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儿不同于社畜的凄惨,打工仔的土气,听上去普通里带点自黑,屈服中又有点倔强。
但一下子抓住了大家的心:虽然整天打工,兜里也没几个钱,但我们仍然有自己的体面!
在被工作的压榨中,大家学会了用报复性消费来安慰自己,左手某宝出血,右手闲鱼回血,每个月的花呗账单和信用卡账单一样触目惊心。
打工人的排面,就在这一次次的循环中,被摧毁的一干二净。不信可以看看闲鱼上的姑娘们在转手的二手物品,隔着屏幕都感觉到了后悔。
新中产收割机•东方戴森,出!
但后悔只是一时的,等到兜儿里有钱了,姑娘们还敢。
这让我想起了上世纪90年代的日本,那时候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消费观也跟着发生了变化,讲究及时行乐。
有多少花多少,甚至是花掉比工资多好几倍的钱,哪怕贷款,也要背最美的包,喝最贵的酒。这种无脑花钱的姿势像极了用信用卡、花呗、白条续命的我们。
那时候日本政府为了避免经济崩塌,开始收紧政策,不让银行随便放贷了。
但是没关系,想花钱谁还能拦得住你?
官方渠道被堵死,民间借贷机构踮着小碎步挺身而出,敞开了大门给你加黄金buff。
不怕你不还,就怕你不借,甚至推出了“零按揭”、“百年贷”(借款周期100年),真•花子孙的钱,让子孙无钱可花。
等他们临终的时候,就可以对子孙说:孙子,我死了,你就可以继承我的“花呗”了。就问你感动不感动。
这种情况是不是和现在还挺像的?
听到熟悉的“O~M~G”,姑娘们马上把钱包都准备好了。
想要学摄影,立刻顶配单反加专业镜头一套配齐。
面膜眼影囤了一大堆,看到博主推荐还是会咬咬牙跟着拔草。
这种消费主义下的“体面”充其量只是一种“伪精致”。
每个人都有欲望,买东西不是原罪,但是不健康的消费观,只会毁掉你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让你变成没有感情的工作机器,陷入到一个死循环:
辛苦工作赚钱—大手大脚花钱,来获得自我满足—钱花掉了,对工资的依赖更深—失去选择的自由和勇气—继续靠消费续命,维持体面的假象。
真正的体面,是有能力为自己的每一次选择买单。它代表着精神和物质的独立,它带来的自由和体面,才是最值得一个女孩追求的东西。
我认识一个94年的姑娘,她叫阿晴。
大学毕业还不到3年,在别人还靠着花呗、白条续命的时候,她已经脱离这种透支未来的消费。
她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30万多的雷克萨斯,过上了想要的生活,连比她大7岁的上司都对她敬佩不已。
阿晴是个心态非常成熟的姑娘,聊天时,她常常会说:
“跟同龄人相比,我没什么特别的,唯一的不同,大概在于,我不把工资当做收入的唯一来源,很早就尝试用各种方法拓宽收入来源,学会钱生钱。"
虽然工作很忙,她还是会想办法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分析金融市场,时常在电话中对着她的证券经纪人,说着别人听不懂的金融术语。
回报也是实实在在的,她的理财收益,从3年前的每月不到两千,涨到了如今每个月20000多。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理想生活的模板,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开豪车、住大房子。
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像阿晴一样,积攒一份自在生活的底气,这份底气是花呗、白条和报复性消费给不了你的。
只有建立健康的财富观,拥有科学的理财思维,才能有真正的体面和底气。
估计有人要说了,静姐,你说的挺好,我这不是没钱嘛,有钱我也会理财攒钱。
确实,当代年轻人普遍没钱,空说理财也只是理了个寂寞。
没钱如何学会理财?
怎么利用好工资,告别花呗?
如何用信用卡薅羊毛?
想买基金,懒得花心思学习怎么办?
我觉得有一个人能很好地帮助各位贫民窟女孩,她就是
知名的理财大V水湄物语。
从每周工作超过80小时的“大龄剩女”、“加班狗”到今天豆瓣15+粉丝的理财专家、资深意见领袖,她用了10年的时间去摸索。
在10年的时间里,她边实践边反思,持续输出理财相关的文章,她懂理财小白最需要什么,也知道你最缺什么,你的问题、麻烦,她也都经历过。
为了让更多人实现思维突破,通过理财改变生活,她在2011年和先生一起创立了
长投学堂
,致力于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帮助零基础的普通人消除财富焦虑。
现在长投学堂已经成长为国内非常大的在线理财教育平台,它同时也是国内较早推出定制化课程的在线理财教育机构。
长投学堂旗下的明星产品
14天小白理财训练营
可以说是非常棒的理财入门课,它帮助很多人改变了生活,调整了自己的金钱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