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SS大会于2014年由W3C中国联合w3ctech共同发起,中国首届CSS大会于2015年1月10日在北航正式启动,同时我们在上海举办了第二届CSS大会。
三年时间过得很快,今年,我们迎来了中国第四届CSS大会。第四届CSS大会将于2018年3月31日在厦门举办。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到厦门举办活动。
前三届大会迎来了众多国内外CSS专家出席发表演讲。比如有Bert Bos(CSS联合创始人)、尤雨溪(Vue.js 作者)、Eric Q. LIU(旅居东京、W3C 中文排版特邀专家、语言和字体排印专家)、Mike Smith(W3C副总监)、Mathias Bynens(V8团队成员)、Wenting Zhang(CSS ICON && underline.js作者)、Hax(行业最具批判力的工程师)、点头猪(平安付交互设计师)、Winter(计算机之子,阿里高级技术专家)、灭灭(豆瓣阅读前端工程师)、吴小倩(W3C WebApps技术专家)、CSS魔法(百姓网前端工程师)、郑海波(regularjs 作者)、瓜瓜(前360奇舞团前端工程师)、展新(蚂蚁金服前端工程师)、罗正烨(微信前端工程师)、方潇仪(微信前端工程师)、倪栩生(微信前端工程师)等。
哪中国第四届CSS大会都迎来了哪些演讲嘉宾呢?他们都将给大家讲点啥呢?
第四届CSS大会将由8个主题演讲 + 1个闪电分享组成,哪具体有些什么样的主题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Responsive components
在如今,学习构建可复用并且不给代码增添复杂度的组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你有没有想过只用CSS实现题目中所说的目标,不让你的代码变得一团糟。你如何组织你的代码结构?你对组件有什么见解?大规模应用又如何实现?你又是如何处理需要在极其不同的场景使用的组件呢?
在这个演讲中,Zell 将要分享他在构建响应式、可复用组件时的经验和方法。
CSS Houdini 初探
您是否觉得 CSS 能实现的布局或样式太有限了?这里会为您介绍 CSS Houdini:一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新规范,能够更彻底的释放 CSS 的能量和可能性,对 CSS 前沿技术有兴趣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
可复用组件的CSS接口设计
组件化开发目前已经成为Web开发的主流,如何设计接口简洁且易于扩展的可复用组件就变得愈发重要。
本次分享将与大家探讨基于 JavaScript 开发的组件如何在样式层提供 API,在封装和扩展之间如何进行平衡。
闪电分享:探索更好的网页应用
通过对浏览器源码的解读和修改,增加几条新的css以及html标记,使得页面体验接近客户端。
Leader,我不想写CSS
旭哥你好:
我是我们团队运营线一名前端,专门CSS写各类运营活动页面。最近我有些迷茫,感觉工作没技术含量很枯燥,加班还很多,活动一个接一个,都没有时间学习其他东西,我打算和leader提一下我不想整天写CSS了,如果不同意,我就离职,你怎么看?
我的回答:
我也是这样的,看到CSS就烦,翻来覆去就那几个属性,还没法复用,后来所以我就想尽办法让自己写CSS时候不烦躁,后来找到了烦躁根源,重复的书写以及CSS开发占用太多时间。于是开始一点一点下药……
探索动效开发模式
动效对于Web应用而言很多时候能做到锦上添花,但对于一个互动动效而言,动效是他的灵魂之一。对于众多的动效开发方式中,如何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动效开发?又是如何更好,更快速的开发?这是我们应该一起去探讨的主题。今天我和大家就一起聊聊,我近几年来对动效开发模式的一些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面向设计的 CSS
从前端工程师到全端工程师,我们的开发方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SS 这种与生俱来不具备强编程能力的 DSL 语言似乎越来越边缘化。本次分享将带大家回归 CSS 的本质——还原设计,并通过真实案例来讲解 CSS 是如何驱动设计的,重新审视 CSS 在现代 Web 开发中的地位。
聊聊CSS中的黑科技
把玩CSS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为在这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不明觉厉”,而正是这些神奇的“黑科技”,让我们能保持好奇,不断的去探索、去发现更多的乐趣~这次的演讲,我想和大家聊的,就是这些充满想象力的不可思议
CSS 黑魔法
“原来还可以这样”—— 这是我使用 CSS 的时候经常挂在嘴边的话。CSS 是一个简单且强大的“语言”,它真的是太灵活了,以至于使用“黑魔法”成为一种乐趣。这次将给大家带来我在实际项目中所使用的一些 CSS “黑魔法”,嘛咪嘛咪哄~
如果你有关注过我们前三届的CSS大会,你会发现本届大会有一些是前几届出席过的演讲嘉宾,同时前几届的部分演讲嘉宾也会出现在本次大会的现场和大家一起交流,你心动吗?有期待吗?
赶紧拿起你的手机访问:
https://
css.w3ctech.com
抢购最后的门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