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胡慎之
最完整的心理学常识、最前沿的心理教育、最专业的心理分析。人生不易,与君一同嬉笑怒骂、品味人生,人称“意义哥”;一针见血,洞悉关系心理,人称心理圈的“犀利哥”。经典曲目《一派胡言》《胡说爸道》《世道胡说》,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不好的原生家庭,到底有多让人窒息? ·  4 天前  
简单心理  ·  通知|简单森林国庆放假安排 ·  5 天前  
胡慎之  ·  你以为你很关心,可他却对你关上了心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胡慎之

过得不好不坏,是潜意识的自我保护

胡慎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4-09-30 19:00

正文




课程福利来啦

胡慎之老师线上音频课程(6大节)
 《平静的力量》
不再自我批判,学会与自己和解
原价99元,限时秒杀价69元
随到随学,轻松又省时~


作者 | 胡慎之

资深心理咨询师

家庭关系顾问

图片来自网络


前段时间,有位来访者在咨询中问了我一个问题:

“老胡,我没有什么大的理想,感觉自己现在的状态挺好的,不好不坏,但我妈很看不惯我,经常说我摆烂,成不了大器,甚至骂我跟我爸一样,永远只能做基础的工作,感觉自己从来没让妈妈满意过,但就是提不起劲去改变,这是为什么?


不知道有没有朋友遇到过类似的困惑?

保持不好不坏的状态,有哪些甜头

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曾说,一个人要想真正有所成长,必须在洞悉并坦然接受自己的同时,有所追求。

这句话比较拗口,我们可以从中寻找重点来帮自己理解。第一个重点是真正有所成长,第二个重点是在洞悉并坦然接受自己的同时,有所追求。

但从我的来访者的提问中,可以看出,虽然她想要做出改变,有所成长,但动力不足,反而似乎还挺享受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很明显,这种状态是可以给她带来好处的。

我尝试来分析一下。

第一,能让人感到安全。

为什么会感到安全呢?

举个例子。一个挑剔的妈妈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这样不好,那样不好,孩子为了让妈妈更少地指责或挑剔自己,就会尽量做得很好,或者做得不好不坏。

以考试为例,如果考了满分,可能会让妈妈产生很高的期望,会给自己后续造成很大压力;如果考了六七十分,可能会让妈妈感到失望而大发雷霆,甚至对孩子进行羞辱。然后,孩子慢慢发现考八十分,既不会被妈妈责骂,也不会让自己很有压力,这个分数不好不坏,刚刚好,所以总是考八十分左右。

久而久之,长大以后发现一直保持这种状态其实是最安全的,虽然难以在工作上获得晋升,但也不会被淘汰。于是,就会维持现状,以获得一种安全的可控的感觉。

特别是,如果我们内心追求一种比较安全、踏实的感觉,那就会从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中得到满足。

第二,能在家庭中得到认同。

从我的个案的讲述中,她跟她爸爸都处于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中,她的母亲可能也是如此。而和亲人处在同一种状态,就能从家庭中得到认同,产生归属感。

这类似于如果孩子在长相、行为方式、特长等方面很像父母,父母就会感到骄傲,还会夸赞孩子,从中获得一种自恋的满足。

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在家庭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和家庭成员建立连接。相反,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人在和家庭成员相处时,就很可能会产生各种冲突。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种对个人而言更好的状态却可能刺激一些家庭成员,让他们心生嫉妒或心理失衡。

因此,不好不坏的状态既是对家庭成员的一种认同,也让人更容易获得家人的认同,能更好地融入家庭。

第三,能对父母产生深度认同。

我们对父母的深度认同分为两种类型:

  • 第一种,是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就是“我最终成了你”;

  • 第二种,是成为他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人。叛逆的孩子就属于后者,但其实这也是一种深度认同。

当我们成为父母最不希望看到的人时,就从内心满足了我们一种很有趣的无意识动机:面对父母的挑剔或指责,我们可以通过这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愤怒,对他们进行攻击。

举个例子,一个特别焦虑的母亲希望孩子做事能快一点,不要拖拖拉拉。可她越催促,孩子动作越慢,系鞋带也好,吃饭也好,写字也好,都越来越慢。

这其实是孩子对母亲的攻击,或者说,是孩子针对母亲对待自己的方式做出的反击。

这是孩子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

孩子用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证明父母的失败,有点损人不利己。可是人的无意识中有这种需要,这是攻击的需要,也是对愤怒的表达。

自我的削弱

从以上三点来看,保持不好不坏的状态可能是出于一种无意识的动机。

虽然大家会觉得这些好处和平时我们认为的好处很不一样,但毕竟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我们能保持一种状态,就证明一定能从这种状态中得到好处。

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可能正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不过,一个比较挑剔的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处在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中,总会希望孩子能更努力一些,再上进一些,以满足自己的期望。

可是妈妈的期望未必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可能只是她凭空想象出来的,是她内心理想自我的一种投射。

而孩子在被过高要求时,内心就会产生对抗的愿望。

孩子处在不好不坏的状态中,就能和妈妈期望的理想状态切割开来。

也就是说,孩子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妈妈:我没有能力达成你的愿望,也不想达成你的愿望。

孩子可以由此完成一种对妈妈的攻击。

特别面对挑剔、苛刻的妈妈,孩子内心必然会产生上述对抗的愿望。

孩子想对抗自己的妈妈,因为对抗既能保持自我的完整,又能让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不成为妈妈的工具或妈妈的一部分。

再回看看我的来访者,她一直在和妈妈进行一场“战争”。

一方面,女儿将挑剔、苛刻的妈妈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女儿的内心一直想得到妈妈的认同,却无法如愿。

如果妈妈一直严苛地要求孩子,而孩子又无法满足妈妈的要求,那么孩子和妈妈产生矛盾是必然的,孩子会认为妈妈这样对待自己是错误的,是不应该的,所以要用某种方式回应妈妈,不让她如愿。

就这样,这位女士与妈妈之间的“战争”爆发了。

在这场“战争”中,她和妈妈的情绪、价值观纠缠在一起,根本无法确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以及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与此同时,她也在爱妈妈、保护妈妈,认为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想听妈妈的话。

这是一种深层次的保护。

但她采取的行动,或者说成为的那个人,并不符合妈妈的要求,又因为她是在内心保护妈妈,想和妈妈建立一种深度的连接,所以才会提出上述问题,寻求解答。

如果我们内心一直想保护自己的父母,可能就不愿离开父母,或者说不愿让父母离开自己,这样就能始终和父母保持连接。

我们会看到,一些女孩不愿出嫁,一直待在家里,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因为女孩子有点挑剔,找不到对的人,这是从理智层面所做的分析。

从家庭动力层面进行分析,有些人不愿出嫁或娶妻,宁愿待在家里,可能是因为他们想承担照顾父母的责任。

正因如此,我经常会问一些人,你不愿离开原生家庭去组建自己的小家,是不是为了照顾原生家庭中的某个人,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个人又是谁?

因此,我们要洞悉自己,要找出自己在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的动机。

我们进入当前这种状态一定是有动机的,或者说一定是受某种动力驱使的。

如果我们已经找到了相应的动机,那接下来就要看如何坦然接受这种不好不坏的状态。

想做到坦然接受,首先就不要否定这种状态,毕竟我们也从中得到了一些好处。

当然,在希望有所突破时,这种状态会成为阻碍,但不管怎样,暂时将这种状态视为自己目前的真实状态就好。

相较于一味地责怪自己,“暂时接受”带来的感觉就会好很多。

突破“舒适区”,人生才能改变

在这里,我们要明确一点,不好不坏的状态也属于一种舒适区。

有时,我们会渴望自由和成长,但自由和成长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要拿出巨大的勇气。

这就好像我们待在一个屋子里,屋子并不好,我们并不满意,但如果走出屋子,就要面对豺狼虎豹、风雪严寒、水深火热,相比之下,还是待在屋子里比较安全。这便是人类的天性。

当然,人也会选择走出舒适区,但那种选择大多不是主动的,而是顺着人类天性做出的被动选择,或者说是权衡利弊做出的无奈选择。

因此,打破舒适区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的。

正如前面说的,成长一定要有动机或者说动力,人要明确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经常提到,是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想成为别人。想到要成为别人,我们内心自然会产生抗拒。

就好像小时候听到妈妈说“你看隔壁小明……,你应该向他学习”时,我们就会产生挫败感或者感到嫉妒、失落、沮丧等。当然,这其中还包括一种不情不愿的感受:我为什么要变成小明,我就是我。

所以,我们要明确自己改变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还是为了成为那个妈妈特别羡慕和欣赏的人。

从根本上来说,每个人都抗拒成为另外一个人,在努力成为另外一个人的过程中,我们会再次感受到被妈妈忽略的失落与悲伤。因此,我们不可能成为另外一个人,只能成为自己。

那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改变自己有什么好处?

孩子很早就会被灌输好坏、对错的概念,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好坏、对错的孩子更易管教:做得对就是好孩子,做错了就是坏孩子;你是好孩子父母就爱你,你是坏孩子父母就不喜欢你。

这种管教孩子的模式被很多人认同和践行。处于这样的模式中孩子会不停地思考自己现在的状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

但成年人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我们在思考改变自己的动机时,会分析这样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所以说,成年人是讲究利弊的,只看好处和坏处。

不过,现在我们试着不考虑利弊,只考虑改变以及如何改变。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想通过跑步提高身体素质,他看到有人每天跑八千米,而那个人身体很强壮,让人羡慕。于是他也定了每天跑八千米的目标,他有没有能力在第一次跑步时就跑八千米呢?很可能没有。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小目标这个目标是自己踮着脚就能够达成、达成后会有一些满足感的。

可以先尝试一点一点地满足自己,有了满足感,才有继续努力的动力。

自我满足是人生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

比如跑步,不妨先设定一个每天跑两千米的小目标。开始跑两千米确实也有些困难,但还是可以坚持下来的。完成这个目标后,人会相信自己能做到一些事,改变的自信也就建立起来了。之后再慢慢设定稍大的目标,比如一星期后每天跑三千米或四千米。

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我们会重新发现自己,确定自己能做到一些事。过去那种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来、做什么都无法投入的不合理认知或者执念就会被自己点滴积累的成就感慢慢抵消。等最后真的跑到了八千米,并坚持了一两个月后,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顽强又有毅力的人,自信心也会大大提升。

成年人做事考量的是好处与坏处,这个提升信心的过程不同于别人夸我们好或漂亮,不是别人判断我们,而是我们自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的好处。

感受到这些好处后,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开始热衷于做这件事。

如此一来,做事的主观动机或者说主观动力就出现了。有了这样的动机,我们就不再是用意志力坚持做一件事情,也不再是别人要求我们或我们要求自己做一件事,而是享受做这件事,享受当下的感觉。

这是一种深度的自我满足,一旦达到了这种深度的自我满足,不管做什么,我们都一定会“坚持”下去。

最后还有一点,要给自己犯错的机会。

我们在做出一些尝试时会发现,效果可能并不好,会有失误,也会走一些弯路,甚至经历短期的挫折和失败。

不过没关系,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

我们的人生是自己的,由自己负责,我们不需要对他人交代什么,完全可以给自己试错的机会。

当我们开始为自己负责时,人生的改变就正式开始了。

我们原本是接受妈妈的评价、想和妈妈建立深度连接的“孩子”,现在要开始慢慢脱离妈妈,成为真正的自己。

不再讨论妈妈以前怎样对待我们了,那是以前,成年后我们可以主动为自己做出选择,探索自己的未来。

尽管这一过程难免会有一些担心或害怕,但还是应该对未来保持好奇,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有可能会发生惊人的改变。


  作者介绍 

胡慎之,心理学家。
家庭关系顾问。
向日葵爸爸发起人。

向日葵心理咨询创始人。

中国心理服务机构联盟副主席。

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顾问。

20年的咨询实践,15000小时的个案经验。



【课程福利】在这里

☟☟☟

星标的方法在这里

☟☟☟

第一步:点击文章最上面的蓝色字体:

胡慎之

第二步:点击右上角的三个小点点,

就可以设置星标或置顶哈。




关注我 设星标


jin

为你推荐:
(点击即可阅读)

1、十句话,带你看清家庭关系的真相

2、强调付出的人,最容易受伤

3、压抑的人,都很委屈



点击“阅读原文”,带你走进关系心理学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