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苏俄转播
另一面和灰烬的趣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  ·  人工智能推动能源变革的前景、风险分析及建议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停电8小时以上!该国实行六级限电→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停电8小时以上!该国实行六级限电→ ·  昨天  
南方能源观察  ·  《南方能源观察》电子刊上线!订阅方式戳→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苏俄转播

另一个巴黎

苏俄转播  · 公众号  ·  · 2024-12-24 13:56

正文


“另一个巴黎”是乌兹别克斯坦摄影师 Kamila Rustambekova 拍摄的一个系列作品。
这个标题,让我想到了《德州巴黎》那部电影,同样是充满了迷失、乡愁、追寻的意象。只不过,照片的背景设定在中亚。
它展现了乌兹别克斯坦 Farish 地区季节性务农人的生活。在俄语和乌兹别克语里面,这个地方的发音跟“巴黎”很近似,于是这里也被幽默地称为“小巴黎”。
亲戚的田地是拍摄的舞台,他们的生活就是一幕幕戏剧。
这些“流动农人家庭”背井离乡,从乌兹别克斯坦东部搬到西部,一住就是 8 个月。务农的地区在西部的吉扎克地区,而他们的家乡在东部的费尔干纳谷地。
他们用木棍搭建房屋,打开电视,从早到晚在田间劳作,耕种、种植和收获西瓜、甜瓜、花生、西红柿和向日葵。孩子们照顾其他更小的孩子,而父母则为他们提供体面的未来——学校和婚姻。
这些照片是“流动农人”的精神写照,他们在充满各种不确定挑战的条件下,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社区意识为标志,创造了自己温馨的小日子。即便很多时候,基本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摄影师说,系列作品的核心是向这些家庭致敬,他们体现了乌兹别克斯坦辛苦农人们的内核、灵魂。
在西方媒体的悲惨叙事,与本土官媒的粉饰之间,也许这些照片更靠近真实的人心——他们的故事,凄美地反映着乌兹别克斯坦的社会文化风貌。

文字:吴鞑靼




老吴的推荐,好喝的格鲁吉亚白葡萄酒
适合冬季佐餐,清爽不涩口
长按扫码查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