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BIE别的
VICE是全球最大的青年文化媒体公司。这里有身临现场的体验报道、被忽略的群体、刺激你思考的不同角度、令人不适但真实的社会观察、以及题材多样的纪录片和在线视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北太平洋公海,中俄海警联合行动 ·  4 天前  
参考消息  ·  郑钦文拿下首胜,成功晋级!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真主党证实:纳斯鲁拉身亡! ·  5 天前  
参考消息  ·  赖清德请客,12人“罕见缺席” ·  1 周前  
参考消息  ·  以总理被曝欲撤换防长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BIE别的

来听这些曾经年轻但如今不再年轻的北京年轻作家们聊聊他们眼中的王小波

BIE别的  · 公众号  · 国际  · 2017-04-11 13:12

正文

本文由作家狗子、作家丁天、编辑王童口述,汤博采访整理 —— 哦对还有正在通话中的王老师

《文学阳台》封面

2000年,作家王朔和导演叶大鹰曾联手创办网站 “文化在中国”,以在线聊天和访谈形式云集了许多文化界人士,尤以当时北京年轻作家为其中主力。后来网站停止更新,之前访谈内容集结成书《文学阳台》,其中多位嘉宾对王小波的作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主理人王朔更是在其中一篇访谈中,将王小波引为同志之列。当时的那群北京作家,如今都已步入中年,他们对于王小波的看法,也在似水流年中有了改变。于是我们找到这些如今已经不再年轻的年轻作家,聊了聊现在他们眼中的王小波。


 作家狗子 

作家狗子

我最早读他作品是发表在《丑小鸭》杂志上的文章,当时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只要有他的文章我一般都会找来看看,不过找到的也不是特别多,直到他死了之后出来一大堆东西。

王小波算当代作家中写得好的几个作家之一,但又不像王朔那么有影响力,可能因为王小波也不怎么混文学圈的原因吧。王朔虽然也不被文学圈待见,但王朔在文学圈磕出来了,被文学圈认可了。

他俩都特别看不惯那些虚伪的东西,王小波属于知识精英,他的知识体系是有所依托的,比如说他对罗素,对西方知识传统的迷恋,相比之下,王朔可能更有天然性,更自然,所以可能也更有力量。王朔有点谁都别废话,本来无一物的意思。

北京作家王朔、王小波,包括后来的丁天、石康、冯唐,跟中国其他地方作家区别挺大的,就北京这帮作家其实并不是特把文学当回事,这好也不好,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他可能不是特别敬业,比如说轻易转行了就干别的去了,另一个程度是他不迷信文学。

这种不在乎的劲儿好像是从王小波开始的。王小波生前是不理文学圈的,他就是写。虽然中国文学圈现在越来越差,可当年也好不到哪去,真正有眼光的文学编辑就不多,他又不混这个名利场,生前自然也就没红。

王小波死后正好是文学市场化的开始,他自身也具备了相当好的文学水平,加上死亡本身又是一个大的事件,还有他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又符合所谓愤青们某种心理诉求,好多因素把他造成了一个挺有市场价值的人。

王小波死了之后,包括李银河这种以遗孀身份公布情书之类的事,他要活着的话,一定会非常反感,但是没办法,这是另一话题。王小波《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写得好,有些随笔也写得好,《青铜时代》我一直读不下去。


 作家丁天 

作家丁天

印象中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好像是1993年出版的,我认识他的时候是1994年开春的时候,当时《北京文学》组织了一个笔会,我知道王小波会来,就特意带上了这本书,活动时让他帮我签了名。

我当时也就是20出头,在座的都是青年作家,也就是刚开始写作的文学新人,王小波比我们大很多,虽然他发表文学作品时间也不长,但是我个人觉得他在当时已经是个成熟的、大师级的作家了,所以当时和我们没有太多话说,显得也很腼腆,有问题也会回答。

我们大多数作家都是20多岁刚出头,很有写作的冲击力,但有相当一部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创作开始停滞了。也可能因为年龄的关系,王小波一出道就已经是个成熟的作家了。

很多读者喜欢他的随笔集,我只看过他的小说作品,他是有自己思想体系的一个人,我今天的年纪已经超过了王小波当时的年纪,但现在看,仍然觉得他是大师级的作家。

1994年《北京文学》笔会之后,还有一些联系,但是比较少。当时我们年纪相仿的一些年轻作家经常一起见面吃饭,聊聊创作,当时也给王小波打电话,他不太热衷于聚会,对我们的喝酒邀请,总是很委婉地推脱。我现在很理解他当时的心境,他一定是有好多东西都要写,有一种时间的紧迫感,这是我到了他当时那个年纪之后才逐步体会到的。

王小波曾说过,“创作小说是比拼内力。”这可能是我对王小波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了。


 作家王朔(采访未遂)

作家王朔

选题开始时,我是打算和王朔聊聊王小波的。不过王朔老师深居简出,似乎对任何公共话题都没有什么兴趣。打了两次电话,第一次正在通话中,第二次则直接关机了。既然王朔没有想表达的,我们也不好勉强(主要是没有得到勉强的机会,否则……我也能干得出来)。

或许你有疑问:没干成的事为什么还要写出来?实在不好意思,因为这个选题角度真的有点棒,我们觉得有必要和你分享一下,这是互联网精神。

王朔的缺席,对于读这篇文章的你们来说,不知算不算是遗憾,但对于作者来说,简直是太遗憾了。不过我们会继续约的,大家保重身体,活久见。


 文学编辑王童 

文学编辑王童

王小波生前算一个文学异类,他不属于文学圈,文学圈也不把他当作一个纯作家来看待。他没有所谓正统的那个文学腔调,他的思维有一种反传统的东西。

我和他认识是因为《北京文学》组织一个青年创作笔会,当时我和他,还有出版社的领导住一个屋里,后来那一期《北京文学》出过一个青年作家专号,不过专号里头他好像没写,后来写了别的。

生活中王小波是不修边幅的一个人,看上去衣衫不整,而且他生前不像现在这样大红大紫、春风得意,他当时也为稿子能不能发出来感到焦虑。

那时候我在中国娱乐信报当编辑,报纸前身叫《戏剧电影报》,组了他很多的随笔。经常是我在报纸上给他出一个选题,和他经过互动沟通以后,他就可以给出一个思路,像《好人电影》和《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都是选题之后,他从另一个角度来开拓出来的。像《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的开头,他是这么写的,“王童叫我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幻片。”

记得有一次是他的电脑坏了,我让他写的文章没收到,那天是大雨天,他冒着雨给我送过来的,当时我就感觉到他有点异样,就是感觉那个气色不对,他脸是黑黑的,别人都觉得看了很健康,他自己说我得了一种病,大病。我当时还没太放在心上,我说你这么壮的人,气色这样肯定没什么大事的,后来我觉得那大概是一种心脏病人的前因吧。

我知道他逝世的消息,是从《美国之音》听到的,当时觉得很讶异,前两天还一起聊天的人,怎么忽然就没了。我是第一个在报纸上发表了怀念他的文章,报道出来的时候,正赶上他的遗体告别仪式,当时这个报纸也送到了告别仪式分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