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坚定的小屏用户,尽管我十分喜欢拍照,但是依旧可以接受拍照不顶尖的小屏
手机
。
小米12
、
小米13
以及
小米14
都买了,并且是主力机。小米14是1TB的版本,因此
小米15
就没有更换。好在因为工作关系仍然拿到了小米15。在使用了一个月以后,笔者认为,小米15的大卖是有原因的。
小米15在手感方面获得了用户和评测者的一致好评。它采用了6.3
6英寸
的屏幕,尺寸设计使得单手操作变得轻松,特别适合偏好小屏旗舰的用户。手机的中框采用了四微曲的半包设计,与磨砂背板的过渡非常平滑,带来了柔和且细腻的触感。
这种设计改进了前代产品可能存在的边缘硌手问题,使得小米15在握持时更加舒适,重心分布也更为均衡,避免了“头重脚轻”的感觉。
此外,坚持的矩形相机模组设计,尤其是对于右手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握持体验,食指有充足的空间放置。磨砂处理的背板和中框不仅提升了手感,还减少了指纹的残留,虽然某些用户可能偏好亮面的高端感,但磨砂处理在实用性和美观上找到了平衡。
整体而言,小米15的手感被评价为“润”,是小米在内部空间堆叠和外观细节上精心设计的结果。
小米15是国产机中第一次在设计和手感上媲美iPhone16的手机,很建议大家去线下摸一摸。
国产旗舰机有个很大的设计问题。正面的设计趋同,背面设计越来越夸张,硕大的摄像头模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即头重脚轻,又硌手。
小米15的相机模组在设计上展现了对美学与功能性的双重追求,同时延续了小米系列经典的方形相机模组风格,并在细节上进行了创新优化。从外观来看,小米15取消了以往的巴黎钉纹装饰圈,改用全黑“火山口”设计,既强化了品牌的辨识度,又为手机背部增添了简约且深邃的视觉效果。此外,摄像头的排列规整有序,闪光灯被巧妙地移至相机模组外侧的DECO区域,整体布局更加和谐统一,减少了视觉上的杂乱感。
在工艺和功能性上,小米15的相机模组与机身自然融合,边缘处理平滑,不仅提升了外观的精致感,也保证了用户握持时的舒适性。同时,通过优化模组内部空间,小米15为更先进的摄像头技术提供了物理支持,使摄影功能大幅提升。而在整体设计上,相机模组也充分考虑了手机的握持感,即使配置升级,依然保持良好的单手操作体验。
小米15仍然是目前少有的等四边小屏。小米15凭借仅1.38mm的四等窄边框,重新定义了屏幕边框的极限,称得上是「遥遥领先」。作为对比,
iPhone
16 Pro最窄的边框也为1.41mm,而小米15能够进一步突破这一极限,得益于其采用的LIPO立体封装工艺。传统的边框结构需要通过粘胶将屏幕排线的COP区域与中框连接,而LIPO工艺则通过低压注塑技术将屏幕排线区域直接包裹,使其能够与中框紧密贴合,从而实现更窄的边框设计。
除了窄边框,小米15的屏幕表现同样出色。它搭载了一块6.36英寸的OLED屏,采用全新的M9发光材料,相较于小米14的C8屏幕有了全面提升。这块屏幕拥有460 PPI的超高像素密度,峰值亮度高达3200尼特,并支持120Hz自适应刷新率,无论是在显示效果还是流畅度上,都为用户带来了顶级的视觉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