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来自于《
中关村在线
》和
moneyDJ
,如您觉得不合适,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报导,中国厂商开始集中火力投资可使用在智慧手机等用途的
OLED
面板,包含中国最大面板厂京东方(
BOE
)在内的
6
家中国厂相继兴建
OLED
面板新工厂,预估截至
2020
年左右为止,合计投资额将超过
1300
亿人民币的规模,以期望藉由大规模投资、对抗三星电子等韩厂。目前三星于全球智慧手机用
OLED
面板市场的市占率高达逾
9
成。
报导指出,京东方正在四川成都兴建月产规模达
1,000
万片(以智慧手机换算、以下同)的
OLED
面板厂,投资额超过
327
亿人民币,该座新厂产线将阶段性启用,预计
2019
年正式进行量产;华星光电(
CSOT
)也正在湖北武汉兴建和
BOE
同规模的
OLED
面板厂,而京东方、华星光电会砸巨资投资
OLED
,主要是受苹果(
Apple
)
2017
年问世的部分
iPhone
将开始采用
OLED
面板的影响,因为预估华为等中国智慧手机厂料会因此(
iPhone
开始采用
OLED
)开始使用
OLED
面板。
另外,天马微电子已将在武汉兴建的液晶面板工厂转换成
OLED
专用工厂;和辉光电和维信诺显示技术也将兴建新工厂。
据报导,若中国厂商如计划生产
OLED
面板的话,预估总出货量(以智慧手机换算)足以供应全球
3
成以上需求(即全球市占率挑战
3
成以上水准),只不过
OLED
面板制造技术难度高,连现在年产
3
亿片以上的三星也苦于良率的提升,故若中国厂商大幅增产,导致
OLED
面板价格下滑,而良率却升不上来的话,恐让成本飙高,中国厂商的营运恐因此恶化。
全球
OLED
市场格局
从目前
OLED
面板看,中小尺寸三星占据绝对优势,大尺寸
LGD
话语权异常强大,但这仅仅是现在的情况。在可预见的
1
年内,中小尺寸除中国大陆厂商会施压三星外,日本
JOLED
也在印刷式
OLED
上准备突破。而大尺寸方面,华星光电可大幅降低成本的印刷式
31
英寸
OLED
电视已研制成功,对于还在拓展期的
OLED
来说并非好事。
韩国几乎垄断了
OLED
面板市场
有投入就会有产出,谁让别人研究得更早呢?
韩国两大企业三星、
LGD
现在就享受着令人艳羡的前期投资福利。这其中三星更是如此,严重的供求关系不平衡,让拿着现金在外排队也拿不到货的整机厂商毫无办法。
这就是中小尺寸
OLED
市场的现状。得益于柔性
OLED
手机的大卖,三星中小尺寸
OLED
面板供求处于严重失衡的状态中。最早拿货周期已经排到了
2017
年下半年。而前段时间三星关停一条正处在价格反弹期的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转而投资中小
OLED
面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从目前来看,同样的投入,中小尺寸
OLED
获取的利润是大尺寸液晶面板利润的
4
倍。
这对谁都是无法拒绝的诱惑,所以三星果断关停了大尺寸液晶面板,继续加大对中小
OLED
的投入,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小尺寸
OLED
市场的份额。虽然现在有着
99%
的比例,但随着中国大陆和台湾厂商的兴起,这比例必然会下降。所以在很多面板企业都在享受液晶面板价格反弹带来的短暂利润飞涨时,三星又提前动手了。
中小尺寸被三星垄断,而大尺寸电视用
OLED
面板市场呢?虽然大尺寸
OLED
面板市场还没有上述严重供不应求的景象,但由于
LGD
掌握着绝对的技术优势,需求一旦爆发,
LGD
同样会与现在的三星电子一样,处于市场绝对垄断的地位。
中日酝酿打破这种不平衡
OLED
面板市场近乎被韩企垄断,这和早期的平板市场情况类似。这令中国和日本厂商处境很尴尬!
旨在打破这种不平衡的产业力量在酝酿。对于中国大陆中小尺寸
OLED
的布局,目前消息显示,不仅中国大陆厂商,包括台湾和日本厂商也在酝酿着突围。
台湾面板厂商友达和群创都参与到
OLED
面板研发中,但由于缺乏财政支持,台湾企业短时间内难以在先进的显示技术上与中国大陆以及韩国面板商匹敌。
日本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今年上半年消息显示,
OLED
已利用成本面具优势的
“
印刷式
”
技术,试作出尺寸为
20
英寸的高分辨率
OLED
面板,其分辨率为
200ppi
,同于现行市售的最高阶
PC
所采用的液晶面板;该款
20
英寸
OLED
面板将成为全球第一款使用印刷式技术所生产的产品。
JOLED
股
JapanDisplayInc
(
JDI
)投下
200
亿日圆于石川工厂厂区内兴建的
OLED
面板试作产线在
2016
年
8
月已启用,而
JOLED
也计划利用该条产线于
8
月试产上述
20
英寸
OLED
面板产品、之后目标为在
2018
年下半年进行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