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网红博主“听泉鉴宝”因其鉴宝直播引发广泛关注。本文梳理了其直播内容,包括鉴定网友收藏的宝贝、学历造假争议以及与直播相关的法律风险等问题。同时,也探讨了网络鉴宝的真实性以及平台和专家的责任。
网红博主“听泉鉴宝”通过连麦的方式鉴定网友收藏的宝贝,其直播形式极具娱乐性和互动性,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吸引大量粉丝。但也引发学历造假等争议话题。
有网友对“听泉鉴宝”的学历提出质疑,博主回应称身份是网友给予的。需要进一步核实其学历信息以解决网友的疑虑。
网络鉴宝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不能太当真。存在无法上手触摸、体会不到宝物轻重、缺乏文献佐证等问题。专家建议找国家认可的鉴定机构或专业人士进行鉴定。
律师表示,直播鉴定文物本身并不违法,但平台和主播需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平台应加强监督,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主播和参与者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近日,网红博主“听泉鉴宝”爆火,成为网友们新晋的
“电子榨菜”。
10月9日晚,博主“听泉鉴宝”在直播间宣布将短暂停播,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然而,在获取泼天流量的同时,“听泉鉴宝”被曝学历造假、直播间疑现馆藏文物(博物馆文物)、疑盗墓者现场连麦求鉴宝等问题,相关话题也频频冲上热搜。
10月14日,话题
#听泉鉴宝喊话别再神话我了#
登上热搜,“听泉鉴宝”回应
网友质疑学历问题
:
“
互联网身份是网友给的。
”
此外,鉴宝类直播的兴起也引起了公众对其的思考和探讨。直播鉴定文物是否靠谱、有无法律风险?若通过鉴宝直播故意“以假乱真”诱导高价交易算欺诈吗?鉴宝类直播该如何规范?
一个月内涨粉千万、频上热搜
“听泉鉴宝”的直播为何如此上头?
“下去沉淀吧!”“这个看着就‘开门’!”……时不时眉头一皱,眼睛一斜,露出疑惑的表情,因其妙趣横生的直播风格,“听泉鉴宝”收获千万粉丝,相关话题频上热搜。
资料显示,今年1月初,其粉丝尚不足300万,此后不到一个月粉丝量翻倍,在2月中旬突破600万。
截至10月14日,其粉丝数已超过2500万。
走红后,“听泉鉴宝”每场直播的观众超10万人。有网友戏称这10万人里,“3万盗墓的,3万便衣,3万同行,剩下1万是观众”。据第三方平台,近30天内听泉鉴宝直播39场,场均观看人次为763.3万,巅峰时期该数据超2000万。
“听泉鉴宝”的爆火与其不同于传统鉴宝节目的直播方式和主播个人风格息息相关。
一方面,相比于曾火极一时的传统鉴宝电视节目,如《鉴宝》《一锤定音》等,
“听泉鉴宝”极具娱乐性的直播形式和各种猎奇鉴宝故事,使没有接触过古玩行业的网友们大呼“上头”!
“听泉鉴宝”的直播间采用连麦的方式,鉴定网友们收藏的“宝贝”,其中有很“行”的,也有很“刑”的。
在其直播间里,你可以看到:自称上过福布斯富豪榜的女富豪随手展示几百万元的翡翠手镯;浙江私人博物馆的藏品;“龙袍”“龙椅”等价值上千万元的宝贝。
胆子大的网友更是屡见不鲜,有疑似盗墓者直播盗墓就地展示刚出土的文物;还有网友展示战汉时期的文物,并自称“从博物馆拿出来的”……
当然,其中还有不少“来搞笑的”,有人在悬疑气氛拉满后,请出的是造型“奥特曼”佛像;有人声称是“传家宝”,结果拿出了一个拿机关枪和迫击炮的兵马俑;还有人展示了色彩丰富、画面精美的富春山居汤姆杰瑞图……
另一方面,
“听泉鉴宝”的主播在面对不同连麦网友时,诙谐幽默的表法方式和戏剧十足的互动反馈,逐渐形成其独特的个人风格。“听泉鉴宝”也因此被称为“鉴宝界的脱口秀”,吸引了大批粉丝。
此外,由于直播平台的规则和限制等,“听泉鉴宝”直播间也拥有了专属“黑话”,甚至直播中提及的故事都被网友视作“新都市传说”。
网友总结“听泉鉴宝”直播间“黑话”
停播近一周,不少网友提出质疑
“听泉鉴宝”要“塌房”了?
爆火后,“听泉鉴宝”
10月9日晚
在直播间宣布将短暂停播,停播时间大约一周左右。10月11日,该博主回应短暂停播“纯粹个人原因”,并呼吁大家“不要乱猜测”。
即便是在停播期间,
“听泉鉴宝”的讨论热度依旧不减。有人猜测,停播是为了避风头。也有一些网友觉得,停播只是因为直播压力太大,想要放松一下。还有部分网友认为,选择暂时停播,是因为足够清醒和理智。
但其中,也有
不少网友提出质疑——
北大考古学历是否造假?
不少网友认为,“听泉鉴宝”的走红,主要凭借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生的身份、丰富的文物知识以及妙趣横生的直播风格。但也有部分网友对“听泉鉴宝”的北大学历提出质疑。
10月12日,
据媒体报道,账号“听泉鉴宝”的实名认证信息为丁祥栩,账号的学校信息由此前的“北京大学”改为了“女子中学”。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某位校友则表示,丁祥栩并非该院毕业生。
账号中有关北大毕业的信息已更改
还有网传视频显示,“听泉鉴宝”曾出镜参加一档游戏节目,介绍其真名为“陈平安”。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校友称陈平安也非该院毕业生。记者在上述官网院友名录中,也没有查询到陈平安的姓名。
有部分网友对他的北大学历提出了质疑,“听泉鉴宝”此前在直播间也被问到“是北京大学还是北方大学”,他简短回复道:“这个东西不重要。”
“馆藏文物”被网友拿来连麦?
网传视频显示,此前一名男网友在连线“听泉鉴宝”时,展示了一把古剑。“听泉鉴宝”称这把古剑是真的,并判断为战汉时期的文物。该网友随后自称“从博物馆拿出来的”。该网友还展示了多个物件,“听泉鉴宝”均鉴定为真品。据报道,该网友在连线中多次邀请“听泉鉴宝”去四川。
网友连线网红“听泉鉴宝”时展示的“巴剑”
9月21日,白帝城博物馆所在的重庆市奉节县夔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表示,尚未关注到相关信息,将向领导汇报。该工作人员还介绍,因为古时候打仗比较多,当地长江里确实沉了很多古剑,三峡大坝蓄水前,也确实有人在水底捞到过。
夔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该馆馆藏文物中有“巴剑”,“巴剑”是古巴国的一种兵器,但博物馆的文物肯定是不能随便拿出去的。工作人员表示,已经将情况反馈给县文化旅游委,如果确定是巴国剑,那就是国家级的文物。
奉节县文化旅游委工作人员则表示,他们正在进一步核查视频所述相关内容的真假,需要一定的时间。
盗墓者现场连麦
是剧本还是真事?
另一段广为流传的网络视频显示,在“听泉鉴宝”直播间,一名疑似盗墓者连麦主播,传过来的是四下漆黑的野外画面,有男子正在拍摄疑似古墓石碑上的文字、雕花,并问:“这个东西,好不好看”,并称“你不要报警,我们是正规直播,什么都不干”“中国历史文化石雕,正儿八经看石雕”……
网络视频显示,“听泉鉴宝”直播间,一名疑似盗墓者现场连麦主播,并请求主播“不要报警”
对此,有网友提出质疑:这是真实的现场连麦,还是为流量的剧本摆拍?如果是真实现场,博主报警了吗?结果怎样?
真的是纯公益鉴宝?
据媒体报道,不同于大多数主播走红后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将流量变现,“听泉鉴宝”目前依旧坚持“公益鉴宝”。
“听泉鉴宝”的商品橱窗目前上架了24件商品,包括字画钱币、玉石玛瑙、家居饰品。尽管账号停播数日,商品橱窗的跟买人数仍在增加。
同时,“听泉鉴宝”曾多次在大号中引导连麦网友,想交易可以去他的小号“国博文物总店”。截至10月12日,该账号店铺曾上线过古代钱币等商品链接已清空。新抖数据显示,近30日“国博文物总店”账号新增粉丝189.2万,当前为491.78万,近半年销售额为10万元左右。
虽然没有直接通过带货变现,但“听泉鉴宝”凭借极具辨识度的形象,接到了远多于同量级博主的品牌推广活动。据悉,目前“听泉鉴宝”账号已被大量品牌方关注。
高德地图近日还上线了“听泉鉴宝”付费语音包,短时间内该语音包就已位列高德热门语音第三位。除此之外,听泉鉴宝还成为了游戏“无畏契约”的夜市福利官。
抖查查曾报道,9月21日,“听泉鉴宝”曾在直播间与冷酸灵牙膏连麦,后续该品牌直播间瞬时观众超10万人次,相关产品成交过万单。
此外,企查查官网显示,该账号实名认证所绑定的丁祥栩,名下在海南共关联了4家企业,均为存续状态。值得一提的是,由他持股49%的杭州良匠传媒有限公司,目前已申请注册多枚商标,如“听泉鉴宝”“听泉严选”“听泉甄选”“听泉优选”等,国际分类涉及广告销售、珠宝钟表等,当前状态均为等待实质审查。该公司还登记了“听泉鉴宝”“听泉寻宝”作品著作权和软件著作权。
网络鉴宝是否靠谱,有无风险?
多方回应:
不能太当真,平台应加强监督
除爆火的
“听泉鉴宝”外,
记者在平台上搜索“鉴宝”关键词,可以发现许多用户使用个人账号在进行鉴宝直播。这些直播中的“文物”种类繁多,真假难辨,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和质疑。鉴宝直播在社交平台广受追捧,法律边界亟待明确。
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