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北大纵横
每日一案例,天天有新知。创始人王璞携千位咨询师随时恭候,与您零距离答疑解惑各种管理问题、疑惑与纠结,速来互动吧。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记侠  ·  小红书,为何成了新的热点讨论场? ·  10 小时前  
伯虎财经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2 天前  
伯虎财经  ·  怎么理解万亿小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北大纵横

追买恒大垃圾债的人

北大纵横  · 公众号  ·  · 2025-01-11 07:59

正文

作者 | 孙文轩

来源 | 真故研究室

5311字 阅读时间9分钟

“花一块钱就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近期,恒大1.2亿债券1元起拍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至此次竞拍于12月25日撤回前,围观竞拍人数达到13.67万次,报名竞拍人数762人,有375次出价,撤回前竞拍价格达到1055.6万。

我们访谈了一些参与竞拍的人。他们有的是为了搏一搏运气,有人想拍下来做财务优化,也有人以凑热闹心态随便玩一玩。不过,寄托在恒大垃圾债身上的发财梦,可能是黄粱一梦。
#01
什么样的人,在追恒大垃圾债
12月22日上午,浙江生意人 庄宇 (化名)报名了即将在阿里拍卖平台上开启的“恒大1.2亿债权竞拍活动”,他把报名成功的截图发到短视频平台,然后在视频中间配上几个红色大字,“能否一夜暴负(注:发布者疑似一语双关),就看这一次了。”

图 | 来自庄宇的截图
恒大已经暴雷,面临巨额负债,财务状况堪忧,但市场上并不乏企图在相关不良资产中寻找赚钱或者其他机会的投资者。

12月25日上午10点多,随着阿里拍卖平台上竞价不断上涨,庄宇也紧跟着出了几次价。

第一次 出了1008001元,系统显示“出价成功”,他成为第134次出价的竞拍者。不过很快,竞拍价格以2000元/每次的幅度继续快速增长。

过了一会儿庄宇 第二次加价 ,以1036001元成为第141次出价的人。但刚出价成功,系统价格继续被其他竞拍人拉高。
庄宇 第三次出价 ,以1106001元成为第145次出价......庄宇把自己三次出价过程录屏上传到短视频平台,并配了一句话,“有幸参与了一个小项目。”
评论区有人好奇,“就不怕突然你出价了后面没人跟了吗”,另外一个人先回复了这个问题,“保证金就6000而已”,庄宇没有对第一个询问做解释,只是云淡风轻地回复第二位网友说,“v我50看看实力。”

河北开钢板厂的谈杨 (化名)也参与了竞拍,他在竞拍价达到20-30万区间时,连续出了四五次价,想着如果能用这个价格拍下1.2亿的债权,完全可以搏一搏。

恒大曾在谈杨的钢板厂采购过一些零件,费用有一二十万。回想起这次拍卖,谈杨觉得荒谬, 一家这么大的上市企业,1个多亿的债权,被1块钱起拍,他觉得本身就不可思议 ,后面突然又被撤回,让事情变得更滑稽。
他以前并没有玩过这类债权交易,也不懂后续的处理流程,只是在网上看到竞拍项目于是来参与。

虽然也知道这笔债权的处境,不过他的想法比较朴素:恒大这么大的企业,虽然暴雷了但最后“国家不可能不管”,起码会有兜底方案。

“哪怕最后1.2亿元债权能要回1%,也有100多万,实在要不回来,也就浪费二三十万,就当玩了。” 这是他的心态。

不过在他出价几次后,竞拍价格上涨之迅猛还是超出想象,下午再看时,已经涨到800多万,且还在继续加码,看着跳动的数字,他咬咬牙又出了一次890多万的价格, 这次完全是游戏心态。 万一真拍下来,他也没想着会去成交,就当6000元保证金打水漂了。

但一分钟不到这个价格又被超了,当日下午5点多,价格已经被推到1000多万,谈杨彻底放弃了,他觉得恒大这笔1.2亿的债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回收10%,自己也没那么多钱,不能陷进去,后面就只当看热闹了。不过没多久,他就注意到竞拍被撤回了。
实际上,他也报名了恒大另一笔5000多万的债权竞拍,他原计划用30-40万的价格拿下。相比较于1.2亿债权的热度,这笔5000万债权的关注人数少,本金也小一些,他的信心还比较大,但是最后这笔债权标的也被一起撤回了。

竞拍人的目的多种多样,除了上述“暴负”心态的人之外, 还有人竞拍是为了优化财务数据, 杂糅着游戏心态,想搏一搏运气,

“玩玩嘛。如果成功了就当拍给我自己的公司做账务优化了。”有一位抱着这样心态的人士参与竞拍,但没拍上。但另一人提到,其工地老板11月已拍到一份恒大债权,用于美化公司财务数据。

也有人属于纯凑热闹型。贵州一位女士表示,设置这次拍卖提醒 “完全是为了看热闹 ”。有人经历短暂“惊魂”,“我也拍了一下,以为要拿下了,吓死我了还好撤回了。”
图 | 纯凑热闹一族
还有一些注意到此次拍卖但没参与的人,“虽然1元起拍,但是脑子过一下就知道 肯定有他们自己人参与的,就算是垃圾,人家也不可能让你舒舒服服拍到的。

本次1.2亿债权标的撤回前,围观此次竞拍的人数达到13.67万次。其中,8181人设置提醒,最终报名竞拍人数762人,有375次出价,撤回前竞拍价格达到1055.6万。
#02
业内人士识破荒诞:多数人是胡闹心态
这不是恒大系公司债权的第一次竞拍。
12月16日,阿里资产平台上曾以7.8万元价格拍出过对恒大长基(沈阳)置业有限公司6000万元的债权,彼时有15人报名,出价记录达40次。
12月20日,在阿里资产平台上曾以3.75万元价格拍出过对嵊州恒大置业有限公司(浙江绍兴)等2户3778.9万元的债权,彼时有13人报名,出价共26次,最终成交价格为3.75万元。
竞拍为何突然被撤回,我们也询问了接近事件的业内人士。
负责此次拍卖的 宿迁德易拍卖有限公司 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方便透露具体原因,后续该标的上架情况也暂未可知。
另外一位接近此事的拍卖人士林华得到的消息是,阿里拍卖平台方面联系拍卖公司, 提到由于舆论影响太大,所以先让撤回。

林华从专业角度分析称,此次1.2亿债权竞拍出价最后高达1000多万完全不合理, “正常竞价不可能出那么高”。 他解释称,如果一个标的最终拍卖成交价达千万级,一般背后都会有专业团队严格评估资产,但这次出价又不像专业机构所为。

业内一个认识是, 恒大系公司最后的债权清偿率大概在3%-5%。 “比如1亿债权,等到恒大最后全部破产清算完,债权人最终最高只能拿到500万,何况恒大系什么时候破产清算结束还未知。”

林华说,对于不良资产,根据清偿率计算出可能收回的额度后, 竞拍人出价往往会是可能清偿额度的1%-10%。 “纯信用不良资产就是这么玩的。”林华说,本次拍卖的几笔恒大系资产都是属于纯信用的不良资产,标的本身也并无法院判决,“在我看来就是烂账。”

在林华以往债权拍卖经历中, 也从没有过700多人报名的情况 ,“一般几十个人参与就顶天了。”参与竞拍的一般既有基金公司,也有资产公司,还有自然人。

“但他们也绝不会出到千万的价格。这次700多人中, 有20%的真正投资者就不错了。 ”根据多年的项目经验,林华推断称,应该是有一些不懂的个人凑热闹或者以游戏心态参与。
可能有些人看到竞拍保证金只有6000块,就混进去报个名,然后发个朋友圈显摆炫耀下。这种不正常的情况我们作为拍卖公司一眼就能看出来。”
#03
恒大标的,暗含诸多风险
关于恒大系不良资产, 并非就是人畜无害的香饽饽, 无论是此前几万元成交的数千万债权,还是此次1.2亿元债权标的,都充满未知的风险。

“恒大当前债务极其复杂。”一位房投圈人士提到,拍卖标的一般是各种原因难以收回,要让竞拍人自己评判价值, 而最终能收回多少“就看大家各显神通了”。

以恒大地产为例,相关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末,恒大地产涉及未能清偿的到期债务累计约3163.91亿元,恒大地产逾期商票累计约2055.37亿元。

财税人士 分析称, 尽管恒大负债累累,但其债权仍有一定市场价值。 “其拥有大量资产包括土地、在建项目、子公司股权等,即使在重组中面临折价,但通过后续的资产处置、业务重组等方式,会实现部分甚至全部的回收。”

不过相比较而言,相关标的价值不确定性更大一些。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吴则涛 表示,1.2亿债权虽显示债务人是“恒大地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但《裁定书》、《决定书》显示的破产申请人是“上海早田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上海早田 ”),破产被申请人则为“上海丰涛置业有限公司”(下称“ 丰涛置业 ”),公布的记账凭证金额合计也仅五六百万元。

吴则涛表示,由于丰涛置业和恒大地产法律上的关系并未明确说清, 竞拍人能否超出丰涛置业范围去找恒大要钱存疑。

另外,债权对应的交易基础竞拍公告都没有告知(比如是否是借款、应收账款、合同之债、侵权之债、建设工程价款,是否享有抵押权等)。“风险和瑕疵”则给予强调: 竞买人完全知悉并接受竞价标的所有瑕疵和风险。

吴则涛还提出了一系列存疑点:拍卖的债权有无经过司法有效确认?有无担保措施?有无优先受偿权?又是什么样的清偿比例?”此外,债务人资产水平如何?管理人处置资产周期需要多久?

“鉴于债务人已经处于破产清算程序中,竞拍人中标后拿到手的债权只能在破产程序中解决, 或许你认为的那些财产线索、处置手段和思路,在破产法规下根本就不成立 。”

拍卖行业人士林华透露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吴则涛的分析。
以对恒大地产集团上海盛建置业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盛建”)5000万元的债权(最终成交价6.76万)为例,这笔债权并非看起来那么简单。

材料显示该债权背后有一笔纠纷,是上海盛建欠上海早田的工程款、保证金、补偿款及利息。但该欠款和竞拍的5000万元债权并非一回事,标的名称容易让人误解。

按照林华的说法,这笔债权背后,首先是一家第三方企业欠了上海早田的款项,由于无法清偿,上海早田向法院起诉申请第三方企业破产,破产管理人在审计第三方企业账目时,发现和认定第三方企业曾给上海盛建打了一笔5000万元款项同时没有收到相应回报,也即该笔钱可能属于债权或者应收账款。破产管理人于是把这笔账款打包出来在市场上交易,一家资产机构买到了这笔债权,之后在阿里拍卖平台上拍卖,最后是被一个个人投资者买去。

换言之,拍卖平台上的这笔债权标的已经是二次交易。林华强调称,第三方企业和上海盛建的真实关系并不清楚,5000万债权标的背后情况是不透明的。“也可能是恒大系企业和第三方企业之间转来转去然后产生应收账款,谁也说不准,可能最后这笔债权根本没法兑现。”

对于一些人以游戏心态参与竞拍,林华提醒称,不懂行情乱出价的人并不了解个中风险,如果成功竞拍但最后又悔拍可能会有很大代价。此前最高法院曾裁判规定, 法拍买受人悔拍而再次拍卖,应补交两次拍卖差价款。
#04
玩不良资产,这需要强专业性
“不良资产玩法有很多, 外行是自我良好,盲人摸象,一通乱打 ,内行则有深刻的法律逻辑、投资逻辑和变现逻辑 ,业内人士对于大标的不良资产投资,一定是建立在专业律师全程服务基础上的。”吴则涛总结说。

林华提到,在不良资产领域,如果做得好,是可以赚到钱的,但要注意防范各种风险。

他说自己从来 只做带有法院判决结果的不良资产投资 ,否则风险过高,尤其是一些应收账款之类的标的。“需要通过各方面去评估债务人有没有还款能力,觉得合适再买。等过个两三年,可能债务人要解决这笔债,就会专门找你,然后双方去谈判几折还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