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士的安置,在发生着变化。
如何选岗?怎么选到心仪的单位?这是很多军士转业选岗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发现
,有一些地区对符合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士兵,也开始了“直通车”安置。
军士由政府安排工作,有的地区选岗,对专业是有要求的,做到“人岗相适”,再具体一点,就是“直通车”选岗。
选岗单位好不好?论安置地的重要性和安置政策规定!
这个地区的安置单位,2024年提供的岗位比较多。今天重点说一下,关于“直通车”安置。
何为“直通车”安置?
退役士兵中既是部队培养的特殊专业技能人才,又是地方紧缺急需的岗位人才,按照岗位需求和本人意愿采取“直通车”对口安置。“直通车”选岗顺序按量化评分排序选岗,未选岗的,参加量化评分排序继续选岗。
那这种“直通车”好不好?
对于符合专业要求量化分又高的军士而言,这种“直通车”安置,是再好不过的。
另外,“直通车”对于部分档案评分比较低,但是专业符合的军士而言,也是一种安置上的锦上添花。
有人就会说,这种“直通车”安置,能有几个人适合?不管有没有适合,但至少说明一点,这是一种军士新的安置模式,也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看出,地方安置上,对于高学历、有专业的军士,在选岗中或者在安置工作中,是有优势的。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
在很多地区安置选岗中,有些岗位是有专业、学历要求的,而比较普遍而又在地方比较适用的专业,比如,驾驶、财务、医护、修理专业等等,这些专业属于“军地通用”的,在地方一些单位很吃香的。
前段时间,和几位战友交流,去安置单位报到,相关领导在聊天中,都会咨询一下在部队从事什么专业,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等等。
别小看这简单的几句问话,这是第一印象,也是进入安置单位很关键的一步,也可以说是安置“直通车”。
我认识的一位战友,因为在部队从事财务工作,当地事务局了解到他的专业,在待安置期让他过去帮忙,他抓住了这次机会,并且干的很不错,事务局的领导也很满意,问他有没有想过到服务中心干,正好缺一个财务岗位。
他个人的量化分95分,排名第二,在今年6月份选岗中,顺利选了退役军人事务局二级单位退役军人事务中心,目前还是财务岗。
我之所以说这个,是想告诉战友们,你在部队从事的岗位或者专业,某种程度上会决定你在退役后5-10年的命运,尤其属于军地通用的专业,在转业安置中也有优势。
目前,军士主流的安置方式就6种。
第一种就是“阳光安置”量化评分,这种安置,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部队服役期间的贡献表现,量化排名来选。
第二种,量化+考试安置。这种安置方式,是结合考试和个人量化来综合选岗,具有一定的地区安置政策。
比如,这个地区的量化+考试的安置,
量化排名最低,最后通过考试逆袭排名第二。
目前,有一些地区是需要考试,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省会城市,比如,北京市顺义区、门头沟区每年都需要考试,考试加面试占40%,档案分占60%,且提供的事业编岗位,都是100%管理岗、专技岗。
还有重庆、山西,考试分值占30%,档案分占70%。另外,注意到,浙江、河南、广东等部分城市,也有考试环节,河南郑州考试环节占20%,广东的考试占40%,山西的占30%,浙江的占40%。再比如,今年贵州省贵阳市对安置工作的军士采取定向招聘方式,结合量化分、面试分、笔试分等环节,符合条件的全部都安置到事业编管理岗。
第三种,就是功绩制安置。这种安置方式集中体现在夏秋季的获得二等功安置的,不满12年的军士。
第四种,就是双向选择。这种安置方式,有点招聘的意思,对学历和专业也有要求,目前山东青岛还有天津市等地有。不过这种“双向”安置,大部分提供的都是企业单位。
第五种,就是“直通车”安置。这种安置,目前了解到,海南省海口市、陕西省咸阳市曾有过,这种安置方式不具备普遍性。
第六种,就是“提前选聘”安置。这种安置方式,一般情况下,具有大专以上文凭的战友可以通过考试面试等方式,提前选聘到事业单位管理岗或专技岗。这种安置方式对学历还是有要求。目前了解到,山西、沈阳、贵州等地,这种安置方式比较常见。
随着新《条例》今年落地,未来军士的安置方式会更加多元化,安置质量也会逐年提高。早在之前就有过提到,关于“直通车”安置的,从安置未来趋势看,那些具有一定专业特长和专业优势的技术军士,往往更容易受到接收单位青睐,获得更多机会。
军士安置,正呈现的趋势是多元化,但是落实到个人身上,还是要多下点功夫,比如提升一下学历,提高一下军地专业技能,这些“硬货”,一定会在某个时间段上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