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献和生活都在这里打卡吧
每天阅读一篇论文并不定期分享生活,坚持不下来是小狗!汪!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2 天前  
华人生活网  ·  伊州地毯清洁工4.99美元淘的盘子,竟是中国 ... ·  2 天前  
每日经济新闻  ·  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还是杭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文献和生活都在这里打卡吧

(2024.03.26)【管理世界】留抵退税改革、融资约束与企业产业链关联

文献和生活都在这里打卡吧  · 公众号  ·  · 2024-03-26 21:09

正文

文章以我国大规模留抵退税改革为背景,基于微观企业增值税购销发票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重要战略举措对企业产业链扩张的影响。

1. 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1)留抵退税改革

我国近年来实施了大规模留抵退税计划,大致可以分为“留抵退税行业扩围”和“留抵退税比例提高”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留抵退税行业范围不断扩大。 2010 1 月,《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对部分企业出口货物因以前的一些政策规定导致其留抵税额无法消化的可一次性办理退税。 2011 11 月,我国首次提出留抵退税政策,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企业因采购设备形成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进行退还。此后,留抵退税行业范围不断扩大。截至 2019 3 月,《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将行业限制完全放开,所有行业只要满足退税门槛,均可申请留抵退税。

第二阶段,留抵退税比例逐步提高。 2019 8 月《关于明确部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的公告》进一步降低了先进制造业的留抵退税门槛,并将退税限额从 60% 提高至 100% 2022 3 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至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并一次性退还小微企业存量留抵税额。 2022 4 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的公告》要求加快小微企业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提前退还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此后,《关于进一步持续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进度的公告》要求提前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2022 7 月颁布的《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进一步扩大了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

(2)理论分析

①增值税留抵退税与企业内源融资约束

留抵退税是对当前无法抵扣、留至未来抵扣的进项税额予以提前返还,这会直接增加企业现金流,改善企业内源融资状况。具体地,一方面,留抵退税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填补企业财务缺口、提升企业资金周转活力,一定程度上满足企业用款需求。另一方面,改革之后,留抵税额由“抵扣”转为“退还”,留抵退税形成的正向现金流冲击有助于增加企业内部资金积累,进一步缓解内源融资压力。基于此提出假设。

  • 假设1 相比未受留抵退税政策影响的企业,受政策影响企业的内源融资约束得到显著缓解。

②增值税留抵退税与企业外源融资约束

根据有效市场理论和信号传递机制可知,留抵退税政策能够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和提升企业财务透明度缓解企业外部融资约束。具体而言,第一,对企业实施留抵退税可以释放有利的市场信号,消除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吸引银行、个人及机构等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第二,企业享受留抵退税政策往往需要经过严格的财务审查,这相当于间接提升了企业财务透明度,有利于企业获取外部资本。第三,留抵退税政策一定程度上能够产生信用担保效应,缓解外部投资者的担忧,进而降低企业获取外部融资的难度。综上所述,提出假设 2

  • 假设2 相对于未受留抵退税政策影响的企业,受政策影响企业的外源融资约束得到显著缓解

③融资约束、企业投资与产业链关联

留抵退税政策能够有效缓解企业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增加企业现金流,充裕的资金支持有利于调动企业投资积极性和增强企业产业链关联。企业为规避单一供货或销售渠道中断所引发的潜在经营风险,有动机寻找新的供应商和客户以扩张自身产业链,企业产业链关联因此得到增强。

除了构建新的产业链关系外,夯实与已有供应商或客户之间的关系,提高与合作伙伴的贸易占比,同样有利于增强企业产业链关联。企业寻求与新的高上游度行业企业开展更多贸易,除了有助于分散供应链中断所引发的潜在经营风险和增进供应链关系持续性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其能够实现企业交易占比和行业上游度的同步提升,进而增强企业产业链关联,最终实现产业链升级。综合可提出如下假设。

  • 假设3a 增值税留抵退税能够通过缓解企业整体融资约束增强企业产业链关联

  • 假设3b 增值税留抵退税能够通过缓解企业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增强企业产业链关联

2. 研究设计

(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文章选取国家税务总局系统中随机抽取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信息及发票数据,以 2018 6 27 日出台的财税〔 2018 70 号政策为准自然实验。作者从系统中获取了企业月度和季度层面的纳税信息,以及季度层面的财务信息,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选取 2017 年第 1 季度 ~2019 年第 1 季度的数据进行研究。

(2)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①模型设定

②指标构建与变量选取

a. 企业产业链关联的测度

首先,根据 2018 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计算各行业产品与最终需求的加权平均距离对上游度指标( Upstr )进行测算,行业上游度越高,说明该行业离最终需求较远,生产 1 单位该行业产品的最终需求需要更多其他产业部门的支撑,产业关联程度越大;反之,行业上游度越低,则说明该行业与最终需求较近,产业关联程度越小;如果行业上游度为 1 ,则说明该行业产品直接被用于满足最终需求。其次,文章创新性地构建微观企业层面的产业链关联指标。最后,以单一行业企业间产品交易规模作为分子,以全行业企业间产品交易总规模作为分母构建权重,然后对上游度指数进行加权平均,进而构建企业购进货物上游度指标和销售货物上游度指标( CYL ),如图 2 所示。企业购进货物的上游度越高,其后向产业链关联程度越大;企业销售货物的上游度越高,其前向产业链关联程度越大。企业产业链关联的具体计算公式为:

b. 政策处理变量( Treat
根据企业是否属于财税〔2018〕70号文试点行业范围进行赋值。 当企业处于70号文列举行业时,Treat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 。试点行业企业见70号文附件《2018年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行业目录》,其中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18个大类行业及电网企业。

c. 控制变量

企业规模( lnsize );企业年龄( lnage );企业年龄的平方( lnage2 );净利润率( profit_net );营业成本率( cost );资产负债率( debt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gdp );产业结构( ind_stru );金融发展水平( fdl );财政支出占比( gov );对外开放水平( open )。地区经济变量主要来自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采用 X12-ARIMA 方法对变量进行了季节调整

3. 实证结果

(1)基准回归结果

基准回归的估计系数如表2所示, 核心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均正向显著 ,说明留抵退税改革对企业产业链关联的促进效应明显。

(2)稳健性检验

包括:更换测算指标的再检验;考虑增值税税率调整对产业链关联的影响;利用年度数据进行再检验。

4. 机制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1)机制检验

将融资约束作为机制变量,具体的机制检验模型为:

表5列出了具体回归结果。第(1)列和第(3)列的结果显示, Treat×Reform的回归系数为负 ,并且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留抵退税改革确实有助于缓解企业整体融资约束状况。综合表5第(1)~(4)列结果可知, 融资约束是留抵退税改革影响企业产业链关联的重要渠道,假设3a成立

进一步地,将融资约束区分为内源融资约束和外源融资约束。 内源融资约束方面,采用1减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占期末总资产比重的差值衡量企业内源融资约束程度(IN FIAN) ,该指标数值越高,表明企业受内源融资约束的可能性越大。外源融资约束方面, 采用1减去企业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差额占期末总资产比重的差值表示企业外源融资约束程度(EX FIAN) ,该数值越大,说明企业面临的外源融资约束越强。表6第(1)和(3)列结果表明, 留抵退税改革显著降低了企业内源融资约束 ,假设1得证;第(5)和(7)列结果显示, 留抵退税改革有效缓解了企业外源融资约束,外部融资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假设2成立。因此, 留抵退税改革能够通过降低企业内外部融资约束继而增强企业产业链关联 ,假设3b得证。

采用上述机制检验模型可能存在一定的内生性问题(江艇,2022),文章进一步更换作用机制变量,从两个维度再次论证留抵退税改革对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因果效应:第一,采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ln GDZC)作为机制变量,以“企业期末固定资产总额取自然对数”度量,若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则说明企业的融资约束状况得到缓解;第二,采用企业购进货物或劳务总支出(ln GOOD)作为机制变量,即对购进货物总支出取自然对数,具体结果见表7。表7第(1)~(8)列 报告了替换中介变量之后的机制检验结果,可以发现留抵退税改革显著提升了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购进货物支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