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文章《医保基金与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企业直接结算加速落地 企业回款周期从6个月减为30天》,再次强调
药械回款难问题
,并对今年
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工作提出规划。
文章指出,长期以来,医药领域存在
“回款难”
问题,供货企业的货款回款时间平均在半年左右,这对药械企业造成沉重的资金负担。
对此,国家层面围绕
加速药械回款
频频发力,针对医保结算体系进行改革,要求加快推进
医保基金与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企业直接结算。
同时公布明确的实施时间:
2025年
全国基本
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2026年全国全面
实现集采药品耗材、国谈药的直接结算。
这意味着,
2025年,全国集采耗材医保直接结算,开始全面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为确保医保直接结算的顺利推进,国家医保局上个月还制定阶段性计划,公布
2025年1-5月直接结算的具体实施试点地区
,试点省市需启动实施即时结算,其他省份可自行选择试点。
明确的执行计划,可见官方对于推行医保基金直接结算的决心。此举对于
医院、药品生产企业
以及
医疗器械和耗材供应商
等相关参与者来说,无疑将加快其资金回笼的速度。
实际上,国家之所以调整回款方式,推进药品、医用耗材医保直接结算背后,正因为业内
未及时回款的情况普遍存在。
一笔笔拖欠货款背后是
各级各类药械供应商深陷资金回笼困境,面临生死一线。
2024年12月,
云浮市云安区
审计局共出具审计移送处理书11份,其中就包括区域内10家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拖欠
供应商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款共8611万元。
2024年5月,
广西医保局
称收到反馈部分医疗机构存在长期拖欠集采超声刀货款的情况,排查发现:全区集采超声刀超
6个月未回款的医院有22家
,超
1年未回款的有10家;
以及此前
中共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被
点名要求进行整改。其中就包括
3年以上未支付货款达到259笔
(包括药品、耗材、设备等款项)……
不仅如此,
“回款难”滋生医药腐败问题也日渐暴露。
据中纪委发布的《纠治医疗腐败顽疾》一文中披露,在江苏省某县人民医院,供应商的发票入账、对账、回款都绕不过财务科原科长刘某某。为了能尽快拿到“回款”、回笼资金,供应商经常奉上“诚意”。
在2015年至2021年期间,他非法收受供应商等人贿送的现金和购物卡等财物,合计48万余元。
这反映出,目前
药耗购销领域的腐败已经深入财务科,
与回款问题直接挂钩,也正是因为医院拖欠货款问题严重。
国家及地方医保局出手,
直接结算模式全国“遍地开花”!
为了遏制上述乱象,国家医保局此次着力要求在
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医保直接结算模式
,也正是解决回款难问题的核心。
据国家医保局披露,目前医保直接结算模式已在多地取得明显成果
。
江西、天津、山东、福建、内蒙古、湖南等
多地均开始推进医保基金与企业直接结算的模式,部分地区的
回款周期已从6个月压缩到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