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进补,羊肉是首选。羊肉的常用做法,不外乎爆、烤、涮、炖几种,究竟哪一种才是最健康的呢?炖羊肉最好!
炖羊肉由于在煮的过程中保持了原汤原汁,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不丢失,和萝卜一起炖,更是营养全面。
人们常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萝卜含有大量纤维素、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要增强人体免疫力,萝卜也要常吃。萝卜的品种很多,主要有红萝卜、青萝卜、白萝卜和水萝卜。四种萝卜营养都不俗,各有各的“强项”。从中医角度讲,白萝卜可以补气、顺气;红萝卜可以补心、活血养血,心脑血管病患者可以多吃;青萝卜可以清热舒肝;而水萝卜的利尿功能特别好。每个人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选择,而且吃萝卜不同的部位还有不同的保健作用,萝卜的种子能消食化痰,下气定喘;叶子能止泻;结籽后老死的根,能利尿退肿。
冬天寒冷,吃一碗热乎乎的羊肉丸子萝卜汤,可以依个人口味放盐、香菜叶、香醋或干辣椒,然后将滚沸的羊肉丸子萝卜汤盛入放好调料的碗中,撒点儿胡椒粉用汤匙搅匀,端起碗喝个痛快淋漓。哇,瞬间寒气全消,一身轻爽!
不过,有三句话要提醒大家:吃涮羊肉时切不可为了贪图一时的肉嫩而不涮透;肝病肾病患者不宜过多食用羊肉;痛风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羊肉,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缓解期患者可适量食用(1两左右),但需汆水弃汤。
羊是反刍动物,胃里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消化脂类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挥发性的脂肪酸,并融入羊的脂肪里,形成羊肉膻味。同为反刍动物的牛也会有膻味。那么,如何在烹饪中巧妙地去除牛羊肉的膻味呢?
吸附法:萝卜、橘皮去膻。将白萝卜切成较大的块,戳几个洞,放入冷水中和牛肉或羊肉同煮,滚开后将牛羊肉捞出,再单独烹调,即可除去膻味。或者在炖牛羊肉的锅里放几瓣干橘皮,煮沸一段时间后捞出丢掉,反复几次,膻味会被橘皮吸走。
浸泡法:冷水去膻。将牛羊肉用冷水浸泡2~3天,每天换水2次,使牛羊肉肌浆蛋白中的氨类物质浸出,也可减少牛羊肉的膻味。
中和法:调料去膻。将牛羊肉切块放入水中,加点米醋,待煮沸后捞出牛羊肉,再继续烹调,可去除牛羊肉膻味。或用纱布包好碾碎的丁香、砂仁、豆蔻、紫苏等和牛羊肉一起煮,不但可以去膻,还可打造独特的风味。
掩盖法:咖喱去膻。烧牛羊肉时,加入适量咖喱粉,一般以1000克牛羊肉放30克咖喱粉为宜,煮熟后就能得到没有膻味的咖喱牛羊肉。
膻味是羊肉的特点,和羊的品种、年龄、性别、部位等都有关系。选购时可以挑选一下。一般来说,羊的腰部、臀部的肉膻味较重;小羊羔的膻味远远小于成年的羊,母羊小于公羊;藏系羊膻味最小,然后是滩羊,同羊和小尾寒羊膻味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