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我似乎有点明白他的那句话:「风格和结构是一部书的精华,伟大的思想不过是空洞的废话」。他这句话,其实并不是说「主题」不重要。感觉他其实是针对当时的文学理论或者是文学评论界存在的一种倾向而说的。
这种倾向是——
大家在评论作品时,往往对于一部作品的主题,投入了过多的篇幅与精力。但是,这种倾向,对于「作家创作作品」或者是「观众欣赏作品」,并没有与它所花费精力相称的价值。
或者是这样说吧,纳博科夫可能认为:评论作品的主题,更适合的对象是,去评论那些「主题隐而未现」的作品,也就是说大家不太能够把握住主题的作品。
如果这部作品的主题是非常显然的,那么不应该在主题上花太多篇幅,因为这对于分析和欣赏,甚至创作这样的作品「毫无帮助」。当然,如果作品的主题是隐而未现的,那么在主题上花时间其实是应该的,因为这时主题与这部作品的风格与结构高度相关。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
这种倾向是——
大家在评论作品时,往往对于一部作品的主题,投入了过多的篇幅与精力。但是,这种倾向,对于「作家创作作品」或者是「观众欣赏作品」,并没有与它所花费精力相称的价值。
或者是这样说吧,纳博科夫可能认为:评论作品的主题,更适合的对象是,去评论那些「主题隐而未现」的作品,也就是说大家不太能够把握住主题的作品。
如果这部作品的主题是非常显然的,那么不应该在主题上花太多篇幅,因为这对于分析和欣赏,甚至创作这样的作品「毫无帮助」。当然,如果作品的主题是隐而未现的,那么在主题上花时间其实是应该的,因为这时主题与这部作品的风格与结构高度相关。 #纳博科夫文学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