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金融博物馆书院
金钱,历史,艺术,未来! The Money, The History, The Art, The Future!与最顶尖的政商学界精英群体共赴书香之约。阅读丰富人生,江湖洞悉天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金融博物馆书院

敬一丹的书单

金融博物馆书院  · 公众号  · 金融  · 2018-11-28 18: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中国金融博物馆书院读书会第27期

2013年1月30日


主持人:戴小京 财讯传媒集团总裁

嘉   宾:敬一丹  著名主持人

嘉   宾:李亦非 英仕曼集团中国区主席


十年前有一本书是王军写的《城记》,他是新华社的记者,《城记》写北京这座城市的建设、规划和文明,以及现在面临的种种令人头疼的问题。

《拾年》这本书也是王军写的,他写了十年,这个“拾”是光阴重拾。这本书我看着觉得特别沉重,我看书有一个自己的判定标准,如果这本书我看着很沉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有价值的,其实很多作品都一样,他不是让人乐,是让人不痛快,我觉得书、文学、电视作品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功能,就是让你不痛快,唤起你的痛感,让你不麻木。

虽然在《焦点访谈》工作,对自己也有职业要求,但是面对《拾年》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我们所做的比起我们同行做的少得多,《焦点访谈》这个栏目就是为了唤起人们的痛感,让人们不盲目,对我们机制腐败的地方有警觉。

《微读节气》这本书是《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写的,大家知道《三联生活周刊》的品味,这是一本微博书,他写微博很有意思。

我看完微博的时候,经常心里乱七八糟难以入睡,心情很不好。我通常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到某宝上看一看赏心悦目的东西,还有再看一看例如朱伟这样的微博,他非常的安静,有时候他在谈节气,有时候他给你推荐一段音乐,而且他是非常专业的人,我想听好的音乐特别省事儿,不用特别找碟,打开朱伟的微博就可以了,尽管我们听到那么多抱怨,那么多负面的东西,明天,天还是会亮,世界上依然有这些美好,这就是我喜欢朱伟微博的原因。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刚才亦菲说多次在我微博里看到这本书,这是一本陈虻的书,陈虻是我同事,是东方时空的创始人之一,大家都熟悉那句话“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就是陈虻写出来的,他也使得我们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走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过去我们的镜头都是面对显耀、精英,从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开始,我们《东方时空》才更人文,更平实。


敬一丹说

克制、坚强


一本书在少年看的时候影响会是很大的,保尔、牛虻,他们给我的影响是克制,一直到我中年以后我才反思这个克制是好还是不好,克制那个时候我觉得叫一种坚强。


信仰、相信


“信仰”这个词有点儿大,我们说"相信"吧,纠结中你相信会有方向,迷茫中你也会相信,也会让你有信心,其实归根结底,最后相信的是什么?我说, 在芸芸众生中, 相信我们会有一个有爱的未来,不管遇到怎样让我们头疼、让我们叹气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我还是相信善良、真诚是在人们心底的, 这一点我相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