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农参
看农参,读懂农业品牌。16万农业主管干部的决策参考,100万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产融平台,3000万中国农业品牌经营者的精神家园。每日分享实践案例、商业洞察、行业研究等。并聘请元一智库农研中心主任铁丁老师担任总编辑,提供理论支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农参

300万元变6万斤牛肉,吃不到也卖不了,什么情况?

农参  · 公众号  ·  · 2024-12-07 10:30

正文



导读

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提示“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风险。农业农村部指出,近年来, 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APP、电话宣传、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鱼类、畜禽、茶场等,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群众投入资金。这类“云养经济”业务模式已脱离了商品交易的实质,由正常销售行为异化为追求高额回报的非法集资行为,资金安全无法保障,相关风险需警惕。

农参特分享如下具体案例, 共同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在网络平台投资300万元认养600头牛,本以为成了快乐的都市牧场主,殊不知已深陷非法集资骗局,600头牛一夜之间变成了6万斤无法兑现的牛肉。

近日,上海警方在“砺剑”专项行动中,根据市民报案线索深入侦查,成功侦破一起以互联网“云养牛”为幌子的非法集资案件, 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涉案金额5亿余元


“云养牛”还能获得收益?


今年5月,市民吴先生向上海徐汇警方报案称,他通过朋友介绍,接触了某网络平台的一个“云养牛”项目, 该平台宣称,在国外拥有合作牧场,在当地聘请了专业团队负责牛的日常饲养,投资人只需线上投资认养,就能获得年化6%到13%不等的稳定收益 。此外,每头牛都购买了保险,一旦死亡,投资者还能获得保险理赔。

为了让吴先生相信这个项目的真实性,平台不仅给吴先生寄去了专业制作的宣传特刊,还让他关注了该平台的社交媒体账号:一些论坛视频里,有投资人积极分享他的投资经验;一些直播视频里,有人在实时展示牧场的牛的实际情况;还有一些视频里,平台人员还表示,投资人可远程实时监测牧场中自己认购的牛的健康状况。




300万元被折抵成6万斤牛肉


吴先生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入5000元在平台购买了一头牛的所有权,约定投资期限为1个月,到期后平台将依据年化6%向吴先生支付收益,并原价回购牛的所有权。签订电子合同后,平台还提供了其所购买牛的年龄、体重、耳标号等具体信息。

一个月后,吴先生如约收到了平台的回购款和返利款,遂逐步加大了投资力度,在短期内先后投资近300万元。在此期间,平台商城推出了一项新服务,即可以50元一斤的价格将收益和本金全部转换成牛肉份额,用于兑换牧场生产的所谓“高品质”牛肉制品。

到了今年5月的一天,吴先生登录平台后发现,在未被告知的情况下, 其账户内价值300万元的牛被平台强制回购并全部折抵成了6万斤牛肉的兑换额度 。在向平台质疑后,客服表示因第三方支付问题暂时不能提现,只能提取牛肉,而当吴先生提出要提取全部牛肉时,客服又表示如此大量的牛肉难以运输,可将牛肉份额以200元至300元一斤不等的价格通过平台寄售,待售出后即可提现。然而 截至案发,这些牛肉完全无人问津,300万元的投资款至今仍是寄售在平台上的6万斤牛肉份额


保本保息的背后是非法集资骗局


无奈之下,吴先生只好选择报警求助。接到报案后,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即会同徐汇分局对该网络平台开展调查,发现 平台宣称位于国外的牧场根本就不存在,而吴先生在网络上看到的视频和直播,部分是犯罪团伙借用他人牧场拍摄,更多的则是从网络下载素材后再进行后期剪辑包装而成
至于平台提供兑换的牛肉,则是犯罪团伙从本地批发市场购得 ,民警前往仓库调查后发现,其库存寥寥无几,远远低于用户持有的牛肉份额。而犯罪团伙引导投资人在平台寄售牛肉一方面是希望延缓兑换时间,另一方面则是希望有不明真相的投资人继续投资。
警方随后锁定了以犯罪嫌疑人张某为首的犯罪团伙。今年9月,上海警方在外省市警方的协助下,张某等四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经查,张某等人通过搭建网络平台、包装“云养牛”项目,以高额收益为诱饵、吸收资金,共非法募集资金5亿余元。
目前,上述4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案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惕假借“新型农业模式”诱骗投资

面对这类新生投资骗局,警方提示: 近年来,假借海参养殖、梅花鹿养殖、孢子粉培育等小众农业养殖的名义,包装成投资新型农业模式,用保本保息、高收益等噱头诱骗投资人的案件时有发生 ,群众应提高警惕

今年9月,农业农村部还发布了关于“云养经济”领域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提示称,近年来,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人打着“云养经济”的旗号,通过互联网、电话宣传、组织聚餐旅游和参观养殖场等方式虚假宣传, 诱导消费者线上认购鱼类、畜禽、茶场等 ,承诺到期后可获得高额回报,吸引群众投入资金。

再次提醒对“云养经济”动心的投资者, 一定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理性对待高额回报承诺 ,冷静分析平台的盈利模式 ,是否合理、可持续 ,避免上当受骗





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新闻晨报、21财经客户端
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文字/图片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从该公众号转载本文至其他平台所引发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支持原创!

往期回顾

【原创首发】

铁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民生工程”
铁丁:“农产品”变“商品”是品牌建设的重中之重

铁丁:百亿特色产业集群将成为县域发展主引擎

铁丁:“农业产业文旅”是“文旅产业”和“农业生产”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最佳路径

【农参专访】

梁顺俭:创办牛肉拉面大学、产业惠及近10万人,兰州拉面香飘50余国的两大“杀手锏”
“染色剂”“打40多遍药”“转基因”.......看清阳光玫瑰变“毒药”的真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