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卖出三辆汽车,就有一辆在中国;
中国每卖出两辆汽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中国每新增三辆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比亚迪。
中国,已经当之无愧成为全球汽车以及新能源车的领导者,
比亚迪,更成为中国新能源车的领头羊。
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310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三分之一强。
中国不仅继续稳居全球头号汽车市场交椅,相当于第二名美国(1570万辆)的两倍,或者第2-5名的总和,是当之无愧的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
全球汽车销量(2024为1-11月数据)
从品牌构成上看,中国自主品牌成为中国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主角,占中国市场总销量的65%,而且份额还在持续扩大中。其中前三强分别是比亚迪、吉利和奇瑞。
状元是比亚迪,全年累计427万辆,包含比亚迪、腾势、方程豹、仰望四个品牌;
榜眼是吉利控股集团,全年累计335万辆,不仅包含吉利、极氪、领克品牌,还包含沃尔沃、路特斯、极星、宝腾的销量;
探花是奇瑞控股集团,全年累计260万辆,包含奇瑞、星途、捷途、iCAR、以及智界品牌;
此后依次是上汽集团(240.8万辆)、长安汽车(223万辆)、东风集团(137万辆)、长城汽车(123.33万辆)、广汽集团(110万辆)、一汽集团(81.2万辆)、北汽集团(62.7万辆,截止11月)。
如果但看新能源车的销量就恐怖了,比亚迪断崖式领先,其他所有品牌加在一起,被比亚迪一家吊打。
我知道比亚迪PTSD患者们急了,但是我劝你先别急。
今年十一月,比亚迪首次联合华为共同发布方程豹豹8,定位于混动智能硬派SUV,主打“电驱越野+高阶智驾”。新车共分为四款车型,定价在37.98万元—40.78万元。
双份PTSD,双份刺激!
对于花粉和迪粉来说,则是双剑合璧,双份快乐!
根据我得到的小道消息,
这俩深圳土著公司
,以后还有更多更深度的合作
。合作名单还包括但不限于大疆等。将来还有更多惊喜( or 惊吓)等着你。
比亚迪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二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厚积薄发的成果。
早期创业筚路蓝缕,是约等于无的小透明;中期跌跌撞撞,在一片鄙夷之声中慢慢积蓄力量;从2022年起,比亚迪毅然all in新能源,这也是传统汽车厂商中,唯一一个全面停产燃油车的。也正是从这一年起,比亚迪开始走出昂扬向上的增长曲线。
更恐怖的是,比亚迪如此高的销售量,是在超过40%的增长率基础上取得的,也就意味着,427万辆还远远不是它的上限。
汽车发展史上,一个品牌取得如此断崖式的领先,还得追溯到一百年前。
当时,福特汽车凭借工业流水钱和T型车,把汽车的售价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并由此成为世界最成功的商业公司,也将世界正式带入了汽车时代。
比亚迪的巨大成功,也将取得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首先,我们从总销量上看,到11月比亚迪已经来到了全球销量第四,挤进2024年前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即使之后比亚迪增长进一步放缓,快则三年,慢则五年,比亚迪将超过大众丰田,成为全球头号车企。比亚迪已规划的全球产能为800万辆,还是有点略显保守。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奠定的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出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全新玩家。
与
华为
中兴
颠覆世界通信产业格局相比,比亚迪的成功意义要更加重大。
我们今天的世界格局,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的,汽车业处于世界秩序的地基中坚位置。
当前,汽车正处于类似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换代期,大众丰田销量虽高,但大部分都是功能机,淘汰的倒计时钟声已经敲响。
在主要汽车消费国中,中国更是以超过50%的新能源渗透率,保持断崖式领先。美国10%,尚未达到临界点(15%),日本则仅有2.6%,仍然处于新能源化的初级阶段。欧洲三强(英德法)则均在20%左右,均已过新能源临界点。
临界点来自技术采用生命周期理论,详见《跨越鸿沟》这本书,指的是创新产品从早期采用者到早期大众跨越的关口,这是创新能否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所有科技型创业公司必须经历的“惊险一跃”。
中国在汽车工业,特别是新能源车的统治地位,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不仅意
味着,上千万人将因为中国汽车业崛起而收获体面的工作,并带动社会各行业的收入提升;
也意味着,功能强大且物美价廉的新能源车将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更多中国人居家旅行的好伙伴;
还意味着,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内燃机汽车被颠覆,旧的世界秩序必将倒塌,新秩序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
什么是迄今为止,对人类影响最大的单一工业产品?
答案无疑是汽车。
汽车是
工业
体
系的龙头,在主要量产工业品中,价值最高,技术集成度最高,带动产业链最多,被称为“工业中
的工
业”。
汽车,就是人类文明的权杖。
谁占领汽车产业的制高点,谁就占据了工业的制高点,谁就代表了文明。
人类对
于
方便快捷
的出行需求
,可以说是与生俱来
。
每一次出行方式的重大改进,都代表着文明的进步,以及文明间博弈的此消彼长。
4000年前,
起
源于
乌
拉尔山脉草原的
雅利
安人
发明了车轮,标志着车的出现。
战车技术起源和扩散示意图
在车轮发明的同时,雅利安人也驯化了马,并将马作为车辆的动力来源。
古雅利安人马车复原图
雅利安人驾驶着马车横扫欧亚,摧毁了四大古文明中的三个。
我们现在看到的白种人,包括
凯尔特人、
日耳曼人、拉丁人、
斯
拉夫人、
伊朗人
、
印度人
(
高
种
姓
)、盎萨人
,使用
的语言都属于
印欧
语系,
都是
雅利安征服者和当地
土著的后代。
距离乌拉尔山越近,雅利安基因比例越高。其中斯拉夫人约有50%的雅利安基因。希特勒自认为德国是高贵的雅利安后裔,基因纯度只有不到20%。
身为突厥混血的可萨犹太人,大肆屠杀巴勒斯坦人,后者才是正宗的闪米特犹太后裔,犹太与纳粹果然臭味相投,亲如一家。
雅利安人横扫欧亚各个板块,唯独被挡在东亚之外。当时东亚正处于商朝,女将妇好率领商朝军队击败了雅利安入侵者,同时学会了对方的马车技术。在商朝的殉葬坑里,发现大量白人特征的骸骨,也能够发现同款马车的遗迹。
但是,商朝统治者并没有充分重视战车对战争的重要性,反而是西边的周充分发展了围绕战车的战术。
著名的牧野之战中,姜子牙坐在马拉战车上,指挥三百战车部队发起冲锋,
相当于发动了一场三千年前的原始“闪击战”!
商纣王则仍然遵循传统的主将坐镇后方的指挥模式,难以应对战场上的各种突发状况。
虽有七十万之众,却没有战车全是步兵,在反商联军的战车阵冲击下溃散,一败涂地,兵败自杀。
这场上古封神之战,充分显示出法宝(战车)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各国纷纷围绕战车开展军备竞赛,从千乘之国到万乘之国不断升级。
战国时代中晚期,马拉战车由于过于笨重,逐渐被机动性更高的骑兵所代替。车退出了军事舞台,成为纯粹的交通工具。
由于动力系统的限制,车在东西方各自独立演化,三千多年变化都不太大。
直
到十九世纪,马车还是东西方的主要交通工具。
蒙古高原的各种马背民族,凭借强大的机动性花式肆虐欧亚,成为欧洲人口中的“上帝之鞭”。
维多利亚时代的双轮马车
十九世纪晚期汽车的出现,在机动性上迅速取代了马车和骑马,终结了马上称霸的历史,使凶悍的游牧民族变得“能歌善舞”起来。
直到汽车出现之后,
西方文明
才拥有了能够彻底征服东方大陆文明的陆地机动性。
自
雅利安
大入侵以来,
人类文明
遭遇第二轮全面洗牌。
从文明古国时代幸存至今的东方文明,首次面临灭绝危机!
人们通常把1886年看做汽车工业的起点,这一年德国人卡尔·奔驰制造出世界上首辆内燃机驱动的三轮汽车(很明显,是从马车改进而来)。此时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的时期。
但严格说来,汽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自从蒸汽机发明后,人们就开始尝试用它来取代马驱动车辆,这也是汽车为什么要叫“汽车”,而不叫油车或者电车,因为它最初的的确确是由蒸汽驱动的。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尼古拉斯·古诺(1725--1804),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1803年,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制造出可以实际应用的蒸汽汽车,1827年蒸汽公共汽车在英国正式运营。只不过由于蒸汽机体积笨重、噪声太大,动力效率太低,不能很好地满足人类个体出行需求,暂时只是在大规模出行的火车、轮船上得到广泛应用。
第一辆蒸汽汽车(复原模型)
围绕
汽车的改进需求,成为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汽车不
仅改变我们上班通勤
时长和便利程
度
,
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战争的方式。
汽车的改进,也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条主线,贯穿了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四次工业革命。
汽车(交通)的发展历程,跟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点类似。
单数革命(
(通信的1g和
3
g
)
)开拓新模式,但是对生产力的提升并没有带来显著的效果;双数革命(2g和4g)则是真正革命性成果的收获阶段,整个世界将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爆发于英国与法国,赋予了汽车机械的骨架(物质技术),此时的汽车性能长期落后于马车,速度慢,噪音大,故障多,是早期的欺骗性失望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爆发于德国和美国,同时大规模应用于苏联和日本,带给汽车澎湃的动力心脏(能量技术)。整个世界都被石油-汽车这一组“能源+工业”的模式重塑。
汽车也成为军民融合的主力,苏美德日的汽车制造商,当时都转型为军事装备制造商。
相关技术大量应用于军事领域,掀起了军事革命,出现了坦克装甲兵团的闪电战。
正是因为汽车业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老牌帝国英法都靠边站,美苏德日成为战争的主力。战场也主要围绕着交通线,以及交通线连接的各种重要资源聚集地而展开。战争的结果,是世界霸权从英法转移到美苏。
第三次工业革命爆发于美国,赐予汽车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信息技术)。军事上也有所升级,但是并不多。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实现先进制造(物质)、新能源全电驱(能量)和人工智能AI(信息)的完全整合,使汽车成为人类技术三大分支有机结合的造物。新能源车,本质上就是具备具身智能的“机器人”,可以对世界更精准的理解,以及远超机械系统的精细控制。
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几乎同步,世界又如同一百年前,运行到了不稳定的周期。世界格局又到了聚变的前夜。
这次的权力转移比以往更加剧烈,也更加彻底,是
从西方文明
转移到东方
文明。
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发展得好,到底跟月薪三千的你有什么关系?
还真是有莫大的关系。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是发达国家,除了地广人稀家里有矿之外,基本就是它具有发达的汽车工业。中国要想发展起来,通过新能源车实现换到超车,是唯一可行的路径。只有这样,广大中国人的收入才有可能突破中等收入的天花板,否则就只能在低水平之下卷生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