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罗大佑的代表作,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童年》和《光阴的故事》。可罗大佑,绝不止这一面。
今年,罗大佑推出了一首新单曲《免费》。用
李宗盛曾经评价罗大佑的一句话描述这首歌正合适:罗大佑是
“时代造就的英雄”,
“敢于揭露社会的一些现象。”
免费 套餐的酒水免费
行规 两厢情愿无悔
先买一送一又下杀再送一杯
内附有群星联手跨年夜的票两位
自负盈亏
这交易倒也实惠
网路 上网下载免费
以虚拟友情按赞来奉陪
在市服务器内面对面进化人类
升级到云端的规格格式化轮回
拷贝免费
数字化类比才对
给谁 那多情笑容免费
小心哪 人生不那么完美
她痴心真意惊天动地的牺牲
换来了薄情人抛走的落花流水
免费很贵
听到歌声中鲜明的电吉他声了吗,看到歌词中直指现实的追问了吗?
这首单曲虽然取名《免费》,其实却在说:
“免费很贵,付出的驷马难追。”
在这首歌中,罗大佑褪去了他温情脉脉的怀旧感,也舍弃了娓娓道来的口吻,用鲜明的态度取代了抒情,还揶揄了一下社交平台流行的“点赞之交”。这样的态度,不仅让人想到他早年的《鹿港小镇》《之乎者也》。
最早时,罗大佑留给公众的印象就是黑墨镜、皮衣,还梳着爆炸式的发型,那时候的罗大佑就是“摇滚的”。他的第一张专辑《之乎者也》,就以摇滚乐的形式,一扫当时台湾歌坛校园民谣的清浅和爱情歌曲的软糯,罗大佑在歌曲创作和现实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为流行歌曲加入了直指现实的力量。
有人说罗大佑是“华语音乐教父”,就是因为他无论从音乐本身,还是从歌曲表达的内容上,都改变了华语歌曲创作的生态。
《鹿港小镇》就是这样一首歌。当现代文明改造了城市,罗大佑却唱出了“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还大胆地反思着:
“台北不是我想像的黄金天堂,都市里没有当初我的梦想。”
而在同一张专辑的《之乎者也》中,罗大佑又相当犀利地唱着:“
眼睛睁一只,嘴巴呼一呼;
耳朵遮一遮,皆大欢喜也;
大家都知之,大家都在乎;
袖手旁观者,你我是也。”
这张专辑奠定了罗大佑在歌坛的地位,也使整个歌坛的风气为之一新。
后来,罗大佑从台湾辗转到香港,再离开香港来到北京、上海,直至最近又回到台湾,一直以来,他都在创作中保有着人文关怀,下面这几首歌中,都能听出时代的印迹。
在罗大佑的创作中,爱情、社会、时事都是他的主题。
人们有时会抱怨,现在的流行歌都变成了情情爱爱的口水歌。其实,罗大佑也并不反对爱情歌的创作,他认为爱情是音乐创作的重要的动力,但与此同时,他能把别人无法表达的态度,对世界的看法放入歌曲中。就像一说起香港,大家都会想到他的《东方之珠》。这些已经成为他留给华语乐坛不可擦去的印迹。
早期的罗大佑创作了很多摇滚风的作品。罗大佑说,那是他成长那个年代中“几乎最重要的音乐模式”。在他成长的上世纪60、70年代乃至80年代,全世界都活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阴影中,
“摇滚呼吁不能有战争,但人类总会有竞争,摇滚的话题就是如何在竞争中保持良性的战斗精神。”
可是,现代这个时代中摇滚却变得小众了。“现在的网络时代有大量的资源共享,资讯容易取得,但当年摇滚音乐体现的生命力和良性的战斗力,年轻人就不太容易感受到。我想用影响我的音乐形态和新的时代做沟通。”罗大佑说。
《免费》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中创作出来的。说到这首歌,未免让人想到前年大佑哥的新专辑《家Ⅲ》。在那张专辑中,当了父亲的罗大佑,表现出不少对家庭生活的留恋。
于是,不少网文说,女儿的出生让罗大佑变得“柔软”,与世界和解,“甚至失去了锋芒”。没想到时隔一年,罗大佑就创作出一首犀利的《免费》,还用鲜明的电吉他敲打着听众的耳膜。
大佑哥为此向艺绽君回应: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一个生命确实会给另外一个生命以力量,但人不会在有了女儿后就会永远笑嘻嘻,而是有时候柔软,有时候坚强。”
看来,女儿的出生,并非让现在的罗大佑“取代”了过去的罗大佑,他也并没有真的和世界和解,否则就不会有现在的《免费》了。只不过,“人要在不同的姿态中,展现出不同的样貌”,现在的罗大佑感觉自己“成长”了。
“成长”了的罗大佑依旧有锋芒,他还决定举办“当年离家的年轻人”演唱会的
“摇滚旗舰场”
,在北京的这场就在本周六。要知道,今年的罗大佑已经65岁了,摇滚音乐的现场表演意味着大量的演唱、弹奏甚至舞蹈搭配,罗大佑却轻松地说:“问题都不大。”
“要在音乐界待下来,舞台表演的现场一定要禁得起考验,这是每个音乐人都要面对的。”
他笑了笑说:“两三个钟头或者四个钟头的演出,都不是问题。”
和一些公众人物不太一样,大佑哥并不避讳谈及自己的年龄。
“现在很多人怕老,这和社群媒体有很大关系。网络世界让你必须更年轻,23岁的人都会觉得自己老了,因为他会被拿出来和十几岁的人比。”他又一次戳破这层窗户纸,“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年龄,而在于生命的状态。”
就像现在的他依旧在写歌。用罗大佑的话说,他写歌,是“受生命的感动才会创作”。其实一直以来,他都不喜欢别人叫他“华语音乐教父”。
“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叫我教父了,好可怕。听起来都不像是人,可罗大佑在最根本上是个人啊。”
大佑哥拒绝得很认真:“沿着生命的历程继续往下走,才是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