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学农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赵广表示:“最大的困难是团队没有一个人种地。所以这两年我总结了一个观点,就是做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你对这个行业和用户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你做这件事的高度。”
第一,首先在课程形式上,最开始天天学农走的是音频,认为农民用户对于流量非常在意,后来发现农民对流量不在意,因为在农村流量是套餐,而且完全是不限量的。把课程形式调整为以视频为主,最开始是室内视频,后来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为果园实景拍摄的视频。
第二,课程的时长。一开始是5到10分钟碎片化的时间,但是后来发现农民用户的时间是可以高度自由支配的,所以对以前碎片化的课程又重新做了梳理,以体系化的方式做呈现,包括推出的直播课,实时互动的教学产品。服务方面,以前是以教学单向输出为主,现在加上一些课后的辅导、指导,以及结果的验证,同时引入了3D技术,学完以后可以在线下立马测试,掌握的知识点跟实际的是符合的,天天学农把新技术引入到了这当中。
在产品体验当中,第一,在农村还有大量的弱网场景,所以天天学农的课程体系是音频、标清和高清视频,监测到用户流量和网络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会自动地进行切换,当然用户也可以手动地切换。第二,在课程的检索上做了优化工作,农民学习有一个非常大的场景,就是当他遇到问题时需要找答案,找解决方案,所以怎样让他快速地找到他想要的课程,这是天天学农一直在做的内容。最后是学习的终端,天天学农除了自研的APP、小程序、网页以外,也在跟一些第三方的软硬件平台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