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鲸Media
“入深海谈教育,放眼界做文章”。鲸媒体是一家面向教育产业的专业媒体,由行业、资本、媒体等各领域资深人士创办。面向教育产业的商业化领域,提供基于资本、产品、趋势、动态、模式、思想等方面的深度观察、分析、解读等高质量的原创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深圳教育  ·  当深圳学子有了“AI学伴”,创新变得更easy ·  11 小时前  
深圳教育  ·  当深圳学子有了“AI学伴”,创新变得更easy ·  11 小时前  
中国教育报  ·  AI时代,如何做不可替代的智慧教师?| 精选 ·  昨天  
班主任家园  ·  大年初五丨迎财神,祝你蛇年大吉,财源滚滚 ·  4 天前  
谷粉学术  ·  DeepSeek中国大学排名TOP100 ·  4 天前  
谷粉学术  ·  DeepSeek中国大学排名TOP100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鲸Media

天天学农赵广:新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鲸Media  · 公众号  · 教育  · 2020-01-16 08:00

正文


导语


在刚刚过去的 2019 TEC 教育创想大会上,众多嘉宾分享了对教育行业的深度思考,「机遇」、「科技」、「下沉」、「创新」等成为这场大型头脑风暴「过境」后的关键词。其中,天天学农创始人兼 CEO 赵广提到的关键词是「新职业教育」,在以《新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演讲中,赵广的核心观点是:职业教育赛道的创新不仅要看到模式和技术上的「新+职业教育」,还要看到产业升级带来的「新职业+教育」。


近年来教育的本质越来越回归到人本身,对人的三观重塑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体现出来。天天学农创始人兼 CEO 赵广认为,做教育的一定要有价值观的输出,而当这样的输出触达中国古老的农业领域时,两者有着天然的契合度。


一方面,当下的教育多关注未成年人,但对于父辈和祖辈——这个基本以农民为主的群体的教育却并不如前者声势浩大。然而,赵广表示,「中国农民还有 3 亿,规模化、集约化的职业农民有二三千万」。当教育行业的商业化逻辑遇上如此庞大的群体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将带来的威力将前所未有。


另一方面,教育行业都在叫嚣着要创新,而赵广认为,职业教育赛道的创新不仅要看到模式和技术上的「新+职业教育」,还要看到产业升级带来的「新职业+教育」。当农民们开始系统化地学习更加专业化、规模化的种植技术和手段时,他们的劳作方式和环境出现质的提高,农民作为一个职业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进而使得教育行业出现新的变化。



以下为赵广演讲主要内容实录:


天天学农成立于2017年,是一个面向于职业农民的在线教育平台,主要是职业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农业技术和生产经营管理的经验,截至目前已经服务了超过200万的用户,累计合作签约专家超过1千人,开发的课程超过5万节。




1



农民职业教育的时代背景



新职业教育这五个字有两种解读方式,第一个是新加职业教育,第二是新职业加教育。前者主要是一些模式和一些技术上的创新,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流媒体、云计算、区块链等进行创新。新职业加教育,针对的是新人群、新职业,或者是在一些传统的行业里面,因为这个产业升级分化出了一些新的职业,比如互联网领域的产品运营,运营分化出了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新媒体运营又再分化头条、公众号、短视频运营等,不断地分化,这是属于一个产业分化过程当中不断衍生的新的职业。


天天学农这两年底层的商业逻辑主要是下面的四个点。 第一是土地流转,也就是现在的土地改革。从2014年起,国家推出土地流转以后,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是可以流通交易和买卖的,也就是农村所谓的承包制。在农村分化出了一批农业商业化的职业农民,国家叫做新型职业农民。这样的一个群体,他种植的目的是商业化,需要通过提升农业技术和生产的经营经验,去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从而提高收入,这是一个大的逻辑。第二是消费升级,也就是所谓的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升级,也在倒逼种植结构改革,种植结构的变化同样要提升新技术、掌握新技术。第三是移动互联网的下沉最后是规模,中国农民还有3亿,规模化有2、3千万,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




2



农民教育的教研教学



天天学农最大的挑战和困难是什么?赵广表示:“最大的困难是团队没有一个人种地。所以这两年我总结了一个观点,就是做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你对这个行业和用户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你做这件事的高度。”


第一,首先在课程形式上,最开始天天学农走的是音频,认为农民用户对于流量非常在意,后来发现农民对流量不在意,因为在农村流量是套餐,而且完全是不限量的。把课程形式调整为以视频为主,最开始是室内视频,后来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为果园实景拍摄的视频。


第二,课程的时长。一开始是5到10分钟碎片化的时间,但是后来发现农民用户的时间是可以高度自由支配的,所以对以前碎片化的课程又重新做了梳理,以体系化的方式做呈现,包括推出的直播课,实时互动的教学产品。服务方面,以前是以教学单向输出为主,现在加上一些课后的辅导、指导,以及结果的验证,同时引入了3D技术,学完以后可以在线下立马测试,掌握的知识点跟实际的是符合的,天天学农把新技术引入到了这当中。


在产品体验当中,第一,在农村还有大量的弱网场景,所以天天学农的课程体系是音频、标清和高清视频,监测到用户流量和网络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会自动地进行切换,当然用户也可以手动地切换。第二,在课程的检索上做了优化工作,农民学习有一个非常大的场景,就是当他遇到问题时需要找答案,找解决方案,所以怎样让他快速地找到他想要的课程,这是天天学农一直在做的内容。最后是学习的终端,天天学农除了自研的APP、小程序、网页以外,也在跟一些第三方的软硬件平台进行合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