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
中国儿童青少年的总体近视率为53.6%
,全世界最高,差不多
每两个孩子中就有一个是近视
。
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与监测的数据,中国
初中生的近视率达到了74%,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则超过80%
,简直吓人。
过高的近视率,让教育和卫生部门承受了巨大压力。根据新华网的报道,甚至已经有学校
将孩子的视力状况和三好学生评奖挂上了钩
:
比如杭州三墩小学就规定,视力低于5.0的学生,只有在整个学期视力不下降的情况下,才能参评三好学生。
防控近视,是我们这几代人要终身面对的大问题。不过看这个
街头采访视频
,还有很多朋友对近视并不够了解:
↓↓关于近视防控的街访视频
↓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防控近视的科学知识
于是柴柴联合爱尔眼科的专家一起,挑了一些大家最关心的近视问题来做解答:
【问题1:
近视会遗传吗?
】
近视
跟遗传有关
,但
主要还是后天因素造成的
。
到目前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十几个跟近视有关的基因位点,但
没有哪个基因能直接决定一个人会不会近视。
而且这些基因的表达,还会受到外部环境的较大影响。
遗传研究的数据表明,
如果父母双方或有一方是高度近视的话,孩子以后近视的风险也会增高。
所以高度近
视的家长更要多关注孩子的用眼行为和眼健康,尽早带孩子去专业的眼科医院定期检查,提前预防和控制近视问题的萌芽和发展。
【问题2:
近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目前来看,近视的具体成因还不清楚。但主流研究发现,近距离工作过多以及
户外活动的减少,是促进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
一项经典的研究,是对居住在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的观察。研究者观察了三代爱斯基摩人,发现祖辈和父辈的近视眼发病率都很低,而子代的近视眼发病率则大大增加,而
子代和父辈祖辈在生活习惯上的最大改变,就是他们开始接受义务教育
。
这个研究提示,近距离工作增多会促进近视眼的发生。
另一项经典的研究是澳洲国立大学的Ian Mrogan教授等人对几千名澳洲儿童的观察和分析,他们发现与没有发生近视的儿童相比
,近视眼儿童的户外活动时间要短得多
。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这是因为
户外光照强度高
,高强度光线会促进眼睛内的多巴胺分泌,进而延缓眼轴的生长。
如果孩子一直呆在室内,眼睛接收不到足够的阳光,就会导致眼轴过长,发生近视。
从统计数据上也能看出,
东亚地区,比如中国、韩国,是近视的高发区
。其中韩国首尔的近视发生率,甚至比中国山东、广州、北京都还要高,超过90%了——看来韩国人的高考压力也是够大的。
而教育程度较低的地区,比如非洲等地,近视的发生率就低得多。其实老一辈的人近视率较低的原因也是一样,学习压力没那么重,户外活动时间长,就不容易近视。
所以爱尔眼科的医生也在这个小视频中建议大家,
让孩子减少近距离工作、增加户外活动,多出去玩一玩,会更有利于眼睛健康:
↓↓
近视该如何防控?
↓↓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防控近视的科学知识
【问题3:
近视能治愈吗?
】
我们常说的近视分两种,
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因为眼睛紧张,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面,看不清楚。
当眼睛放松后,光线又重新聚焦在视网膜上,视力就可以提高至正常。
而
真性近视
。实际上是眼轴的过度生长,发生了
器质性改变
。即使眼睛放松,光线仍聚焦在视网膜前面,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
那真性近视能治愈吗?
很可惜,不能。
不光不能治愈,连降低度数都做不到。
实际上,国家卫健委曾经专门发布过通知,要求不得在近视矫正宣传中使用“康复”、“恢复”、“降低度数”、“治愈”等词语,以免产生误导。
真性近视一旦形成就不可逆转。所以一定
不要相信所谓的“神药偏方”可以治愈近视
。
虽然目前没有什么“降低度数”或“治愈近视”的方法,但通过
佩戴合适的眼镜,或是角膜塑形镜等方式,是可以有效控制度数增长的。
所以如果发现孩子视力异常,就应当
及时去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
,遵从医嘱,通过科学的方式来控制近视的发展。
【问题4:
近视后可以眯着眼看东西吗?
】
近视的原因,是
眼球前后轴变长
,导致成像的焦点落在了视网膜前面,视网膜上的成像则成为了一大块弥散斑,所以眼睛看东西是模糊的。
眯着眼看东西,会增加眼睛的景深,确实可以让看东西清楚一些。但问题是,眯着眼睛看东西很容易导致眼睛疲劳,进一步促进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
另外,
眯眼会增加角膜上下的压力
,如果长期这么下去,可能会导致
角膜的形状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
散光增加
,让视力进一步变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