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中期布局的角度来选周期股,基金经理们会有怎样的思考?
在众多周期股的子行业中,顾晓飞认为,钢铁、煤炭、化工、电解铝等均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回升,投资上优选质地优良、体量大、成本控制好、环保执行严格、能够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有较好表现的优势企业。
杨霞辉目前更为看好的是钢铁和电解铝。不过,她也坦言,在配置上会选择适度配点周期股,由于已经上涨较多,仓位不会很重,应该会加大对金融板块的配置。
在资产配置上,谢屹认为,在周期最好的阶段,大宗商品会是各类资产中表现最突出的资产,其中基本金属、稀有金属及黑色系商品已经从年初的回撤中反弹。股票类资产在周期拐点前会平稳向上。具体到行业上,周期相关行业的回升力度会超过非周期行业,尽管非周期行业将得益于中周期的下行而维持强势。所以,上游的强周期行业及目前基于这些行业配置的周期优选基金会提供不错的交易性机会。
在国信证券分析师看来,2017年市场整体风格就是追逐行业龙头优势企业。造成这一风格出现背后的逻辑主要有两个:一是从中期看行业增速趋缓,市场重心从成长性转向产业集中的逻辑没变。二是从短期看主板传统行业基本面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在“行业增速整体趋缓、优势企业强者愈强”的大逻辑下,短期内市场追逐低估值、高盈利优势企业的风格不会改变。而随着各行业本身短周期基本面的变化,预计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新的不同行业的优势企业再度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现在来看,在前期消费类的“漂亮50”之后,周期股已经成为这第二批、第三批新的不同行业的优势企业,市场行情从“漂亮50”走向了“扩散”。
实际上,在这轮经济周期之后,周期板块的龙头优势企业业绩波动性将会出现明显降低,这也印证了行业集中过程中优势企业受益的逻辑。因此,总结起来,周期板块的优势企业从中期看存在一个价值重估的需求。
信诚基金数量投资副总监杨旭认为,周期股未来行情将出现分化,基本金属上涨的持续性有待观察,新兴制造业产业链带动的上游将成为主要方向。
“下半年对于基本金属的需求继续走强的概率并不高:一方面经济转好以后,基建的支持力度会减弱,叠加经济去杠杆的政策,财政在基建支出上会减少,从而减少对基本金属的需求。另一方面,房地产投资的持续上涨也有待观察。土地购置已在高位,开发商购置土地后,由于占用大量现金,继续开工的能力变弱,对销售的依赖提高,一旦销售变差,会拖累房地产投资。供给因素能发挥作用一定是在需求稳定的前提下,而目前市场低估了需求对周期股的影响。”杨旭表示,看好持续有需求增量、符合中长期需求趋势的产业链对应的上游周期股,如锂、稀有金属、磁材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