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河北省环保厅公布了《河北省重污染天气应对及采暖季错峰生产专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专项实施方案》),明确表示对钢铁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绩效水平,各市制定错峰生产方案;石家庄、唐山、邯郸等重点地区,采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河北省出台的《专项实施方案》,应该是对今年3月环保部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肯定和回应,并引发市场对于“2+26”城市采暖季钢铁产能全部限产50%的担忧。
我们认为今年采暖季环保限产的力度,将明显强于往年,其对钢价的潜在影响需要引起关注。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建设雄安新区提升了河北地区的环保门槛。
关于建设雄安新区,习近平主席曾提出了七个重点任务,其中任务之一就是 “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城市”。所以,未来雄安新区乃至河北地区的环保标准定会不断提升。
第二,严格执行限产要求,符合国家通过环保手段淘汰落后产能的方针。
根据工信部下发的《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提出以煤炭、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钢铁行业等为重点,完善以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为主的综合标准体系,建立市场化、法治化淘汰落后产能长效机制。按照采暖季高炉限产50%的规定,小型钢企可能不得不整体停产,甚至退出市场。
第三,环保限产会促使企业加大环保投入,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8月初河北省公布《专项实施方案》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表示:“在采暖季限产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根据辖区内钢铁企业环保水平的高低,执行差别化的限产措施,环保水平高的企业少限产,甚至不限产;环保水平低的企业多限产,甚至停产。”
所以,通过执行差别化的限产措施,有助于企业加大环保投入以减少污染。
第四,今年PM 2.5
指数同比不降反升,未来政府有加强环保治理的动力。
8月24日环保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出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间,将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PM 2.5平均浓度同比降低15%以上,并公布了“2+26”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具体目标(图表1)。
但是,今年1
至8
月部分“2+26”
城市PM 2.5
指数却不降反升。
其中北京今年1至8月PM 2.5指数平均水平较去年同期下降2.6,天津市同比增加11.1%,唐山市同比增长9.5%,邯郸市同比大增27%(图表2-3)。这表明今年空气污染程度要强于去年,照此推理,今年采暖季雾霾天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将大概率高于去年。
下半年政府治理污染将面临很大压力,加大环保限产的概率会大为提高。
根据河北省环保厅的文件《关于河北省钢铁行业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今年9月1日起所有钢铁厂需要达到特别排放限值(图表4-7)。据说河北省石家庄和唐山市正在对其所辖钢铁企业是否达到特别排放限值要求进行排查,政府部门会根据摸底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绩效确定具体的错峰生产方案。
如果有企业没有达到特别排放限值,会优先被错峰生产;对于已经达到特别排放限值的企业,政府部门会根据污染物排放绩效来确定具体限产力度。
7月中旬,商品价格曾因宏观经济数据逊于预期出现明显回调,后在采暖季环保限产预期快速升温的作用下重回上涨通道(图表7)。目前来看,错峰停产对于产量的影响,很可能已经在价格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要求,“2+26”城市要在9月底前制定钢铁行业错峰停产方案。
近期是各城市具体方案密集落地的时间段,若实际方案与预期出现较大偏差,短期钢价可能会出现类似上述宏观经济数据不及预期时那样的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