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