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人工大脑训练人工智能每月只需500刀
-
蝙蝠的健康血糖可达41.6,为糖尿病研究带来希望
-
智商以外的特质对学业的影响非常大
-
电击固化海沙来打造坚固海岸防线
-
澳大利亚研究:脑癌与手机使用无关联
1.
使用人工大脑训练人工智能每月只需500刀
图源:
FinalSpark
类脑计算由于具有超低功耗和超强的计算和记忆能力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领域,最近瑞士的一家科技公司将类脑计算机真正投入了实用化。这家名为“FinalSpark ” 的公司推出了一项新业务,用户可以每月500美元的价格远程租用一台类脑计算机—— Neuroplatform,这种计算机使用人类大脑类器官(实验室培育的微型器官)代替硅芯片执行计算任务,可用于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每台设备有四个脑类器官,与八个电极相连。这些电极既可以刺激脑类器官,又可以记录它们处理的数据。数据传输通过具有16位分辨率和30kHz 频率的数字模拟转换器完成。微流体系统为这些组织提供生命支持,而摄像头可以监控其整体运行。
根据该公司的宣传,
使用这种计算机训练同等性能的AI模型,耗电量比使用传统芯片要低几个数量级
。但是这种生物类的“芯片”寿命很短,只有大约100天,因此用户必须在到期之前将相关数据转移到新的设备上,否则可能前功尽弃。目前已经有已有约34所大学申请使用FinalSpark 的生物计算机,但是只有9所机构获批使用,其中包括密歇根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德国兰卡斯特大学等。
https://finalspark.com/neuroplatform/
2.
蝙蝠的健康血糖可达41.6,为糖尿病研究带来希望
在南美洲捕获果蝠
图源:Stowers Institute for Medical Research
美国斯托尔斯医学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了蝙蝠在血糖调节方面的独特适应性,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该研究团队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丛林中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考察,捕获并研究了多种蝙蝠。他们发现,
蝙蝠的自然血糖浓度极高,可达 750 mg/dL,换成常用单位则差不多是41.6的血糖指数
,远超过其他哺乳动物,甚至达到致命水平。然而,蝙蝠却能够在这种极端条件下生存并茁壮成长。
研究人员指出,蝙蝠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代谢策略,使其能够适应多样的饮食和飞行带来的巨大体力需求。同时,蝙蝠还展现了强大的免疫系统和代谢健康,能够在高氧化应激状态下保持平衡。值得一提的是,蝙蝠的寿命与其体型相比异常长,这一现象挑战了新陈代谢率与寿命之间的传统关系。研究发现,蝙蝠为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肠道解剖结构和相关蛋白质基因都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其中很多迹象显示十二指肠是血糖调节的关键。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9-024-02485-7
3.
智商以外的特质对学业的影响非常大
图源:ICphoto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与伦敦大学学院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动机、自我调节等非认知特质在决定学业成功方面与智商同样重要。该研究跟踪了英格兰和威尔士10000多名7岁至16岁的儿童,结合双胞胎研究和基于DNA的分析,探讨了基因、环境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智力水平对于学业的重要性基本上没有争议,但是智商基本上是天生的,后天很难改变。研究发现,动机、自我调节等非认知特质对学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越来越重要,甚至超过智力水平,而这些能力是可以学习和培养的。
由好奇心、求知欲推动的学习还是由于家长和学校的压力而学习,在面对难题时是否表现出韧性还是很容易放弃,以及能够忍受长时间枯燥学习而不是因为其他更新鲜、有趣的事物分心
,都决定了孩子在学业中的表现。尤其是有关双胞胎的研究,因为大部分双胞胎智商分数接近,但是最终的学业表现可能差别很大。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4-01967-9
4.
电击固化海沙来打造坚固海岸防线
经过弱电处理的强化沙子样本,来自 Rotta Loria 实验室。
图源:西北大学
全球4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对这些地区构成了巨大威胁。传统的方法需要修建大量的防波堤或者把大量粘合剂灌入地下,成本高昂。
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创新性的方法,利用电流将海沙固化成类似岩石的坚固结构,为海岸防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受到蛤蜊、贻贝等海洋生物利用海水中溶解的矿物质建造贝壳的启发,开发了一种利用电能刺激化学反应的方法。
在实验室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向浸泡在海水中的沙粒施加微弱的电流(2至3伏),
使海水中的溶解矿物质转化为固体碳酸钙或氢氧化镁等矿物。这些矿物在沙子中聚结,形成天然的胶结物,将沙子颗粒牢固地粘合在一起
。经过处理后,沙子的结构变得像岩石一样坚固。而一旦形成这种结构就可以保持几十年而不会被破坏,成本低廉而且简单易行。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247-024-01604-3
5.
澳大利亚研究:脑癌与手机使用无关联
图源:pixabay.com
澳大利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局9月4日发布公报说,由其领导的一项世界卫生组织委托进行的系统性评估显示,脑癌与手机使用之间没有关联。
评估结果显示,脑癌与超过十年的手机长期使用无关,与手机的使用频次和时长无关。“证据并未显示,手机与脑癌或其他头部、颈部的癌症有关联。”负责此次调查的澳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局专家肯·卡里皮迪斯认为,世卫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2013年将无线电波暴露列为潜在致癌因素,大体上基于人类观察性研究的有限证据,而此次调查基于最新证据,“拥有大得多的数据资源,还包含了更新更全面的研究,所以我们可以更加确信,无线技术(设备)发出的无线电波不是人类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