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悦幕关注电影产业、聚焦电影市场,其时效、深度、理性、前瞻性,成为电影产业链各环节公司机构决策者、从业者重要学习、参考智库。悦幕致力于提升行业水准,促进业界交流,推动行业发展、市场繁荣,从而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实效智能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导演帮  ·  《影后》登台,揭秘娱乐圈的光环与挣扎 ·  5 天前  
桃桃淘电影  ·  好莱坞的女人们|赏色 ·  6 天前  
中国电影资料馆  ·  影讯|11月16日放映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五年票房从100多亿到冲击500亿,全球银幕数量第一酝酿产业转型升级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9-23 21:10

正文

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突破100亿。


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报收217.69亿,从100亿到200亿用了3年。


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报收296.39亿,从200亿到接近300亿只用了1年。


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报收440.69亿,从300亿到400亿用了1年。


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报收457.12亿,预计2017年全年电影票房将超过500亿……


“中国电影速度”世界瞩目。


文/林莉丽 编辑/如今

经授权转载自/中国电影报


2012 年2 月18 日中美就解决WTO 电影相关问题达成谅解备忘录,在此前每年20 部分账电影配额的基础上,每年新增14 部3D 或IMAX 高新技术格式分账影片,分账比例也由此前的13%提升至25%。毋庸置疑,“增配“是与高速发展且日益开放的电影市场相伴而生的必然挑战。之后的一年,中国电影人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增配”带来的市场变化,通过对内容、渠道和供求关系不断深入的理解,借助类型创新和现实观照,建立了优秀国产电影和观众之间更密切的联系, 中国电影人在建设开放市场和保持本土特色方面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012 年中国电影票房首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2015 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440.69 亿票房,48.7%的增速,61.58%的国产片份额等一系列的市场纪录给火热的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何时问鼎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成为媒体和从业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2016 年,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电影市场首次呈现增速放缓的局面。全年票房收入457.12 亿,同比增长3.73%。在跨越4.1 万块银幕的终端规模后,市场酝酿着新一轮的转舵、调整。

 

2017 年电影市场继续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在《战狼2》的带动下,全年电影市场厚积薄发,全年票房将继续冲击500 亿新高。另外五年来平均每天新增20块银幕,目前总银幕数接近4.8万块,稳居全球首位。

 

规范市场,建立和完善“公开、公正、公平和透明”的电影市场体系,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影市场环境是主管部门对电影市场的一贯要求。规范市场是高速发展期的加速器,也是市场调整期的一道良方。为了遏制市场上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偷漏瞒报等不规范行为,五年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严厉打击在影院盗录影片等侵权违法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通知。前者从票务软件市场准入制度、票务软件市场应用管理、规范影院经营、加强行业监管、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五个方面规范市场。

 

互联网技术在电影领域的深度渗透,多屏时代的消费升级等等新趋势、新问题……这些都是时代给中国电影人提出的全新课题。为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强影院放映技术管理、提高电影放映质量的通知》、《关于做好电子商务售票工作的通知》,以敏锐的市场觉悟及时应对发展中的问题。

 

2016 年11 月7 日,电影人盼望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通过,从法律层面确立了“电影的产业属性”,突出了电影的社会效益,强调了电影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并从简政放权、繁荣创作、规范市场等方面入手,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法制环境。2017 年3 月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实施,中国电影正式进入法治新时代。

影片&档期


 

单片天花板不断提高

 

2012年以来的中国电影市场,经验不断被突破、纪录不断被刷新。五年多来,全国累计有180多部影片票房过亿,548 部影片票房过1000 万。其中,《人再囧途之泰囧》、《捉妖记》、《美人鱼》在问鼎年度票房冠军外,也带动国产片的单一市场票房突破10亿、20亿、30亿新高。2017年暑期档上映的《战狼2》直接突破56亿的单片票房天花板。

 

在单片票房天花板不断突破的同时,一批票房超过或接近10亿的电影也集中涌现,如《湄公河行动》(11.83亿)、《港囧》(16.19亿)、《夏洛特烦恼》(14.44亿)、《心花路放》(11.65 亿)、《煎饼侠》(11.58亿)、《寻龙诀》(13.74亿)、《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2亿)、《盗墓笔记》(10 亿)、《长城》(9.79 亿)……作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这些影片尝试从类型创新和现实观照两方面入手,通过扎实的剧作和制作水准,建立起优秀的国产电影和观众联系的纽带。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影片的集体突围,也不断向产业前端释放出积极的市场信号,在坚定投资信心的同时带动更多真正体现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准的作品连续涌现。

 

 

动画片、艺术片、纪录片市场突围

 

2012年至今,市场繁荣同时体现在动画片、艺术片、纪录片等小众类型的市场突围上。动画片是近年来市场成长性最好的片种,在以往合家欢动画的基础上,一批优秀的热血动画集中涌现,2016年上映的《大鱼海棠》(5.64亿),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创造了9.53亿的国产动画片票房新纪录,2016年《功夫熊猫3》直接将国产动画票房推至10亿新高。纪录片方面,2014年上映的纪录、真人秀电影《爸爸去哪儿》斩获6.9亿票房,2016年上映的《我们诞生在中国》6605万,2017年上映的《二十二》票房1.7亿,其他如《我在故宫修文物》、《重返狼群》也都收获了一定的市场认可。《狼图腾》(7亿)、《白日焰火》(1亿)、《白鸟朝凤》(8905万)、《冈仁波齐》(1亿)等以往小众的艺术影片也成为所在档期的重要票房产出。

 

 

中国特色档期秩序建立


2012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改革留给市场的一个无形资源就是全年均衡有序的档期资源,即以特定节庆为结点的小长假档期和暑期、贺岁两个超长档期。从年初的元旦档、春节档到年底的贺岁档,每个月都有大小档期分布,客观上形成了电影市场的“时间秩序”。“播种有时,收获有时”,随着档期市场的形成,年度大片通常会提前锁定某个档期,倒推制作进程,也出现了为一些中小档期量身定做的“特供片”。


分析过去五年多的档期发展,一个明显的市场趋势是暑期档、春节档走高、成为全年票房产出最高的档期,贺岁档则呈现连续走低的态势。从具体数据看,历时三个月的暑期档稳定保持全年25%-30%的市场份额,春节档无论是绝对的票房产出还是全年市场份额都成倍增长,2016年春节档7天市场份额超过6%,直接带动一季度票房高企。相比之下,贺岁档虽然时间跨度大,影片数量多,但所占份额始终未能超越2012年。分析原因,五年来随着内容的丰富、终端建设的完善、观众观影习惯的形成,电影消费已经不再是年底的集中爆发式,而过渡成为全年频发的日常消费。

 

市场不断扩容,市场高点更多。一方面,强片叠加单日票房纪录已经越过8亿。另一方面,强档也成为年度票房冠军“加工厂”。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每一个重要档期都有年度票房冠军出现:2012年贺岁档的《泰囧》;2013年春节档《西游降魔篇》;2014 年国庆档《心花路放》;2015年暑期档《捉妖记》;2016年春节档《美人鱼》;2017年暑期档《战狼2》……


 

特别关注

《2012-2016国产片、进口片市场份额》

影院&布局


2012年至今,影院终端建设延续了自2003年以来的高速发展态势。在主流院线影院数字化放映基本实现后,这五年的影院建设重点围绕“县级影院布局完善”“技术和消费升级”两个维度展开。据统计,五年间全国累计新增银幕31000多块,日新增银幕数也从2012年的11块上升至2016年的26块,影院建设继续为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扩容提供了持久引擎。2017年上半年,中国银幕总数突破4.5万块,超越北美成为全球银幕数最多的地区。

 

 

完善县级影院建设布局

 

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和电影市场向二三四线城市下沉的实际需求让县级影院建设成为这五年全国影院布局的重要落脚点。

 

2011年,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全国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工作现场会,提出到2015年全国实现每个县级城市都有数字电影放映场所,60%城市有数字多厅影院。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县城数字影院建设补贴资金申报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中央财政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县城(含乡镇)数字影院建设予以资助。

 

2012年,北京、上海、天津、宁夏、重庆、山东、浙江等地先后全面完成县级城市数字影院建设,河南、黑龙江、甘肃等地陆续跟进。2012 年底,全国县级城市拥有数字影院近千座,银幕数超过3000块,县级城市数字影院普及率达到35%以上。

 

2013年,全国县级影院数字银幕数超过5000块,到2015年全国共有县级影院3241 家,县级影院银幕12777 块。在完善县级影院布局的同时,影院建设也逐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

 

 

消费升级驱动技术进步


越来越年轻化的“网生代”观众,基于数字技术多屏、移动、社交、个性化的接受方式……互联网时代的消费升级对这一阶段的影院建设最直观的影响是技术进步,更大、更全、更亮等围绕银幕、声音、亮度的极致追求成为影院差异化服务的重要体现。

 

巨幕方面,除IMAX外,各具特点的本土巨幕品牌先后完成研发并投入市场,如万达的X-LAND,大地的“星幕”等等。其中,由电影科研所、中影股份等单位联合集成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巨幕数字放映系统开始投入商业运营,打破了美国IMAX 格式对巨幕电影市场的垄断。2016年8月,中国巨幕正式发布激光系统,继续领跑高格式技术最前沿。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近10 家中国巨幕激光影城正式运营,240家中国巨幕影厅遍布全国120个城市。

 

银幕之外,Screen-x 放映设备、万达9 号厅、激光IMAX 放映机、杜比影院、3D-4K-120 帧影厅等也相继推出。截至2016年末,全国IMAX银幕总数为384 块,中国巨幕185 块,全国RealD 6FL 认证影院覆盖全国139 家影院361个影厅。

 

 

影院的多元化价值

 

从“提袋消费”到“体验式消费”过渡的消费升级为现代化影院建设开拓了全新的思路,为观众提供关于电影的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正在成为高端影院发展的共识和行业全新的增长点。

 

如果简单把中国现代化影院分成两类,影院价值可能是一个直观有效的维度。1.0版本的现代化影院单纯致力于解决观影问题,突破了传统单厅影院节目单一、等候时间长的问题,通过多厅、自选的方式将观众请回了电影院。相比之下,2.0 版本的影院则超越了单纯的观影功能,用极致的观影体验和一个以电影为主题的社交场所将观众锁定电影院。由此,影院也延伸出观影价值、社交价值和数据价值等多重价值。未来,以若干影院为单位,基于影片、观众、广告的市场数据或将成为票房收入之外,影院一个全新的价值开掘空间。

 

 

影院经营背后的隐忧


 

分析2016 年全国影院数据,票房前10 影院总票房约为7.5 亿,约占全国市场1.65%的份额。与此同时,全国仍有80%以上数量的影院年度票房不足1000 万。按照行业经验推算,这部分影院可期待的赢利空间非常有限。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市场的周期性波动在第一梯队影院的经营数据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在日均新增银幕超过26 块的市场上,如何实现既有影院的规范经营、高效经营值得从业者反思。

 

 

特别关注

——首家票房过亿影院


2011 年开业以来就连续保持全国票房第一的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2014 年再度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以10086 万票房成为国内首家票房过亿影城。单店票房过亿曾经是影院从业者遥不可及的梦想,借助产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跨越。2015 年,耀莱成龙国际影城稳中有升,10907 万继续保持单店过亿成绩。2016 年受影院经营效益整体下降的影响,票房收入小幅回落,全年实现票房9895.58 万。值得一提的是,影城是当年全国唯一一家观影人次突破200 万的影城,44.17 元的平均票价也是年度十强影院中平均票价最低的。

 

全年224 万观影人次、44.17 元的平均票价充分体现了耀莱成龙影城“ 倡导全民观影”的经营理念,分析耀莱成龙影城的过亿经验,大体量、低票价,选择合适的营销方式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院线、差异化


2012至今,电影院线整体格局变化不大,预想中的兼并整合依然迟迟没有到来。在第一梯队院线的引领下,有市场影响力的院线呈现从跑马圈地的规模扩张向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过渡的趋势。尽管如此,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严重仍然是院线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从2016年的市场数据看,全国仍有12条院线年度票房收入不足亿元,14条院线年票房收入不足5亿,两者数量合计占比接近55%。


 

整合轨迹

 

2012 年以来的院线整合主要有两种方式,院线和影院投资公司,影院投资公司和影院投资公司。市场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兼并整合,院线数量稳中有升,截至目前全国共有49条院线。其中包括2015年新增的贵州星空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和2017 年新增的甘肃新视界院线。除新增外,2016年,北京明星时代院线补位世茂院线。据悉,北京明星时代院线是以北京世茂电影院线为基础,由厚德前海基金领投组建。

 

期间的院线、影院整合还包括2015年万达10亿元收购世茂15家影院;2016年万达院线公告收购大连奥纳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厚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及赤峰北斗星电影放映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5年10月阿里影业与大地宣布达成战略合作;2016年5月,阿里影业公告宣布通过上联财务认购大地影院总额10亿元的人民币的债券,间接持有广东大地(大地影院附属公司)扩大后约4.76%的股权;2016年6月,阿里影业与北京长城沃美电影院线有限公司宣布达成全面战略合作;2016年9月,完美世界以13.5亿元收购今典院线100%的股权以及今典旗下的86家影院……

 

回顾五年来院线的发展轨迹,院线间整合释放出的少量牌照资源迅速被后来者接棒,全国49条院线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兼并重组,总量偏高,市场影响力参差不齐仍是中国电影院线发展的重要瓶颈。

 

相比之下,院线和影院投资公司、品牌影院的整合收效明显。通过整合,优势院线进一步夯实了自身的实力和话语权——“强者更强”。乐观预期,未来如果能有条件开放院线牌照,有实力的影院投资公司将一步打通影院投资和日常经营管理的产业链闭环,进而抬高市场的集中度。一些已经不具备市场影响力的院线也将因为丧失对优质影院的吸引力寻求转型或逐步退出市场。

 

 

艺术院线

 

艺术影院是院线运营差异化的重要手段,然而囿于市场规模、发行方式、营销推广方式等方面的掣肘,艺术影院和艺术院线在国内的发展始终处于“雷声大、雨点小”的摸索阶段。

 

2013 年,由四条院线、十家影院组成的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联盟致力于通过主流院线放映的形式向市场推介小众艺术影片,为观众推介好电影,帮助新锐导演入市。首批10家加盟影院包括永华电影城、喜玛拉雅海上国际影城、莘庄海上国际影城、新衡山电影院、上海影城、大光明电影院、上海万达电影城、星美正大影城、上海电影博物馆、中华艺术宫艺术剧场。

 

2016 年10 月15 日,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长春正式启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由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牵头发起成立。分布在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 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每周至少保证10 个黄金场次放映。

 

8月25日,《海边的曼彻斯特》成为第一部该联盟上映的海外电影,影片在66个主要城市、180家影院、270块银幕专线放映。影片上映8天累计票房508万元。《海边的曼彻斯特》密钥有效期长达三个月,对艺联试水分线发行而言是个不错的开端。

 

 

点播院线和点播影院

 

点播院线和点播影院是近年来出现的放映形式,一方面反映了多屏时代以观众为中心的消费需求升级,另一方面也对市场规范、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点播影院,点播院线可以有效衔接城市主流市场和农村公益市场的中间地带,进一步拓展优秀国产影片的影响力、传播力和价值空间。

 

回顾点播影院的发展轨迹看,2013年以来私人影院、微影院、影吧、影咖等各类形式以点播方式提供电影放映服务的营业场所在全国各地逐渐象雨后春笋般出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各类形式以点播方式提供电影放映服务的营业场所超过5000家。

 

为了规范这部分市场,2017年4月21日总局发布新广电发[2017]81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2017年6月12日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国家电影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也专门召开“DMCC点播院线示范现场会”,帮助相关从业者了解点播院线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

 

 

特别关注:“+战略”背后的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关于院线、影院市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战略”的提出。作为行业的排头兵,万达电影院线和大地影院始终占据市场第一梯队的位置,并走出了两条全然不同的中国现代化影院发展路径。分析两个品牌的经营理念,万达院线依托集团的产业链优势,高端起步、逐步向二三线城市下沉;大地影院依托数字技术优势,“坚持在没有电影院的地方建影院”,二三线城市起步,形成市场规模后,通过对橙天嘉禾影院收购补齐一线城市市场布局。

 

虽然起步、布局过程中沿用截然不同的发展路线,但2015 年两个品牌相继推出了自己的“+战略”。应该说,“+战略”是第一梯队院线、影院面对调整期激烈的市场竞争,单银幕产出下降,影院利润空间收缩等实际情况做出的积极反应。万达的“会员+战略”提出依托其庞大的会员资源优势,从“会员+游戏”,“会员+跨界”,“会员+衍生品”等方面入手构建电影娱乐生态圈。

 

无独有偶,大地同年推出的“电影+战略”致力于打造“电影+创意互联网”、“电影+创意餐饮”、“电影+创意零售”等多业态经营的体验式影院生态圈。致力于为电影族群提供完整、便捷的全流程电影服务。同时深度经营会员体系,用大数据驱动会员的运营。

新常态新挑战新平衡

五年多来中国电影实现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中国速度”并不满足于粗放、低效的盲目扩张,而是在跻身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的临门一脚前自觉回归,转舵调整。经历了今年暑期档的低开高走,乐观预期2017 年的市场增幅较上年将有大幅提升,处于相对平稳的增长轨道。

 

电影市场是围绕产品—影片,渠道—影院,消费者—观众建立的一种平衡生态。过去的五年,中国电影基础设施建设已成规模,2017 年中国银幕数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对于一个年产电影近700部影片,拥有4.5 万多块银幕的电影大国而言,电影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仍是未来一段时间需要面对解决的难题,也是未来市场发展的新常态。中国电影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关键”发展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层出不穷。繁荣不会从天而降,困难不会自动消失,从“电影大国”到“电影强国”的转型升级尤其需要苦干实干。

 

创作优秀影片是电影工作的首要目标,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2017 年是中国电影“创作质量促进年”,电影人将以“百部重点主旋律电影选题规划”为引领,持续深化电影产业供给侧改革,推动“中国电影新力量”科学健康地蓬勃生长,从“高原”向“高峰”奋勇攀升,着力打造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的作品结构,进一步提高国产影片观众满意度。

 

“发展是硬道理,质量是生命线,改变是新课题,团结是凝聚力。“这是2016年第十三届长春电影节上的电影人达成的”长春共识“,也是中国电影人应对电影市场发展“新常态”的力量源泉。2017年中国电影已经正式走进了“法治时代”,相信在电影产业促进法的保障下,在中国电影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在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道路上更进一步,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

 

链接

 

▶ 2012 年6 月底,首部国产全3D 商业大片《画皮2》开映,此前由进口片主导的几千张3D 银幕有了一个集中释放能量的机会。《画皮2》放映30 天,创造票房7 亿,观众1700 余万人次,从此开启了国产3D大片的市场新时代。

 

▶ 2016 年11 月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并于2017年3月1 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文化立法领域的一次突破,也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座里程碑,对于促进电影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 2016 年初召开的全国电影市场工作会议出重拳规范市场秩序;针对影片《叶问3》上映后媒体曝光的票房不实问题,全国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办公室迅速展开调查,并对《叶问3 》虚假票房形成处理意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和公安部网安局携手联动,打击侵权盗版、维护电影市场。首个案例9 月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人民法院宣判。

 

▶ 2017 年5 月,我国银幕数达4.5 万块,超越北美跃居世界第一。

 

▶ 2017年1月28日农历鸡年大年初一,在《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三部影片的带动下,单日票房升至8.02 亿的高点。

 

▶ 2016年2月8日《美人鱼》、《澳门风云3》、《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上映,单日票房6.6亿。

 

▶ 2015年7月18日,在《煎饼侠》、《捉妖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国产影片的勇猛助推下,全国电影票房单日产出4.35亿。

 

▶ 2015 年4 月12 日《速度与激情7》上映时创下3.83 亿单日票房纪录。

 

▶2014年6月28日,《分手大师》和《变4》上映次日产生票房2.7亿。

 

▶ 2015 年5 月12 日《复仇者联盟2》上映时单日票房1.86亿。


“悦幕中国电影观察”已入驻以下平台:


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腾讯新闻|百度百家

企鹅媒体|UC平台|搜狐新闻|新浪微博