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慈怀读书会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专为 RTX 5090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全球首款屏下摄像头笔记本电脑:联想 ... ·  昨天  
笔吧评测室  ·  聊一类「最近暂时不要买」的游戏本 ·  昨天  
卤猫  ·  开工大吉 ·  2 天前  
笔吧评测室  ·  高通骁龙 X2 新系列 PC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慈怀读书会

与别人交谈时,少说自己这三件事,福气会越来越多

慈怀读书会  · 公众号  ·  · 2024-08-04 06:2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在人际交往中应该避免透露的三个秘密,包括过往的痛苦经历、优越的生活条件和没有确定的结果。同时,强调了人际交往中的关系再好也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和沉默,不要交浅言深,以免引发矛盾和消耗感情。最后,提到了做人要谨言慎行,少言才稳。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不要反复提及过往的痛苦经历

过往的痛苦经历是每个人的私密,无法真正被他人感同身受。反复提及只会增加悲伤,难以愈合,甚至可能因感染而危及生命。应该学会自我治愈,依靠自己挺过难关。

关键观点2: 不要炫耀优越的生活条件

人性中有嫉妒的一面,炫耀优越的生活条件可能会引发他人的不满和恶意。有时候,不经意间的炫耀除了给自己带来祸端,并无半点好处。财不外露,低调做人,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式。

关键观点3: 没有确定的结果不要四处宣告

没有确定的结果就四处宣告可能会导致尴尬和不必要的麻烦。凡事应该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适时的沉默和适当的闭嘴是与人相处最舒服的状态。


正文


作者:哲学君
朗诵:飞扬
来源: 哲学人生网(ID:zxrsnet)
编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

 // 兹心说 //

守口如守心。

欢迎添加慈怀小编(微信号搜索:chdshme),小编将拉您进慈怀创始人陈晓峰老师领读的“因书明理线上读书会群”,以文会友。

点击上方即可收听飞扬朗诵

网上有个问题: 什么是社交最大的灾难?

有个高赞回答一针见血:

交浅言深,把自己全盘暴露在他人眼中;

没有分寸,用自己的隐私换取感情的长久。

成年人的世界,友谊来得快,去得也快。

如果你把秘密告诉风,就别怪风把秘密吹遍整个森林。

人与人走得太近,矛盾就来了,终会消耗感情。

人与人言无不尽,是非就多了,终将分道扬镳。

人际交往中,关系再好,也不要透露这3个秘密,否则祸事连连。

关注上方视频号,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过往的痛苦经历
别反复提及

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提到这样一句话: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

你万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仅仅是你一个人的事。

当你活到一定年岁就会发现,世事果真如此。

人生这场戏,孤立无援是常态。

笑,全世界与你同声笑;

哭,你便独自哭。

你无法要求别人去理解你的难处,你也不能奢望人人都能懂你的痛苦。

尽管这很残忍,但现实就是这样。

就像那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小猴子在觅食时被树枝划伤了,伤口血流不止。

但它没有好好养伤,而是不停地向别人展露自己的伤口以寻求安慰。

有的人看到后表示心疼,有的人看到后只觉得可笑。

就这样,遇到一个人,它就扒开一次伤口。

久而久之,本已结痂的伤口反反复复被扒开,不仅再难愈合,还因感染差点丢了性命。

作家莫言说得很对:

不要以为世界上的人都在关心你的事。

你是不是以为人人都在盯着你?

其实,各人有各人的烦心事,没人管你这档事。

别再向人诉说你的痛苦,因为20%的人并不关心,或许还有80%的人在看你的笑话。

已然尘埃落定之事,每提起一次,不过是徒增悲伤罢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最难熬的日子只能独自挺过来,过往的痛苦经历唯有自愈。

指望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等待救助,不如寻找出路。

人一辈子最通透的活法,正如三毛曾写的那样: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横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

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优越的生活条件
别跟人炫耀

人性中最可怕的一面是什么?

有人说,是嫉妒。

《恶意》中讲了一个深入人心的故事:

野野口修和日高从小就是同学,也是关系要好的朋友。

他们住在同一条街道,上学时,野野口修经常被霸凌者欺负,而日高则一直守护在他身边。

中学毕业后,两人各自奔向人生的转折点,再也没有交集。

很多年过去了,两人重逢,日高成长为著名作家,但野野口修却过得不如意。

野野口修在得知日高的近况后。

恨意在心里生根发芽,尽管日高帮他找了新工作,他还是难掩嫉妒和怨恨。

他一边心安理得接受着日高的帮助,一边开始策划,最终杀了日高。

故事的最后,东野圭吾道出那些善妒之人的心声:

我就是恨你,恨你抢先实现了我的理想,恨你优越的生活,我也恨我自己的懦弱,恨我自己运气不够、才能不够。

我把对自己的恨一并给你,全部用来恨你。

见不得人好,是人性中最可怕的一部分,无法改变。

见不得身边人过的比自己好,是深不见底的恶意,避无可避。

古人说的“君子无罪,怀璧有罪”正是这个道理。

心理学家曾有研究表明:

人往往不会嫉妒和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却容易嫉妒身边认识的人。

有时候,不经意间的炫耀,除了给自己带来祸端,并无半点好处。

一直相信一个观点:

没有人真正希望你过得好。

除了你的父母亲人,和极少数朋友。

世上因为你过得好而开心的人,永远是极少数。

对于更多人来说,打听你的事,只是为了确定你过得比他们差。

财不外露,低调做人,是保全自己最好的方式。


没有确定的结果
别四处宣告

古语云:君子有四不为。

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

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

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

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

总结根本,就是四个字:谨言慎行。

凡事三思而后行,是一个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

见过太多这样的人,因一时口舌之快毁了生活。

因为完成了项目,有传言称自己要升职加薪,在公司还没有发布通告前,他就开始洋洋得意四处宣告,结果升职的是另一位同事。

而他在众人眼中,瞬间变成了一个笑话,还被扣上了“太把自己当回事”的帽子。

道听途说了一个朋友家里的私事,便立即当做闲聊时的话题说与他人听,最终谣言满天飞,众人纷纷指责他不厚道。

亲戚家的孩子上学需要找关系,他马上承诺可以帮忙办成,结果找遍了人也无计可施,最终在家人眼里成了最不靠谱的那个。

求职类节目《非你莫属》中,就上演过这样一幕:

一位90后的求职者自称认识董明珠等企业家,遭到了很多老板的质疑。

于是有人提议,让他现场给董明珠打电话,看看对方会如何回应。

可电话拨通后,除了忙音,一直无人接听,无奈之下他只好挂断。

从一开始自信满满地向人介绍社交圈,到顷刻间被打脸,所有的尴尬和不堪怨不得别人。

莎士比亚说:“你的舌头就像一匹快马,它奔得太快,会把力气都奔完了。”

关于他人不确定的事,不要随意评价,这是做人最基本的尊重。

无法预知的结果,不要四处去说,这是处世最高级的情商。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沉默,是最好的修行。



周国平在《安静的位置》里描写了一种相处模式:

比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人,有时更喜欢和不爱说话的人待在一起。

那种“不用听废话,更不用逼自己讲废话”的感觉,让人心情舒畅。

与人相处,适时的沉默,适当的闭嘴,于己于人,都是最舒服的状态。

有些话,说了别人不一定懂;有些事,说了别人不愿意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