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月1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瑞士洛桑访问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参观奥林匹克博物馆。
只在洛桑停留半天的习主席为什么选择参观这座博物馆?奥运的大本营里又有哪些中国足迹?现在就请跟随央广前方记者张加宁的脚步,去先睹为快——
一走出洛桑火车站,回头望去,就可以看见醒目的五环标志,和用法语写的“洛桑:奥林匹克之都”的字样。许多人问:为什么是洛桑?这是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决定,一战期间为了躲避战乱,他将国际奥委会总部从巴黎迁到中立国瑞士的洛桑。1982年,国际奥委会宣布洛桑为“奥林匹克之城”;1993年12月5日国际奥委会又宣布洛桑为“奥林匹克之都”——
车站门口,就是一条“奥运专线”——通往奥林匹克博物馆的专线。
本来是地铁线路,临时施工,改为地面公交,循环行使,每到一站,都耐心的停两分钟——
到站后,在开阔壮美的日内瓦湖边走五分钟就到达博物馆,这片看上去像海的水域又称莱芒湖,是阿尔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个。冬季的寒风中游人稀少,但还是可以想见夏天它热闹的模样——
醒目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就坐落在湖边的奥林匹克公园内。门口的喷泉旁可以看到博物馆获得1995年欧洲博物馆大奖的标志——
为继承顾拜旦将奥林匹克的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遗志,前任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指定在此建立博物馆。1993年6月23日建成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收藏最完整、最著名、最有活力的体育博物馆——
在这里可以看到古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源——
也可以看到现代奥林匹克的发展——
当然也少不了顾拜旦的身影——
这历史上的第一面奥林匹克会旗也是出自顾拜旦的设计,1913年由巴黎一家百货公司制作,历经百年,沧桑中又带着淳朴的味道——
就像整个洛桑城一样,博物馆依山而建,面朝大湖,遥望雪山——
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众多奥运雕塑和往届奥运的照片,当然,我们看到了熟悉的2008北京奥运——
一走进白色的奥林匹克博物馆,北京2022就映入眼帘,屏幕上写着“为北京2022准备着”,提醒着人们,再过五年,冬奥会就要在中国举行啦——
当然,北京的字样远不止这一处。在火炬展区,有一个小游戏,让参观者把手伸进黑幕后触摸,猜猜是哪届奥运会的火炬:
这满身的祥云,当然是北京!——
历届奥运会吉祥物里,你找到福娃了吗?——
奥运奖牌展厅里,展示着北京的“金玉良缘”——
可爱的中国小观众和颜值颇高的北京奥运工作人员——
在奥运场馆展厅,大厅中央最醒目的位置就是红红火火的鸟巢和晶莹剔透的水立方——
这不就是2008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缶”吗?近距离看,如此华美精致——
旁边大屏幕上历届奥运开幕式的精彩视频片段反复播放,记者发现,击缶而歌是播放时间最长的一段。虽然已经过去将近十年,但观看时还是热血澎湃——
奥运运动员服饰展区,还专门立起牌子,庆祝中国农历新年——
在纪念品商店,可以买到2008北京奥运的祥云火炬典藏版,全球限量发行,只有二十万把——
最有趣的是博物馆餐厅,每道主菜都以举办过奥运的城市命名,这道名为“北京”的四川风味鸡肉面到底什么味道呢?
为了替家乡父老鉴定一下,记者下狠心吃了这碗将近200元人民币的面(瑞士的物价你懂的)——
第一次看到这样把肉和面分开,好独特,不过味道还不错,满嘴鱼香鸡丝的味道。不知道,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之后,是否会有更多的“中国美味”在这里呈现给世界?
记者:张加宁
编辑:柴婧
微信编辑:周文超
本文图片均由记者张加宁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