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试图更积极地扩大规模,并放下身段开始冲向下沉市场。
根据星巴克最新的财务信息,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区新增了790家门店,同比增长12%。具体来看,2024年星巴克在中国新增了166个县级市场,拓展了更多的三线及以下城市场门店。
星巴克在进入下沉市场时,虽然会考虑价格差异,但通常会维持品牌的高端形象,在定价上不做过大调整。目前看来,星巴克在一线城市与三线城市的定价大致相同,但可能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促销活动来适应当地市场。但是,星巴克在下沉市场的门店经营状况并不乐观,毕竟蜜雪冰城的幸运咖只要6.9元一杯。
吴克告诉Tech星球,他曾供职的星巴克门店地理位置不算优越,从年度报表来看,近两年都处在亏损状态。该门店处在安徽南部的三线城市,位于一家商场的入口。商场是综合商业体,但无写字楼。商圈无其他竞争商业体,但附近小区属于开发中,入住率很低。作为城市首店,开业至今,营业额正在逐步下滑。
这种扩张策略旨在通过增加门店数量,在更广泛的市场中提高星巴克的渗透率。但仅1%的营业额增长已经说明,并未显著改善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整体业绩,且未能有效应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
这种情况下,星巴克也在寻找更多针对中国市场的运营模式,时任CEO纳思瀚就曾在2024财年三季度业绩会上公开提出,要在中国探索战略合作关系,换帅后,尼科尔也表明了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
在下沉市场,各大咖啡品牌均在积极布局,迅速扩张门店数量。截至2023年,瑞幸咖啡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达到5084家,占比31.54%;库迪咖啡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为2486家,占比38.06%;幸运咖在三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占比约为60.90%。
这些品牌们通过推出平价咖啡、饮料化产品以及加速下沉市场的门店扩张,来满足下沉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例如,瑞幸咖啡推出了融合果汁、气泡水等元素的咖啡饮品,降低产品价格,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尝试,并时常推出“买一送一”或者其他大幅度折扣活动。
为了迅速扩张市场份额,许多咖啡品牌在下沉市场会降低加盟门槛。瑞幸咖啡等品牌在进入下沉市场时,推出了较低的加盟费和较简化的运营要求,比如,提供统一的供应链和标准化操作手册。这使得更多中小型投资者能够参与进来,帮助加盟商减少管理成本和运营难度,推动品牌快速扩张。
总体而言,中国咖啡品牌在下沉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各品牌通过多元化的产品和策略争夺市场。
星巴克在全球拥有40199家门店,其中,美国、中国所占市场份额最多,分别拥有16941家、7596家门店,共占门店总数的61%。近期有报道称,星巴克正考虑出售部分中国股权以寻求新的增长途径。
其实,星巴克在进入中国市场初期,采取了与本地公司联营的模式,共同运营市场,后期才将股权全部回收。这一策略,曾经帮助星巴克在初期快速融入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