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2017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出炉,和往年一样,高考作文题目一经公布便引起了舆论热议。对于高考作文,固然看似“人人都有话说”,其实是人们在借助作文题目和内容,感触到了时代的气息。回顾40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变化,也能看出其背后时代主题的变迁。
问及不少中年朋友,他们眼中的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作文题目普遍都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其实,1977年高考作文题目全国各地尚未统一,北京卷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上海卷则有两个题目:《知识越多越反动吗?》以及《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记先进人物二三事》。这两个题目的政治色彩十分强烈,“知识越多越反动”是“文革”时期的口号,“抓纲治国”则是“粉碎四人帮”后的政治纲领,并写入了1977年8月的中共十一大报告。1977年天津的作文题目则是从“他像雷锋同志那样”和“宏伟的目标鼓舞着我”中选择。
从1977年的作文题目来看,彼时的教育和考试思维,依然有很浓重的政治色彩。事实上,1978年底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才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发展思路,而此前的两届高考还没有完全从“文革”的思维中走出来,只是坚冰已经开始融化,从这一年的作文题目中可以看到政治色彩正在逐渐淡化。
1978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的短文。这个题目来自当时华国锋“建设速度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的讲话,以此为题也折射了当时人们迫切希望国家走上正轨的理想、渴望国家富强的信念。崇尚英雄主义和宏大叙事,仍然是这一年高考作文的思维模式。不过,从形式上看,这是第一次考察考生的“缩写”能力,后来的高考作文中,“缩写”或“改写”的试题成为考察考生写作基本功的方式,到了90年代以后,这种考查方式逐渐被放弃,也从侧面反映了考生的写作能力不断提升——这种技术性强的测试方式已经无意义了。
1979的高考作文在今天看来有些“怪”,它要求根据《第二次考试》文字改写成《陈伊玲的故事》,要写成以陈伊玲为中心的记叙文。记叙文对“讲好故事”的能力要求很高,而讲故事必须要有真情实感甚至切身体会,这种文体有助于反对当时一些假大空式的政治议论,激励考生从个人生活经验出发来写作,进而鼓励考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
进入80年代后,作文题目的“改革”色彩更加浓厚。1980年高考作文以“达芬奇画蛋”的故事为材料——“达芬奇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当时意大利的名城佛洛伦萨,拜名师佛罗季奥为师。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造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这是外国人物第一次进入高考作文试题,而且,这也开启了材料类作文的先河,“先读后写”的测试方式在今天仍然流行。
1981年题目是“种树容易毁树难”的读后感,后来有人评论它体现了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但结合当时的国情来看,这个主题对人才和教育的重视,或许是更合理的一种解释。1982年题目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年题目是看图作文《毅力与恒心》。可以看出,高考作文正在逐步回到作文本身,几乎已经没有政治色彩的痕迹。
1984年高考题目是《对中学作文的看法》。1985年则是《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这是环保题材在高考中首次出现。1986年延续了这个风格,高考作文话题是《树木·森林·气候》。1987年后,连续数年高考作文题目都是给材料写议论文,还有 “高考报志愿”等偏重生活化、学生化的话题。另有题目要求,根据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纵观整个80年代的高考作文题目,政治色彩不断淡化甚至消失,但作文的应用性很强,不论书信文体还是缩写、改写,从中可以看出,普及基本知识、提供国民素质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这段心灵鸡汤里常出现的故事,其实就来自1990年高考作文。这几年作文题目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都在变强,但依然带有80年代高考作文风格的印记。1991年的作文题目是:1.描写圆的想像物;2.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1992年的作文题目是: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商品经济大潮深入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1994年题目是以“尝试”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1995年题目是《鸟的评说》,要求考生想象不同鸟类间的对话。1996年仔细观察《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完成两道作文题。1997年高考作文话题是“乐于助人”,1998年高考作文题目是《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对生活感的强调,对青年心理成长的关注,以及作文题目的思辨性和创新性,成为这段时期高考作文话题的主要内容。
世纪之交之际的高考作文,一度引发舆论热议,当时不少人指出其“过度超前”,但也有人认为这才是“面向未来”的题目——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成为这一年的作文题目。有趣的是,那年7月的《科幻世界》杂志恰好有一篇主编阿来写的有关记忆移植的文章,此事在科幻界还引发了不小的影响。随后不久,“记忆移植”成了热门话题,许多杂志刊物都在发表有关此话题的文章。如1999年9月的《科学新闻》刊文《记忆可以移植吗》,2000年6月《科技潮》刊文《记忆真的可以移植》,2001年8月的《时代风采》刊文《假如可以记忆移植给名人》,等等。
2001年作文题目关于“诚信”,这一年恰好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尽管这二者之间并无直接关联,但诚信问题确实是市场经济下的重要基础,在这一年被当成“主题”也不令人意外。新世纪以来,高考作文题目愈加开放与多元化,并且“全国卷”包揽全国的高考模式被打破,各省区自主命题的作文题目可谓“百花齐放”,呈现出更多元化的特征。
另外,非此即彼的话题也被逐渐抛弃,更多开放式的话题出现在考卷上。从题目上,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2005年的《出乎意料和与情理之中》等体现了这一点。
近年随着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崛起,有关高考作文的话题的严肃性也在不断淡去,考试题目成了舆论评点的“年度节目”。与过去不同,最能引起关注的题目,不再是那些“常规型”题目,创新色彩浓厚的题目得到了更多瞩目,当然,它们引起一部分人较叫好的同时,也会引起另一部分的质疑,至于其是否得当,还是留给未来评说吧。
给国历君谈谈你的高考作文故事吧,请留言。
如果穿越回1937年,小人物的你该如何安排人生?
我们假设你今晚昏昏睡去,第二天一早突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80年前的1937年。你具有这80年来的所有信息和见识,你的人生路会变怎样呢?
△点击图片进入文章
△点击图片,查看所有往期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