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一篇
宋朝进行时(0116)错误决策
后一篇
宋朝进行时(0118)高粱河
4.对手
赵光义的拍脑袋决策,出乎所有将士预料,同样也出乎敌人的预料。所以,当宋军一路打过来的时候,辽军也没什么防备,易州、涿州等地的守将根本没心思抵抗,一见到宋军就出城投降了。
前线频繁传来好消息,让赵光义信心大增。六月二十三日,他率军进逼幽州城,在城南驻扎。
拿下前面这座城池,就大功告成了。
赵光义的脸上不由自主地浮出一丝微笑,他仿佛已经率军凯旋而归,接受群臣和百姓的欢呼,仿佛已经步入太庙,来到父亲、大哥的牌位前,亲自主持祝捷大典,告诉他们自己取得的光辉业绩……
幽州,又称燕京,就是现在的北京,对于辽国来说,那是他们的南京(容易理解,幽州在辽国的南面)。甭管哪里的京,都说明他的地位很重要。
辽国负责留守幽州的人叫韩德让。
韩德让是一个汉人,但很不普通。韩德让的祖父是辽军的俘虏,被抓后做了奴隶,后来因祸得福,反而在辽国做了大官,主管辽国统治区内汉人的事务,韩家从此成为辽国境内汉族贵族的代表。
他的父亲韩匡嗣更牛,打小和辽景宗耶律贤关系很好,耶律贤当上皇帝后,被封为燕王,负责留守幽州。当时,韩匡嗣正好有事离开,就让儿子韩德让暂时代管幽州。
要说辽国统治者确实对韩家宠信有加,韩德让的祖父、父亲已经很牛,但和韩德让一比,你只能感叹,确实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韩德让和辽国皇后萧绰的关系可不一般。用现在的话说,萧绰算是韩德让的前女友。此前,萧韩两家曾有婚约,萧绰曾经答应嫁给韩德让做妻子,只因后来被选为妃子,婚才没结成。又据辽国路边社记载:韩德让和萧绰婚没结成,情意却在,两人不仅在工作上相互关照,生活上也是藕断丝连。
再剧透一点,辽景宗耶律贤死得较早,萧皇后变成了萧太后,韩德让和萧绰共同扶助小皇帝耶律隆绪,两人更是堂而皇之地成双入对,辽圣宗也像对待父亲一样尊崇韩德让。在韩德让和萧绰的统领下,辽国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
韩德让和萧绰确实是辽国史上的一对传奇人物,不过,他们的故事还没开始,这次为辽国力挽狂澜的英雄,是两名极其强悍的将领——耶律斜轸、耶律休哥。
所谓“胡儿十岁能骑马”,游牧民族天生擅长骑射,也诞生了一大批具有优秀军事天赋,精通骑兵战术的将领。
耶律斜轸和耶律休哥,则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两人尤其善于运用精锐骑兵实施快速突击,论彪悍程度,即使放到整个辽国历史上,也屈指可数。
韩德让没想到,本来只是替父亲代个班,却摊上了这种大事。
辽国收到宋朝进攻的消息,紧急调拨了一批军队进幽州,但人数并不多,真要打起来,明显不够用。眼见宋朝大军压境,韩德让每天都派人去催救兵。
在韩德让的期盼下,很快有两支援军向幽州靠拢了,只是他们并不是辽国朝廷派来的,而是一路逃过来的,自己都刚吃了败仗。
前面说过,宋军打北汉的时候,辽国曾经派出军队支援。这支援军的头头叫做耶律沙,耶律沙当时败得很惨,损兵一万人,连儿子的命都搭了进去,差一点就全军覆没,幸亏碰上耶律斜轸率军前来救援,才逃了回来。
耶律沙和耶律斜轸整顿好军队后,本想再去救援北汉,走到半路上才知道,北汉已经玩完了,只好调头回去。走了没多久,又听到消息说宋军都快打到幽州了,就赶紧向幽州靠拢,帮助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