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道了台风“摩羯”登陆海南后造成的广泛破坏和损失。海南全省多地受灾,包括文昌、海口等区域遭受严重破坏,生活基本保障尚未恢复。光伏电站也未能幸免,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此外,广东的某些光伏电站也受到影响。台风的强烈程度使得人力预防显得微不足道,保险成为重要的事前管理手段。海南政府已采取应急预案并展现出一定成效,但极端自然灾害仍显无助和脆弱。
文昌预计损失金额高达327亿元,海口市经济损失达263亿元。部分区域仍未恢复正常用电、用水等生活基本保障。街边设施、树木倒塌,农田、养殖基地、居民房屋、车辆等无一幸免。
多数光伏电站组件、支架遭受形变、掀翻、脱落等情况。部分大型风机主体折断,叶片破损,线缆暴露。位于海南崖州梅山光伏电站是三峡集团的项目,也有一定程度的损失。除海南项目外,广东省徐闻县的光伏电站也受到影响。
面对极端气候,保险能够分摊部分损失。但面对大批次的组件损坏,重新选择设备型号成为新难题。海南政府已采取应急预案并展现出一定成效,但面对极端自然灾害仍显无助和脆弱。
9月6日下午,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沿海登陆。7日,新闻发布会上海南应急管理厅厅长表示,摩羯破坏之强超乎想象,全省52万人受灾。文昌预计损失金额高达327亿元,海口市经济损失达263亿元,临高县直接经济损失96.49亿元等等省内多地损失惨重。
时隔七日,文昌、海口等部分台风登陆周边区域仍未恢复正常用电、用水等生活基本保障。街边的电杆、电线坍塌;树木成片倒塌;农田、养殖基地、居民房屋、车辆等财产无一幸免。
中电建、中建一局海南分公司等电力建设央企,华能、南方电网等电力央企已于第一时间抵达海南、广东等受灾严重区域展开救援,并且多数企业海南分公司在台风过境前,已采取多项预防措施,以保障当地人员、财产安全及电力供应情况。
海南作为拥有丰富太阳资源和丰富土地的光伏电站投建热土,面对17级超强台风,多数光伏电站也未能逃过此次天灾。
从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发布的海南电站实拍情况中看到,成百上千亩电站组件、支架等电站设备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形变。
组件本身受超强台风被掀翻、吹飞,甚至部分电站在台风过境后只留下了七歪八扭的支架,组件整块脱落的情况不在少数;而组件支架在风压作用下出现弯曲、破裂、散架等情况,还有部分掉落在地面上,电站区域已是一片狼藉。
但同时,也注意到固定支架的桩基部分状况相对良好,未从视频或图片中观察到明显的倒塌、断裂情况,但是否存在桩基础沉降现状图中暂未能反映。
图片来源:文昌发布
视频源于网络
同样位于台风登陆点附近的华能文昌风电厂也出现严重损失,多台大型风机主体拦腰折断,叶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损,各种线缆暴露于外。有关报道称,受牵连风机约有5-6台,单台机组超千万元。
图为台风过境前后对比
以上项目均位于海南文昌及周边区域,距离台风风眼较远区域的琼海、三亚地区电站受影响较小。位于海南崖州梅山光伏电站是三峡集团在海南的首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在台风过境后,仅部分光伏组件轻微破损、少量桩基础有沉降迹象,场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整体损失得以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未对电站的长期运营构成重大影响。
海南崖州梅山光伏电站
除海南项目外,本周晶科科技发布公告称,受台风“摩羯”影响,位于广东省徐闻县龙塘4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受到一定资产损失,初步预计本次灾害造成的资产损失金额可能超过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的10% (根据2023年年报,晶科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3.70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3.83亿元)。
9月10日,海控能源发布了公司位于海南的分布式光伏资产受损公告,并表示公司及下属公司的光伏、水电、可降解塑料袋生产等业务板块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初步估算影响金额约 4300 万元。
从网友所发布的动态来看,位于居民楼、自建楼楼顶的户用电站从组件到支架已经面目全非。光伏板被砸烂、吊挂在墙体外的组件、台风穿破组件、办公楼架空区域板面全部掀飞,甚至由于风力过强光伏板从楼顶坠落于街道周围,危及路面车辆等其他财产安全。
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视频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